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胸痹

胸痹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膻中和左胸膺部发作性憋闷、疼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发展为真心痛。本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生,男性多于女性,如治疗及时得当,病情可缓解,如反复发作,失治或调理不当,病情则较为深重。

《内经》中最早描述了胸痹的病名、病位、症状,并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如《素问·缪刺论》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灵枢·五邪》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灵枢·厥病》有“心痛间,动作痛益甚”“痛如以锥针刺其心”“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等描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的本虚标实证,并提出了“温通散寒,宣痹化湿”的治疗原则,制定了代表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等。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用芳香温通的方法,以苏合香丸治疗“暴卒心痛”。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明确指出心痛、胸痛、胃脘痛之别,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桃仁、降香治疗。《症因脉治》提出胸痹的发生与七情六欲、过食辛热有关。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络治疗胸痹心痛。

西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出现胸闷、胸痛、短气、喘息不得卧等症状者,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寒邪内侵、年迈体虚、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因素有关。心脉痹阻是其主要病机;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为气虚、血虚、阴伤、阳衰;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有关。

1.寒邪内侵 寒主收引,可抑遏阳气,即暴寒折阳,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本病。素体阳衰,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致使胸阳痹阻,气机不畅而成胸痹。或阴寒凝结,日久寒邪伤人阳气,心阳虚衰,心脉痹阻,亦可成胸痹。

2.年迈体虚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中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使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而致胸痹;肾阴亏虚,则不能濡养五脏之阴,使心阴内耗,心脉不充,发为胸痹。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汲肾水,耗伤肾阴;心肾阳虚,阴寒之邪上乘,阻滞气机,胸阳失运,发生胸痹。

3.饮食不节 嗜食膏粱厚味,或嗜烟酗酒,湿热蕴积,郁结中焦,损伤脾胃,灼津为痰,阻塞经络,气机不畅,心脉闭阻而成胸痹。如痰浊留恋日久,痰阻血瘀,亦成本病。

4.情志不遂 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转输失能,津液不布,聚湿生痰,痰踞心胸,胸阳痹阻,发为胸痹;郁怒伤肝,肝失疏泄,郁久化火,灼津生痰或气郁血滞,血行不利,脉络不通,而发胸痹。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胸部闷痛为主症,多见膻中或心前区突发憋闷疼痛,可有闷痛、绞痛、刺痛、隐痛或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能缓解。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

2.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见胸部剧烈疼痛,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唇甲青紫,脉散乱或脉微欲绝等危象,甚至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劳累过度、情绪波动、寒冷刺激或暴饮暴食等而发作。

4.心电图、心功能测定、心肌标记物、血清酶学、冠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病证鉴别

1.胸痹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重症。胸痹是因心脉挛急而发作当胸闷痛,疼痛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服用芳香温通药物可以缓解;而真心痛因心脉闭塞而猝发胸中剧痛,疼痛程度较重,持续不解,常伴有面白唇紫,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或结代等危象,服用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

2.胸痹与胃脘痛 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由于心与胃脘部位相近,胸痹发作时,可向胃脘部放射,故胸痹症状不典型时易混淆。若胃脘部突发绞痛,应首先考虑胸痹,迅速鉴别,加以救治。两者的鉴别具体见表2-8-1。

3.胸痹与悬饮 悬饮与胸痹均有胸痛,两者的鉴别具体见表2-8-1。

表2-8-1 胸痹与胃痛、悬饮的鉴别

img

续表

img

三、辨证施护

【辨证要点】

1.辨标本虚实 胸痹属本虚标实证。

(1)本虚 应辨气、血、阴、阳之不同。心气不足者,表现为胸中闷痛,常因劳累诱发,伴心悸、乏力、气短,舌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结代;心阳不振者,表现为胸闷气短,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㿠白,自汗,舌质淡胖,脉沉细或沉迟;血虚者,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脉细或涩;气阴两虚者胸中隐痛,时作时止,缠绵不休,动则多发,伴口干,舌质红,少苔,脉沉细而促;若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质黯淡,脉微欲绝,则为阳气欲脱之危象。

