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骨伤病的病因

一、损伤的病因

损伤的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发病的原因,或称为损伤的致病因素。

(一)外因

损伤外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外力伤害,但与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1.外力伤害 外力作用可以损伤人体的皮肉筋骨而引起各种损伤。如跌仆、坠堕、撞击、闪挫、压轧、负重、刀刃、劳损等所引起的损伤都与外力作用有关。根据外力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4种。

(1)直接暴力 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创伤、挫伤、骨折、脱位等。

(2)间接暴力 损伤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如自高处坠落,臀部先着地,身体下坠的冲击力与地面向上对脊柱的反作用力造成的挤压即可在胸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或伴有更严重的脱位及脊髓损伤。如自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在一侧高一侧低的地面时,还会产生扭转暴力,骨折形态也就会出现区别,或同时发生一侧关节突脱位。

(3)肌肉强烈收缩 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和牵拉可造成筋骨损伤。如跌仆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引起髌骨骨折,投掷手榴弹时肌肉强烈收缩可致肱骨干骨折。

(4)持续劳损 长时间劳作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肢体某部位之筋骨受到持续或反复多次的牵拉、摩擦等,可使外力积累而引起筋骨慢性损伤。《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如单一姿势的长期弯腰负重可造成慢性腰肌劳损,长时间的步行可引起跖骨疲劳性骨折等。

2.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诸病源候论·卒腰痛候》指出:“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曰:“损后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乖张,挛缩不伸。”说明各种损伤之后,风寒湿邪可能乘虚侵袭,阻塞经络,导致气机不得宣通,引起肌肉挛缩或松弛无力,进一步加重脊柱和四肢关节功能障碍。《伤科补要》曰:“夫人之筋,赖气血充养,寒则筋挛,热则筋纵,筋失营养,伸舒不便,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说明感受风寒湿邪还可致落枕等疾患。

3.邪毒感染 外伤后再感受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而入,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如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可引起化脓性骨髓炎等。

(二)内因

损伤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的内在因素。损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伤害等外在因素所致,但也有各种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定的发病规律,如与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等内在因素关系十分密切。《素问·评热病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又云:“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说明大部分外界致病因素只有在机体虚弱的情况下,才能伤害人体。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损伤外因的作用,而且强调内因在发病学上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外来暴力比较大,超越了人体防御力量或耐受力时,外力伤害就成为决定性因素。

1.年龄 年龄不同,伤病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率也不一样。老年人筋肉退变,骨质松脆,容易发生损伤。如跌倒时一侧臀部着地,外力作用相同,但老年人易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股骨转子间骨折,而青少年则较少发生。小儿因骨骼柔嫩,尚未坚实,容易发生骨折,但小儿的骨膜较厚而富有韧性,骨折时多发生不完全性骨折。少年儿童骨骺尚未闭,容易发生骨骺损伤。青壮年筋骨坚强,但在剧烈运动中又多发生各种损伤。

2.体质 体质的强弱与损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年轻体壮、气血旺盛、肾精充足、筋骨坚固者不易发生损伤。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肝肾亏虚、骨质疏松者容易发生损伤。如突然滑倒,臀部着地,外力虽很轻微,但也可发生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伤科补要》曰:“下颏者,即牙车相交之骨也,若脱,则饮食言语不便,由肾虚所致。”说明骤然张口过大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脱位,与肾气亏损而致面部筋肉、关节囊松弛有关。《正体类要·正体主治大法》曰:“若骨骱接而复脱,肝肾虚也。”说明肝肾亏虚是习惯性脱位的病理因素之一。

3.解剖结构 损伤与局部解剖结构也有一定的关系。传达暴力作用于某一骨骼时,骨折常常发生在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如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桡骨远端2~3cm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锁骨骨折多发生在无韧带肌肉保护的锁骨两个弯曲的交界处。

4.先天因素 损伤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也有密切关系。如第一骶椎的隐性脊柱裂,由于棘突缺如,棘上与棘间韧带失去依附,降低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发生劳损。先天性脆骨病、先天性骨关节畸形都可造成骨组织脆弱,易发生骨折。

5.病理因素 伤病的发生还与组织的病变关系密切。内分泌代谢障碍可影响骨的成分,骨组织的疾患如骨肿瘤、骨结核、骨髓炎等骨组织受到破坏,容易导致骨折脱位等损伤。

6.职业工种 损伤的发生与职业工种有一定的关系。如手部损伤较多发生在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下工作的机械工人,慢性腰部劳损多发生于经常弯腰负重操作的工人,运动员及舞蹈、杂技、武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经常低头工作者容易患颈椎病等。

7.七情内伤 损伤的发生发展与七情内伤有密切关系。过喜大笑,可造成颞下颌关节脱位。忧思过度,注意力不集中,易发生生活损伤和交通损伤。有些慢性骨关节痹痛,如果患者情志郁结,则内耗气血,可加重局部的病情。有些较严重的创伤,如果患者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则有利于创伤修复和疾病的好转;如果意志薄弱,忧虑过度,则会加重气血内耗,不利于创伤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因此,中医骨伤科历来重视精神调养。

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疾患。而同一外因作用于不同内因的个体,损伤的种类、性质与程度又有所不同。损伤疾患的发生,外因虽然很重要,但亦不要忽视机体的内因。

二、骨病的病因

(一)外因

骨病的外因是指引起人体骨疾病的外界因素,包括外感六淫、邪毒感染、持续劳损、地域环境、毒物与放射线等。

1.外感六淫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诸病源候论·风湿腰痛候》曰:“劳伤肾气,经络既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肾经与血气相击而腰痛。”都说明外感六淫是痹证的发病原因。

2.邪毒感染 《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曰:“痈疽原是火毒生。”感受不同的邪毒,可引起不同的疾病,如附骨痈、附骨疽、关节流注、骨痨、骨梅毒等。

3.持续劳损 持续劳作伤害可引起气、血、筋、骨、肉损伤,而导致骨骺炎、骨坏死等。

4.地域环境 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饮食习惯等,可引起如大骨节病、氟骨病、佝偻病等不同的骨病。

5.毒物与放射线 经常接触有害物质,包括各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无机毒物、有机毒物和放射线,均能导致骨损害而发病。

(二)内因

骨病的内因是指引起人体骨疾病的内在因素,包括先天缺陷、年龄、体质、营养障碍等。

1.先天缺陷 有些疾病与生俱来,属先天缺陷。许多先天畸形,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有的是发育生长过程中逐渐出现,如先天性脊柱侧弯症、脆骨病、多发性外生骨疣等。

2.年龄 幼儿时期,稚阴未充,稚阳未长,易患感染性骨关节病;老年人肝肾亏损,天癸竭,多患退行性骨关节病。

3.体质 肾精充实,筋骨劲强,不易发生筋骨疾病;反之身体虚弱,肝肾亏损,则邪毒乘虚而入,易发骨痨或骨痈疽。

4.营养障碍 营养障碍、后天失养可引起骨的代谢疾病,如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等。 zGMclukekoczrzVekBLim0lwQ9IO835NfUaPF8KAPoDMX/vxRl3nnkgl0VhOfR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