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喘证

喘证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肺系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而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日久可转成肺胀。喘作为一个症状,可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症时,即为喘证。

喘证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本脏》曰“肺高则上气,肩息咳”,指出了喘证是以肺为主病之脏,并以呼吸急促、鼻扇、抬肩为主要临床特点。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之“上气”指喘息不能平卧,其中包括“喉中作水鸡声”的哮病和“咳而上气”的肺胀等病,并以射干麻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治之。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喘》中详述了七情、饱食、体虚等内伤诸因致喘的病因学说。明·张景岳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大证,在《景岳全书·喘促》中曰:“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了喘证的辨证纲领。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喘》曰:“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喘证》认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这些论点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西医学中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及癔症等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一、病因病机

喘证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复杂,概言之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为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导致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喘证的病位在肺和肾,与肝、脾关系密切,其严重阶段,常影响到心。一般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本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可病及心,甚则喘汗致脱。

1.外邪侵袭 因重感风寒,邪袭于肺,内则壅遏肺气,外则郁闭皮毛,肺卫为邪所伤,肺气不得宣畅;或因风热犯肺,肺气壅实,甚则热蒸液聚而成痰,清肃失司,以致肺气上逆作喘。若表寒未解,内已化热,或肺热素盛,寒邪外束,热不得泄,则热为寒遏,肺失宣降,气逆而喘。

2.饮食不当 饮食不节,特别是多食膏粱厚味积而不化,既影响脾胃功能,变生痰浊,又因积食化热,熏蒸气道,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而成为喘证的内在病因。

3.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忧思气结,肺气闭阻,气机不利,或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肺气不得肃降,升多降少,气逆而喘。

4.久病劳欲 久病致肺之气阴不足,气失所主而短气喘促。久病不愈者,可由肺及肾,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根本不固,气失摄纳,上出于肺,出多入少,逆气上奔而为喘。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心肺病史。每遇外感、情志刺激及劳累而诱发。

3.胸部影像学、肺功能、心电图、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检查有助诊断。

(二)病证鉴别

1.喘证与气短 喘证与气短同为呼吸异常,但喘证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甚则不能平卧为特征。气短亦即少气,呼吸微弱而浅促,或短气不足以息,似喘而无声,尚可平卧,不像喘证呼吸困难之甚。但气短进一步加重,可呈虚喘表现。

2.喘证与哮病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亦伴呼吸困难。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三、辨证施护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喘证的辨证首当分虚实,可从呼吸、声音、脉象、病势缓急等方面辨别。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象有力,病势多急者为实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者为虚喘。

2.实喘当辨外感内伤 外感起病急,病程短,多为表证;内伤病程长,反复发作,无表证。

3.虚喘应辨病变脏腑 肺虚者操劳后气短而喘,可见面色㿠白,自汗,易感冒等表现;肾虚者静息时亦有气喘急促,动则更甚,以面色苍白,或颧红怕冷,或烦热,腰酸疲软为主要症状特点;心气、心阳衰弱者喘息持续不已,伴有紫绀,心悸,浮肿,颈静脉怒张,脉结代等症状。

【证候分型】

喘证的证候分型见表2-4-1。

表2-4-1 喘证证候分型

img

续表

img

【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病室环境应整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室内严禁吸烟,避免粉尘和特殊气味的刺激。风寒袭肺、虚证患者病室温度宜偏高,注意防寒保暖;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肝气犯肺患者病室温度适宜。喘证发作时,取半坐卧位或端坐卧位,持续低流量给氧,必要时设置跨床小桌,以便患者伏桌休息。有痰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协助翻身拍背或雾化吸入,以利于排痰。肺虚作喘者,可间歇吸氧,做呼吸操、八段锦,以调节呼吸功能;肾虚作喘者,应节制房事,以免加重病情。

