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骨伤科理论与技术的兴盛

明清时期(1368—1840年),骨伤科出现了许多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医学家,撰写了大量的骨伤科专著,他们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而且还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从而形成不同学派,这是中医骨伤科发展史的兴盛时期。

明初,太医院设有十三科,其中属骨伤科范畴的有“接骨”“金镞”两科。隆庆五年(1571年)改名为正骨科(又名正体科)。1644年清朝建立,太医院设九科,其中有“疮疡科”和“正骨科”,后者又名“伤科”。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用骨擦音作为检查是否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主张把穿出皮肤已被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等。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朱橚等编著《普济方》,其中“折伤门”“金疮门”和“杖伤门”等辑录治疗骨伤科方药1256首,是15世纪以前治疗骨伤方药的总汇。在“接骨手法”中,介绍了12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方法;在“用药汤使法”中又列出15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法。明朝异远真人著《跌损妙方》记载全身57个穴位,总结了一套按穴位受伤而施治的方药,其“用药歌”在骨伤科亦广为流传。明朝薛己撰《正体类要》共两卷,上卷论正体主治大法及记录治疗骨伤科内伤验案65则,下卷介绍了诸伤方71首。薛氏重视整体疗法。《正体类要·序》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突出强调八纲、脏腑、气血辨证论治,用药主张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次之,其“气血学说”和“平补法”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骨伤科药物170余种。明朝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准绳》对骨折亦有较精辟的论述,如对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不同体位固定,若向前成角畸形,则用手巾悬吊腕部置于胸前;若向后成角,则应置于胸后。该书还把髌骨损伤分为脱位、骨折两类,骨折又分为分离移位或无移位两种,分离移位者,主张复位后用竹箍扎好,置膝于半伸屈位。该书对骨伤科的方药还进行了由博而约的归纳整理,深为后世所推崇。

清朝吴谦等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骨度、损伤的治法记录周详,既有理论,亦重实践,图文并茂。该书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并介绍了腰腿痛等疾患的手法治疗及运用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等。在固定方面,主张“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并改进了多种固定器具,如脊柱中段损伤采用通木固定,下腰损伤采用腰柱固定,四肢长骨干骨折采用竹帘、杉篱固定,髌骨骨折采用抱膝圈固定等。沈金鳌著的《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发展了骨伤科气血病机学说,对内伤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所阐发。胡廷光著的《伤科汇纂》,收集了清代以前有关骨伤科的文献,结合其临床经验加以整理,是一本价值较高的骨伤科专著,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各种损伤的证治方式,记载了骨折、脱位、筋伤的检查、复位法,附录许多治验医案,并介绍了大量骨伤科处方及用药方法。钱秀昌著的《伤科补要》,较详细论述骨折、脱位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如髋关节后脱位采用屈髋屈膝拔伸回旋法整复等。该书载有医疗器具固定图说、周身各部骨度解释、伤科脉诊及大量方剂。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对解剖尤其重视,纠正了前人脏腑记载的某些错误,对气血研究亦较深入,尤善活血化瘀法治伤,某些方剂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至今仍为骨伤医家广为采用。 wUFzMPtA3mjAQEqw7W0ZiilBrHIh0OUeASPl6eMs2eliU/NBwQTD7Px0LKmHLl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