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节
中风

中风又称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脑络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 img 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轻者仅见半身不遂和口眼 img 斜,重者可见剧烈头痛、呕吐、昏仆等症。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中风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腑者,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最为多见。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

关于中风的记载,在病名方面,始见于《内经》,虽未有“中风”之名,但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名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首创“中风”之名。在病因方面,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唐宋以后,中风的病因学说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刘完素力主“心火暴盛,水不制火”,李杲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主张“痰湿生热”。元·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分为“真中风”和“类中风”两种,以区分“外风”致病和“内风”致病。明·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提出了“内伤积损”的论点。明清医家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分为闭证与脱证,并沿用至今。在治疗方面,清·尤在泾在《金匮翼·中风通论》立治风八法,可谓提纲挈领。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以“气虚血瘀”为论,并始创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病与本病相似,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凡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 img 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一、病因病机

中风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其病因以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基础,复因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以致瘀血阻滞,痰热内生,心火亢盛,肝阳暴亢,风火相扇,上冲于脑,形成脑络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为中风。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弱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1.积损正衰 年老正气衰弱之人,气血虚衰,阴虚阳亢,阳盛火旺,风火易炽。若久病气血耗伤,脏腑阴阳失调,遇诱因致阴虚阳亢,气血上逆,直冲犯脑,发为本病。

2.饮食不节 恣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之物,或嗜酒过度,致使脾失健运,气不化津,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热极生风,风火痰热内盛,上阻清窍而发中风,其中尤以酗酒导致中风者最为常见。

3.情志失调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上扰元神而发病;或平素易恼怒忧郁,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致肝阳暴亢,引动心火,上冲于脑,使神窍闭阻,遂发中风;或因素体虚弱,加之精神紧张,暗耗阴精,日久致肝肾阴虚,肝阳骤亢,引动风阳,气血并逆,神窍闭阻,猝然昏仆;或素体阳盛,心肝火旺之青壮年,遇情志过极而阳亢化风,以致突然发病。临床以素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遇暴怒伤肝,肝火引动内风而发卒中最为常见。

4.劳欲过度 劳欲过度,耗气伤阴,以使阳气暴涨,引动风阳,气血逆行,上蒙神窍而发病;或房事不节,纵欲伤精,水亏火旺,肝阳亢奋均可发为本病。

5.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而入,气血痹阻;或因痰湿素盛,形盛气衰,外风引动内风,痰湿阻络而发为本病。

一般来说,中风的发病都有明显的诱因,常见诱因为情志过激(过喜、过悲、过怒)、过度疲劳(疲倦、房劳、排便用力)、暴饮暴食(饮酒过多、过饱)、跌仆、寒冷刺激等。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 img 斜、言语謇涩为主症。轻症仅见眩晕、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 img 斜等,重症出现神志昏蒙。

2.起病急骤,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前常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既往多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常嗜好烟酒,并因恼怒、劳累、醉饱、受寒等诱因而发病。

3.脑脊液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或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病证鉴别

1.中风与口僻 口僻俗称吊线风,不同年龄均可患病。以口眼 img 斜、口角流涎、言语不清为主症,常伴耳后疼痛,而无中风之半身不遂或神昏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侵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常伴外感表证。

2.中风与厥证 厥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一般时间短暂,多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苏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 img 斜、言语不利等中风常见症状。

3.中风与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发病时可见神昏,应与中风闭证相鉴别。但痉证之神昏多在抽搐之后,而中风之神昏起病之初即可见,而后出现抽搐。二者之抽搐时间长短亦可有别,中风抽搐时间较短,而痉证抽搐时间较长。痉证发作后,无半身不遂、口眼 img 斜等症。

4.中风与痿证 痿证起病缓慢,多见双下肢或四肢肌肉萎缩,活动无力,而中风起病急骤,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神昏,而中风中脏腑者多有神昏。另外,中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出现肌肉萎缩,活动无力。

5.中风与痫证 痫证为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有反复发作史,好发于青少年,发病急骤,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常见口中如猪羊叫声,可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不伴有口眼 img 斜,半身不遂等症。中风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的表现,神昏持续时间较长,大多不能自行苏醒,醒后留有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症。

6.中风与瘤卒中 瘤卒中好发于各年龄段,多为慢性病程,急性起病,患者有脑肿瘤病史,可有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眼 img 斜、偏身麻木、肌肉萎缩等类似中风的表现,但中风无肿瘤病史,据此可鉴别。

