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亦作“输”,或从简作“俞”,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义;穴,即孔隙,言经气所居之处。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为“孔穴”“穴道”;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现代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与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说明某些腧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脏腑的病理状况。临床上,通过观察腧穴部位的形色变化、按压痛点、扪查阳性反应物等,可辅助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刺腧穴后,通过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3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具有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所以,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中。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体系中的主体。

2.经外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故又称“奇穴”。历代对经外奇穴记载不一,也有一些经外奇穴在发展过程中被归入十四经穴。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二、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治疗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腧穴命名规律择要分类说明如下: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即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口眼歪斜的牵正等。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和地貌名称,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状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曲池、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 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口禾髎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 即根据建筑物名称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即根据腧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胃俞、三阴交、三阳络、气海、血海等。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每一腧穴均有其主治特点,但从总体上分析,腧穴的治疗作用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一定的规律性。现将腧穴的主治特点及规律分述如下。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1.近治作用 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的和最基本的特点,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规律的体现。如眼区周围的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经穴均能治疗眼疾;胃脘部周围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经穴均能治疗胃痛;膝关节周围的鹤顶、膝眼等奇穴均能治疗膝关节疼痛;阿是穴均可治疗所在部位局部的病痛等。

2.远治作用 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有远治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证,这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的体现。

3.特殊作用 指有些腧穴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所谓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如腹泻时针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穴可通便;内关可治心动过缓,又可治心动过速。又如实验证明,针刺足三里穴既可使原来处于弛缓状态或处于较低兴奋状态的胃运动加强,又可使原来处于紧张或收缩亢进状态的胃运动减弱。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特定穴更是腧穴相对特异治疗作用的集中体现。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腧穴(主要指十四经穴)的主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有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大规律。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1.分经主治 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古代医家在论述针灸治疗时,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不列举具体穴名,即所谓“定经不定穴。”如《灵枢·杂病》记载:“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实践表明,同一经脉的不同经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均可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病证,说明腧穴有分经主治规律。根据腧穴的分经主治规律,后世医家在针灸治疗上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另外,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任脉和督脉经穴既具有各自的分经主治规律,同时又在某些主治上有共同点。如任脉穴有回阳、固脱及强壮作用,督脉穴可治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且两经腧穴均可治疗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总之,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各具特点,又具有某些共性(表2-1)。

表2-1 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img

2.分部主治 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关系密切,如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证为主,后头区及项区腧穴又可治疗神志病,躯干部腧穴均可治疗相应、邻近脏腑疾病等(表2-2、表2-3)。腧穴的分部主治规律与气街、四海的功能相关。

表2-2 头面颈项部经穴主治规律

img

表2-3 胸腹背腰部经穴主治规律

img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可分为10类,即主要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在背腰和胸腹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一、五输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古人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之处。“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之处。“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五输穴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二、原穴、络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的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的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三、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四、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俞,有输注、转输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五、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同名同位;大肠、小肠的下合穴都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六、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七、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八、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取穴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针灸的疗效。因此,针灸治疗,强调准确取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备急千金要方》亦载:“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为了准确取穴,必须掌握好腧穴的定位方法。

本教材的腧穴体表定位的方法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腧穴定位的描述采用标准解剖学体位,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定位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 指在人体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包括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借助固定标志来定位取穴是常用的方法,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中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阳陵泉等。

2.活动标志 指在人体活动姿势下出现的标志,包括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例如,微张口,耳屏正中前缘凹陷中取听宫,闭口取下关;屈肘取曲池,展臂取肩髃;拇指上跷取阳溪,掌心向胸取养老等。

常用定穴解剖标志的体表定位方法如下:

第2肋:平胸骨角水平,锁骨下可触及的肋骨即第2肋。

第4肋间隙:男性乳头平第4肋间隙。

第7颈椎棘突:颈后隆起最高且能随头旋转而转动者为第7颈椎棘突。

第2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骨上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3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冈内侧端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7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骨下角的水平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12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横平两肩胛骨下角与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

第4腰椎棘突:两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2骶椎: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骶管裂孔:取尾骨上方左右的骶角,与两骶角平齐的后正中线上。

肘横纹:与肱骨内上髁、外上髁连线相平。

腕掌侧远端横纹:在腕掌部,与豌豆骨上缘、桡骨茎突尖下连线相平。

腕背侧远端横纹:在腕背部,与豌豆骨上缘、桡骨茎突尖下连线相平。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即以《灵枢·骨度》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后世医家创用的折量分寸(将设定的两骨节点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1等分为1寸,10等分为1尺),作为定穴的依据。全身主要骨度折量寸见表2-4和图2-1。

表2-4 全身主要骨度折量寸

img
img

图2-1 全身主要骨度折量寸

三、指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被取穴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此法主要用于下肢部。在具体取穴时,医者应当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础上,参照被取穴者自身的手指进行比量,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方法,以确定腧穴的准确位置。

1.中指同身寸 以被取穴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图2-2)。

2.拇指同身寸 以被取穴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图2-3)。

3.横指同身寸 被取穴者手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图2-4)。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法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img

图2-2 中指同身寸

img

图2-3 拇指同身寸

img

图2-4 横指同身寸

四、简便定位法

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等。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 o8ocf/WWXqiyaPBNYGzHAE9zC+nxPtaqyGLc9LdaUbbRNK8hGRDbSy7+YH06ht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