2.病情观察 观察喘证发作特点、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神志、呼吸、痰液、面色、缺氧等情况,呼吸困难类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体温、脉搏、汗出等伴随症状。有剧烈咳嗽者,注意痰色、痰量、气味、咳吐的难易程度等。若患者咳嗽痰白清稀者,为风寒袭肺;痰多色白黏腻者,多为痰浊阻肺;色黄稠者多为痰热郁肺。若发现患者呼吸急促而不整,张口抬肩,鼻翼扇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气不得续,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体温、血压骤降,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或见结代,多为肺气将绝、心肾阳衰的喘脱危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多饮水及新鲜果汁,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风寒袭肺者,宜食葱白、洋葱、生姜、紫苏叶等辛温之品,以助驱邪外出;痰热郁肺者,多食萝卜、鸭梨、枇杷、荸荠等凉性蔬果,多饮水;痰浊阻肺者,注意除湿化痰,可选食薏苡仁、冬瓜、赤小豆等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忌食糯米、黏甜及油腻煎炸等食物,以免助湿生痰;肝气犯肺者,宜食行气解郁之品,如佛手陈皮茶、玳玳花茶,忌食滋腻滞气之品;肺气虚者,可给补益肺脾的食物,如莲子、茯苓饼、人参、沙参、黄芪、百合粥、党参粥等;肾气虚者,可食血肉有情之品,如甲鱼及猪、牛、羊等动物的肾脏、骨髓或脊髓,多食核桃、黑芝麻、蛤蚧等补肾纳气定喘之品。

4.情志护理 喘证发作易使患者产生紧张、忧虑、悲观、急躁等不良情绪,应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交谈,指导患者采取多种方法分散注意力,减轻精神压力,调适情志,因“怒则气上”,喘证患者尤当戒怒,遇事沉着冷静,避免因情志不畅加重病情。另外,音乐能舒缓人的不良情绪,振奋精神,五行音乐疗法运用角、徵、宫、商、羽5种音调的乐曲来调治疾病。《内经》载曰:“角为木音通于肝。”角调音乐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助于哮喘患者康复。

5.用药护理 寒证、虚证者中药汤剂宜温热服,热证宜温凉服;病重者宜少量频服。麻黄汤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麻杏石甘汤中生石膏宜先煎30分钟。服药后注意避风寒,观察气促、胸闷、咳痰、发绀等症状是否改善,注意汗出情况。喘证患者禁用镇静剂,慎用强烈的镇咳剂,以防痰液阻塞引起窒息。

6.适宜技术 喘证发作时可选耳屏、下屏、肺、交感、神门等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可选取定喘、肺俞、膏肓、列缺、合谷或夹脊穴,用胎盘注射液或维生素B 12 行穴位注射。体质虚寒、喘息延绵者可采用灸法,取肺俞、定喘、肾俞、大椎、中府、神阙、尺泽等穴。胸腹胀满者,于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中选1~2穴施行毫针罐法。大便秘而不解者,在大肠俞或小肠俞、天枢或丰隆穴上施行留针罐法。预防喘病发作可穴位贴敷消喘膏(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研末加生姜汁调成膏状),选肺俞、心俞、膈俞、定喘等穴于夏季三伏天贴敷,以扶正祛邪。实喘者可按揉膻中、列缺、肺俞等穴,痰热者加丰隆,喘甚者加定喘、天突;虚喘者可按揉膏肓、肺俞、气海、足三里、太溪等穴。

【健康教育】

1.居室环境宜冷暖适宜,空气清新,阳光充足,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注意四时气候变化,慎避风寒,随时增加衣物。

2.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固本培元。根据体力情况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活动。

3.饮食宜易消化、有营养,忌肥甘厚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戒烟酒,忌食辛辣、煎炸食物。调畅情志,愉悦心情,避免忧思、郁怒等不良情绪。

4.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宜及时治疗,合理用药,防止病情迁延、反复损伤肺气。

复习思考题

1.喘证的证候特征。

2.实喘与虚喘临床特点的异同。

3.喘证的辨证护理要点。 jTtaSFQdlT/VaSlFyWUaOuc7j3Psh6ifjL+S2thjmFb1pDGhoi3pNv6LBfJNN8L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