(2)标实 应辨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的不同。气滞表现为胸闷重而痛轻,胸胁胀满,善太息,苔薄白,脉弦;血瘀表现为胸中刺痛,多在夜间发作,痛有定处,面色晦黯,口唇爪甲青紫,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结代或涩;痰浊表现为胸中窒闷疼痛,肢体沉重,唾吐痰涎,面色萎黄或浮肿,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寒凝表现为胸痛如绞,遇寒发作或加剧,伴四肢逆冷,面色青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2.辨病势顺逆 疼痛持续时间短者为轻症;疼痛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甚至数小时不得缓解者为重症或危象。疼痛遇劳而发,休息或服药后得减为顺证,服药后不能缓解为危候。一般疼痛发作次数与病情轻重程度呈正比,但亦有发作次数不多而病情较重者,尤其是在安静或睡眠时发作者病情较重。

【证候分型】

胸痹的证候分型见表2-8-2。

表2-8-2 胸痹证候分型

img

续表

img

【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病室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不可汗出当风,防止寒邪入侵。胸闷心痛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限制探视,协助患者日常生活,缓解期适当下床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困难时嘱患者切忌屏气用力,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如麻仁丸、番泻叶等。心肾阳虚及寒凝心脉者尤其要注意保暖,室温宜偏高,随气候变化调整衣被厚薄;痰浊闭阻者,忌潮湿环境,胸闷痰多时,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及时辨明证候的标本虚实及病势顺逆发展。详细记录心率、心律、血压、面色、神志、舌苔、脉象的变化。观察心电图,注意ST段、Q波的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若患者出现胸中剧痛,有窒息及濒死感,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不得缓解,伴精神萎靡、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表现时,应考虑为真心痛,及时救治。心肾阳虚者注意观察水肿情况,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为原则,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宜规律,平素多食蔬菜瓜果,少量多餐,忌饱餐,勿食辛辣刺激、膏粱厚味之品,戒烟,不饮浓茶、咖啡。心血瘀阻者,宜食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如薤白、大蒜、山楂、玫瑰等,可少量饮米酒以助活血化瘀之功;寒凝心脉者,宜食辛温散寒之品,如生姜红糖茶等,亦可在饮食中佐以葱、椒等调味,忌生冷食物;气滞心胸者,宜多食疏肝理气之品,如佛手、香橼等泡茶饮;痰浊闭阻者宜多食化痰之品,如海蜇、荸荠、枇杷等;气阴两虚者,宜食益气养阴之品,如山药百合粥等;心肾阴虚者,宜食滋养心肾之品,如百合绿豆汤、枸杞茶等;心肾阳虚者,宜食温补心肾之品,如羊肉、狗肉、核桃等。

4.情志护理 胸痛发作时,要陪伴安抚患者,适当采取转移法、诱导法,放松心情,切忌忧思恼怒,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情绪紧张。平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不宜观看引起恐怖、兴奋、紧张、刺激的影视节目或书报,不宜过度交谈,以免引起情绪波动。

5.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胸痹发作时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或选用芳香温通的药物,如冠心苏合丸等。注意观察药后反应,包括药物起效的时间、疼痛缓解的程度及心律、心率、血压、脉象等变化。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必要的措施。寒凝心脉者,中药汤剂热服;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热服;痰浊闭阻者,可予以鲜竹沥水化痰。

6.适宜技术 心胸疼痛者可取心、交感、皮质下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或选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等中药煎汤,于心俞穴进行中药离子导入。胸背闷痛者可用川芎、乌头、细辛等研末制成药熨袋,热熨背部;亦可采用艾灸法,主穴选膻中、心俞,心血瘀阻者加血海、气海,阴寒凝滞者加列缺、曲池、肺俞,痰浊壅塞者加太渊、脾俞、丰隆等穴。便秘者,可按摩腹部、足三里,或艾灸足三里、大肠俞、脾俞和胃俞。夜寐不安者,睡前用热水泡脚,嘱患者双手交替按摩涌泉穴,以助患者入睡,缓解紧张情绪。

