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物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明生: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 | 周文平

9月10日迎来教师节。教师是园丁、蜡烛、摆渡人……再多的比喻也道不尽我们对教师的赞美和感恩。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有一位教师放弃高薪回到家乡坚持以德育人,像老杨树一样扎根教育39年……

受人敬仰的霍邱一中校长杨明生

8 月 1 日,在安徽省六安市的霍邱一中,2023 年高考录取通知书集中发放仪式正在进行。校长杨明生对这些准大学生殷切叮咛:“希望你们今后不忘立德,不忘感恩,不忘家乡,不忘责任……”这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23 年中国好人既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也一直亲身践行着这番话。

立德树人,德育也是升学率

2022 年夏末秋初,杨明生把高二学生叫到一棵石榴树下,说:“你们看,等到石榴外壳绽开,它会用笑脸欢迎大家来品尝!”一听可以吃石榴,同学们欢呼雀跃。杨明生话锋一转:“现在这些石榴刚刚有点儿红色,还没成熟就被有些同学拿去玩儿,让其他同学无法品尝石榴的美味,是不是太可惜?”有的同学默默低下头。杨明生接着讲:“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却蕴含着大道理。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你们是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则;将来走向社会,也要遵守社会的秩序。我们心中要有他人……”听着校长的话,同学们陷入深思。

这只是杨明生日常对学生们进行德育的一个小片段。自从成为霍邱一中校长,杨明生从来不提升学率,也不给学生加课补课,反而狠抓德育。“德育就是育德,德育也是升学率。”在他看来,德育就像洗脸一样,只有思想干净,学生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因为他们会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习。

来霍邱一中工作之前,杨明生就非常重视立德树人。他曾在霍邱二中任校长,开始时,学校里的学风建设和教学管理问题突出,打架斗殴现象随处可见。

怎样让一所人尽皆知的差学校改头换面呢?杨明生决定首先要整顿校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着装、发型再到行为规范,学校都做了明确规定。但要真正让学生从内心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个外号叫“黑毛”的学生,成天打架,从来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杨明生知道后,把他领到校园的一个角落。这里杂草丛生,有刚冒出来的嫩草,也有长出刺的老草。“今天,我们把这些杂草清除干净,你先拔这些刚出来的小草吧!”“黑毛”乖乖地拔起嫩草。

杨明生问他:“感觉怎么样?”“这还不容易,很好拔呀!”“黑毛”自豪地说。

杨明生温和地说:“那你再去把那些老草拔掉!”

“哎呀!手扎得流血了!”还没拔几根,他就叫了起来。杨明生一边帮他包扎,一边语重心长地说:“人和草一样,你现在身上的问题就像杂草上的刺,慢慢发展就会像这些野草,很难拔除……”听了这番话,“黑毛”若有所思地低下头。

这之后,“黑毛”渐渐改掉身上的毛病,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考上了大专,后来成为一名企业家。每次见到杨明生,他都会感激地说:“感谢校长,没有您的谆谆教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像“黑毛”这样的学生很多,杨明生想尽各种办法开展德育,把他们拉回正途。受他影响,很多孩子报考了师范类院校,毕业后回到霍邱县和他成为同事。看到昔日调皮的学生如今成了骨干教师,杨明生由衷地感到欣慰。

杨明生发现霍邱二中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思维活跃,性格开朗。他决定另辟蹊径,因材施教,创办了美术、体育等特色班。大批学生的艺术天赋被挖掘出来,先后进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专业美院学习深造。学校还培养出一大批体育杰出人才,其中,胡青获得亚运会、全运会冠军。霍邱二中成为安徽省体育特色示范学校,创造了特色教育办学的奇迹。杨明生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通过群众推选,2014 年 8 月,他被上级部门调到霍邱一中任校长。因为教育教学质量搞不上去,霍邱一中当时面临大批生源外流的局面,而杨明生就是那个扭转形势的人。

传道授业,是严师也是慈父

“教师一定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贵人。”这是杨明生向全体老师提出的口号。因为在他自己的求学路上,老师对他的影响深远。

杨明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为供子女读书,父母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但每月的伙食费依旧没有着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杨明生才得以继续学业。最让杨明生难忘的是高考前夕,班主任看到他的钢笔漏水,便对他说:“高考时不能用这支笔,用我这支吧!”老师把珍藏多年的派克笔送给了他,这让他感动不已。“老师放心,我一定回来接您的班!”老师的善举点燃了杨明生的梦想。