三、辨证施护

【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根据神志障碍的有无,辨别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神志清楚而仅见半身不遂、口眼 img 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经络,其病位较浅,病情相对较轻;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神志恍惚,伴半身不遂、口眼 img 斜、言语不利者为中脏腑,其病位深,病情较重。

2.辨闭证与脱证 中脏腑有闭证和脱证之分。闭证属实,邪闭于内,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等。脱证属虚,乃真阳外脱,阴阳即将离绝之候,表现为神志昏愦、目合口开、鼻息微弱、手撒肢软、二便自遗等症。闭证常见于骤起,脱证则多由闭证发展变化而来。此外,根据邪热的有无,还可将闭证分为阳闭和阴闭。阳闭因痰热郁火,可见面赤身热、鼻鼾气粗、烦扰不宁、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因寒湿痰浊,症见面白唇紫、静卧不烦、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3.辨病势顺逆 中风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极易出现各种危重之候。中脏腑者神志渐清,半身不遂、口眼 img 斜症状改善,病势为顺;中经络者如出现神志迷蒙或昏愦不知,则病势为逆。中脏腑者,若神昏渐重,瞳孔大小不等,进而发生呕吐、项强,或呃逆频作、四肢拘急,属病邪由浅入深,病势为逆;若见呕血证、戴阳证,或背腹骤热而四肢厥冷者,为病向脱证发展,病势为逆,预后较差。

4.辨病期 根据病程长短进行辨证。一般中风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期,中经络急性期为发病后两周之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为急性期;恢复期为发病后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后遗症期为发病半年以上者。

【证候分型】

中风的证候分型见表2-11-1。

表2-11-1 中风证候分型

img

【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病室环境应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探视,注意患肢保暖。头稍垫高,枕头15°~30°为宜,以免气血上逆,加重神昏。有痰时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利排痰,痰多不能自主咳嗽者给予翻身拍背,以利咳出,防止窒息。脱证者,头部平放,下肢稍抬高15°~20°。肢体强痉或躁扰不宁者,应加床档,并适当约束保护,防止跌仆。牙关紧闭者,应取下假牙,使用牙垫,防止舌损伤。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压疮,保持肢体功能位,用沙袋或软枕辅助,防止关节挛缩。保持大便通畅,勿临厕努责。

2.病情观察 中风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极易出现各种危重之候,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中脏腑者,应注意观察瞳孔、面色、呼吸、汗出、脉象之变化,如患者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头高足低位降低颅内压。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小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愦、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乃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证,均属病情恶化。若见昏迷进行性加深,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或脉微欲绝,呼吸慢而不规则,或呼吸微弱,一侧瞳孔改变等症状时,为脑疝先兆,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抢救。痰涎壅盛者,观察其呼吸情况,若出现烦躁不安,面白肢冷,喉中痰鸣,汗出淋漓者,应考虑气道阻塞。邪热炽盛而发热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痰热腑实者,注意观察大便的情况。

3.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为原则,忌肥甘、辛辣和发物,如公鸡、猪头肉、海产品等,戒烟酒。神清者予以半流质或软食,如面条、粥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如牛奶、米汤等。中脏腑者病初48~72小时内禁食,病情稳定后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恢复期则以清热养阴、健脾和胃的食物为主。风痰入络者,宜食祛风化痰通络之品,如黑豆、藕、香菇、桃、梨等,禁食羊肉、狗肉、葱姜蒜等辛散走窜之品;风阳上扰者,宜食清热平肝潜阳之品,如绿豆、菠菜、冬瓜、芹菜等;阴虚风动者,宜食滋阴清热之品,如百合莲子粥、甲鱼汤、银耳汤等;阳闭者,可用海蜇头30g、荸荠7只煎水代茶饮,以清热化痰;阴闭者,饮食宜温化痰浊,如菖蒲羹等,忌食生冷,以防助湿生痰;气虚血瘀者,宜食益气活血通络之品,如山药薏苡仁粥、黄芪粥、桃仁粥等;肝肾亏虚者,宜食滋补肝肾之品,如枸杞子、桑椹等。