【健康教育】

1.居室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起居有节,避风寒,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适度,动而有节,控制体重,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饮食应清淡少盐,少食肥甘厚腻。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切忌努责。

3.重视情志调摄,平素保持愉快平和的心理状态,避免喜怒忧思过度。

4.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患。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自我监测药物副作用,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

5.常备芳香温通药物,若猝发胸中大痛及时服药,保持镇静,平卧休息。如服用药物不得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复习思考题

1.胸痹的病因、病机和病性。

2.胸痹与胃痛的鉴别要点。

3.寒凝心脉证与心肾阳虚证胸痹治护异同。

附:真心痛

真心痛是胸痹心痛之重症,亦称心厥,其特点为心胸猝然剧痛,汗出肢冷,面白唇紫,脉沉细或结代,甚则气息低微,汗出如雨,四肢厥冷,神志不清,脉微欲绝等。本病心痛猝作,持续不解,疼痛时间几小时至几天不等,经服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多见于中老年人,如积极处理,病情稳定者,预后尚好,病情严重者可迅速恶化,常合并心脱、心衰等危候。《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病因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七情内伤,气滞血瘀,痰浊化生,寒邪侵袭,血脉凝滞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心,其本在肾。总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即心之阴阳气血不足,是发病基础,标实指气滞、血瘀、痰阻、寒凝或多种邪实综合聚集而至,是发病条件。急性发作时以标实为主,总由心之气血失调、心脉痹阻不畅而致。恢复期以本虚为主,多为气虚血瘀,病情恶化时可出现阳脱阴竭。

【证候分型】

真心痛的证候分型见表2-8-3。

表2-8-3 真心痛证候分型

img

续表

img

【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真心痛急性发作时,安置在重症监护室,持续低流量吸氧或加压面罩给氧,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环境安静。病情缓解后可从床上活动逐渐过渡到床旁站立、扶助行走,第4周开始可缓慢行走。加强皮肤护理,大汗淋漓者,应更换衣被,使患者舒适,防止皮肤压疮的发生。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排便,大便干结者,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2.病情观察 观察心痛的性质、程度、时间、诱因等,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神志、面色、汗液、舌脉及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若胸痛剧烈难忍,痛彻肩背,持续不得缓解,患者出现濒死感,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以防厥脱。必要时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做好检查、治疗前的准备。

3.饮食护理 发病初予流质饮食,根据病情逐步改为半流质,饮食不可过饱,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和膳食纤维,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忌烟酒。根据辨证选用益气活血、温阳散寒之品,如山药、大枣、山楂、羊肉、狗肉等。

4.情志护理 心痛发作时,患者有强烈的恐惧、紧张感,应专人守护在身边,安抚患者,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消除惊恐、不安心理,减少耗氧量。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利配合治疗。

5.用药护理 可急煎中药,口服或鼻饲灌服,阴竭阳脱者,可急用独参汤。真心痛发作时亦可应用宽胸气雾剂给药,或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或速效救心丸,或麝香保心丸,缓解疼痛。病情危重者按西医学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静脉给予扩血管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控制输液的速度及液体的入量。如行溶栓治疗,应注意出凝血时间、皮下出血等情况。必要时可适量使用镇静剂。

6.适宜技术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参照胸痹采取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如耳穴贴压、艾灸等以缓解或消除症状。亦可用针刺、按摩法,在急性发作时或发作前针灸极泉穴,可以用针刺,也可以用手指弹拨极泉穴处的神经或血管,尤其症状突发时,患者可以用这种方法自救或解除症状,瘀血阻滞可加青灵、通里,气虚加膻中、鸠尾,寒凝加命门、气海,痰阻加支沟、间使等。

【健康教育】

参见“胸痹”病证相应内容。 bJR8YWzHpG/b7/SU5C2aAdiW0fulYcgO2PNDp9Ne/u22mYSn/gy2PhIxv87198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