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四节
泄泻

泄泻是因湿邪内盛,脾胃运化失常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故前人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于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泄泻为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泄泻易反复发作,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如“濡泄”“洞泄”“飧泄”“鹜溏”“注泄”“溏糜”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方书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说明饮食、起居、情志失常,可引起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盛则濡泄”,指出湿邪是导致泄泻的另一重要病因。《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大肠小肠为泄。”说明泄泻的病变与脾胃、大小肠有关。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虚寒下利的症状、治法和方药。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疏利、清凉、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在治疗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应用价值亦为临床所证实。

西医学中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一、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外邪之中湿邪最为重要,内伤中脾虚最为关键;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主要病机。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在脾胃,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主要是湿,但可夹寒、夹热、夹滞。临床泄泻常分为急性暴泻和慢性久泻。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湿为主,常夹寒、热、暑等病邪。脾脏喜燥恶湿,外来之湿邪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引起泄泻。其他外来之邪,如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影响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但仍多与湿邪有关。

2.饮食所伤 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失健;或素体脾虚湿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

4.脾胃虚弱 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

5.久病年老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粪质溏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或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或十数次,甚至更多。常伴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等症状。

2.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电子结肠镜、腹部B超及CT等检查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

(二)病证鉴别

1.泄泻与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腹痛或无。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2.泄泻与霍乱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患者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

三、辨证施护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证多因湿盛伤脾,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脾失健运,脾胃不和,水谷清浊不分所致;虚证多因脾虚健运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暴泻和久泻 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证候分型】

泄泻的证候分型见表2-14-1。

表2-14-1 泄泻证候分型

img

【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冷暖适宜,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外邪侵袭。保持适度的活动和锻炼。若患者泄泻因传染性疾病引起,应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患者的生活用具专用,用后须消毒。久泻者加强肛周皮肤护理。寒湿内盛者,病室宜温暖,多着衣被,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直接吹风;湿热中阻者,病室宜凉爽干燥;肝气乘脾者,可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如散步、气功、太极拳等,以增强脾胃功能;脾胃虚弱者,病室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肾阳虚衰者,病室温暖向阳,多着衣被,必要时以热水袋保暖,黎明前如厕,应穿御寒衣物,以免受凉。评估患者跌倒危险,落实跌倒预防措施。

2.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泄泻的次数,排泄物的色、质、量、气味及有无腹痛等,辨别证候。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舌象、神志、尿量等,预防暴泻或久泻后发生脱水。寒湿内盛之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乘脾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胃虚弱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亦称“五更泻”。若排泄物为柏油样或伴有新鲜血液,为胃肠道脉络损伤;久泻患者出现眼窝凹陷、口舌干燥、皮肤干燥和弹性消失为伤津表现,应及时补充体液,或给予淡盐水口服;若久泻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等,为阳气外脱征象,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饮食护理 饮食有节,以清淡卫生、易消化、富有营养食物为主,忌食不易消化或清肠润滑食物,对牛奶不耐受者应避免摄食。急性期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或淡盐水,忌食辛辣炙煿、荤腥油腻食物。寒湿内盛者应给予温热、易消化、清淡食物,可饮热开水,或生姜红糖水;湿热中阻者以无渣、少渣、半流质为宜,如梨、火龙果、荸荠等清热之品,也可用六一散泡水饮,或用芦根、竹叶煎水代茶饮;食滞肠胃者应适当控制饮食或限制饮食,伴有呕吐者,不宜急于止吐,应让宿食全部吐出;肝气乘脾者忌食红薯、土豆等易产气食物,宜食疏肝理气之品,如金橘饼、陈皮等;脾胃虚弱者宜温热软烂、少油脂而易于消化食物,如山药、龙眼、牛羊肉、鸡肉等,可适当用胡椒、姜等调味,以增进食欲;肾阳虚衰者宜补中益气、温补肾阳,清淡、温热易消化之品,如胡桃、狗肉、羊肉等。

4.情志护理 避免忧郁、悲伤、焦虑、紧张和激动等负性情绪刺激。积极疏导患者消除抑郁心理,保持肝气条达,心情舒畅。引导患者培养豁达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避免急躁。肝气乘脾泄泻者更应注意调畅情志,防止因情复病。

5.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以饭后温热服用为宜,观察用药后症状缓解情况。出现阳气外脱症状应及时进行抢救,以免延误时机。食滞胃肠泻下不畅者,可遵医嘱予大黄粉吞服,以消食化滞。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大便色黑者,应查找原因,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6.适宜技术 寒湿内盛者可用艾灸,取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以温中止泻,也可取神阙穴进行隔姜灸或隔附子灸。慢性久泻者可用五倍子粉和醋调成糊状敷脐,也可取大肠、小肠、脾、胃、肝、肾、交感等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脾胃虚弱者,可取天枢、中脘等穴进行穴位按摩,也可逆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

【健康教育】

1.起居有常,慎防外邪侵袭,防跌仆。注意调畅情志,避免思虑忧愁伤脾,保持心情舒畅,切忌烦躁郁怒。

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冷瓜果及不洁食物,不饮生水。

3.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保健知识,如泄泻不止,出现口渴、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高热、心悸、烦躁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运动,使脾气旺盛,促进血脉流畅。

复习思考题

1.泄泻与痢疾的异同。

2.泄泻的辨证要点。

3.外邪所致泄泻的辨证护理。

4.泄泻的健康教育内容。 QJawSCGmJDrHpGkGsR+5PWLxoGYrGVcbXUipaStoaDNIYk+q7OVU054A0K8eGz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