4.情志护理 中风患者心火暴盛,应做好情志护理,避免暴怒、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刺激,使患者心平气和,情绪稳定。恢复期,要详细、耐心地讲解肢体及语言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取得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嘱患者平时注意控制情绪,避免激动,尤其要学会“制怒”,从而使气血流畅,避免复发。中脏腑神志昏蒙者,应加强对家属的安慰和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给予情感支持。

5.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应偏凉服,少量频服;丸剂、片剂、丹剂应研碎水调后灌服,或鼻饲,或吸管给药,避免因吞咽不利而呛咳,造成误吸。遵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脱水剂,注意观察药后血压、尿量、神志等变化。阳闭患者出现嗜睡或朦胧,可遵医嘱给予灌肠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阴闭患者,可鼻饲竹沥水、猴枣散以豁痰镇惊;口噤不开者,可用南星末、冰片少许,两药和匀,以中指蘸药抹揩齿。

6.适宜技术 骤然中风昏迷时,针刺水沟、十宣、合谷等穴,脱证加灸百会、关元、神阙、气海、膻中等穴位。失语者,针刺廉泉、哑门、绝骨、承浆、大椎。口眼 img 斜者,可针刺人迎、地仓、颊车、下关等穴,或用白附子、蝎尾、僵蚕研末,用酒调后涂药于患处,以祛风活血通络,亦可用一指禅推法,用拇指自睛明穴沿眼眶上缘至太阳、丝竹空、阳白、鱼腰、攒竹、迎香、地仓、承浆、颊车穴,终达下关穴。神志昏蒙者,可将天麻、川牛膝、全蝎、白僵蚕、乳香、没药、莪术等药研成粗粉,混匀装袋后制成药枕,置于患者头颈下,以醒脑开窍。半身不遂者,可按摩、针灸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下关、委中、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使气血运行通畅;亦可选用活血通络的中药,如当归、赤芍、川芎等,浸泡煎煮后熏洗患肢。盗汗明显者,可用五倍子粉醋调外敷神阙;有汗出及时擦干,平时穿宽松棉质衣裤。尿潴留者,可艾灸关元穴、中极穴,或用葱白切碎炒热,以布包敷脐。便秘者,可用缓泻剂,如麻仁丸、番泻叶、大黄粉等,或外用开塞露,必要时灌肠。

7.康复护理 急性期过后要尽早进行偏瘫肢体和语言的康复训练,从被动运动开始,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并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对中风言语謇涩或失语患者,应指导语言训练,鼓励患者开口说话,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半身不遂者,应避免患肢受压,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可使用被架支撑,防肢体变形,安置合适体位,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上肢功能位是“敬礼”位,即肩关节外展45°,内旋15°,使肘关节和胸部持平,下肢功能位是髋关节伸直,膝关节伸直,足要和小腿呈90°。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可选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锻炼方式,防止废用性萎缩。吞咽功能障碍者,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轻度吞咽障碍主要给予摄食训练和体位训练;中度、重度吞咽障碍者以间接训练为主。

【健康教育】

1.起居有常,避免过劳,谨避四时虚邪贼风,尤其是寒邪,预防复中。春阳升发之时,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易受气候骤然变化的影响而发病;而气虚血瘀者,则在立冬前后,骤然感寒而猝发中风。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使气机宣畅,血脉畅通。

2.平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肥甘厚味、动风、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多食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发生便秘时,切忌怒责,可适当服用缓泻剂以润肠通便。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进行饮食调护,可常食药膳。

3.保持心情舒畅,戒恼怒、忧思等不良情绪。保证睡眠,睡前可循经按摩督脉、心经,点按三阴交、百会、安眠穴等或按揉劳宫、涌泉穴以助眠。

4.坚持康复训练,增强自理能力,早日回归社会。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肢体训练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从卧床过渡到坐立行走。语言训练从手势、笔谈沟通,训练唇、舌运动,发展到单字、单词、单句、会话、朗读。告知患者起坐或低头系鞋带等体位时,动作要慢,转头不宜过急。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5.积极治疗原发病,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每天定时监测血压变化,出现手指麻木,头痛眩晕频发时,提示中风先兆,应及早诊治。

复习思考题

1.中风的证候特征。

2.中风中经络与中脏腑的辨证要点。

3.中风急性发作时的护理要点。 cIq7ftWjzvdVS4l/Aug1DNWXqvWn0rfud/Evq8SR28+4gIWvgAqkyEC4iIR7h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