杨明生带着老师赠送的钢笔走进考场,最终以全县第四的成绩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并选择了和班主任一样的专业——化学。1984 年,杨明生大学毕业。成绩优异的他本可以留校任教,可当时他却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回到家乡。

最初,杨明生被分配到霍邱三中任化学老师。在教学同时,他不忘提升自己,1992 年 8 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研究生班。当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家长和学生天天追着找他,“杨老师,您走了,我们小孩怎么办?”“老师,您别走……”

本来杨明生已经把党组织关系转走了,就等着去学校报到,但看到家长和孩子们祈求的眼神,他心软了:“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应该留下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杨明生放弃了学习深造的机会。

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的选择,妻子袁庆霞却非常支持。“我的军功章有她的一半。”袁庆霞是一名黄梅戏演员,两人结婚后,她忙着全国巡演,他忙着钻研教学,女儿 3 岁就被送到全托幼儿园。因为操心更多孩子的教育,杨明生没有太多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

但在女儿杨玉寅看来,父亲对她的关爱从未少过一分。读小学二年级时,杨玉寅成绩很差。老师非常生气,把杨明生请到学校谈话。杨玉寅惶恐不安,以为回家后父亲一定会打骂自己。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既没打也没骂,而是把她叫到跟前,温和地说:“小学阶段很重要,如果不好好学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就像盖高楼,地基打不好,楼房就会倒。你暂时学不会没关系,但不能不懂装懂……”父亲的话深深打动了杨玉寅。从此,她认真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杨明生在霍邱二中任校长时,杨玉寅也在二中就读。作为校长的女儿,杨玉寅没享受任何特权,却背负了如山的压力。“这就是杨校长的小孩!”走在校园里,经常有人对她指指点点。最重要的是,每次考试,她还不知道自己的成绩,父亲就已经知道了。压力没有带来动力,反而让她的成绩有所下滑。

为了鼓励女儿,杨明生承诺只要成绩提高,就给她买最爱吃的巧克力派。那时,县城没有这种食品,再加上家庭条件不好,很少有人舍得给孩子买,杨明生只在出差时给女儿买过两次。杨玉寅更加努力学习,然而,成绩并没有提高。她一下灰心了,以为父亲一定不会再给她买。没想到,出差回来的父亲买了两大包巧克力派送给她。她开心不已,好奇地问:“为什么成绩不好,您还给我买礼物?”杨明生说:“物质奖励不是目的,爸爸相信你以后会努力的。”杨玉寅心里暖暖的。原来,比起学习成绩,父亲更看重自己的努力,她也因此更加确认了父亲对自己的爱。

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杨玉寅却经常见不到父亲。早上醒来,父亲已经去学校了;晚上睡着,父亲还没回来。有一次,她正在吃早饭,父亲回来了。原来,他去抓熬夜上网的学生了。“你看看这些孩子,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熬夜上网,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杨玉寅从来没有看到父亲这样生气过。

其实,杨明生并不反对孩子玩儿游戏,但希望他们有自控力。他很早就给女儿买了学习机,插上游戏卡就能玩儿游戏。他让女儿自己安排时间,学习累了可以进行娱乐。稍有闲暇,杨明生还会和女儿一起玩儿游戏。

2003 年,杨玉寅顺利考入安徽大学。“大学既是熔炉也是染缸,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放松,要做好人生规划。”她把父亲的话牢记心中,在大学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本科毕业后又攻读了本校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杨玉寅进入银行工作。但她渐渐发现,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而是想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2019 年,她考入一所职业高校任教。“当老师要有责任感,家长把孩子交到你的手里,你就要想办法把他们带好。”杨明生细细叮嘱女儿。

勇创佳绩,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学生们将杨明生誉为“把化学教到极致的校长,把校长做到极致的化学老师”。在狠抓学校管理的同时,他还一直教授化学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把复杂的原理简单化,把生涩的知识趣味化,上课从来不带课本,不看教案,却能流畅地讲完一节课。学生们都佩服地说:“这老师厉害!”殊不知,杨明生在背后下了苦功夫。每次上课前,他都要先备课,午休躺在床上,脑子里想的还是化学。付出总会有回报,杨明生渐渐成了名师。

多年来,杨明生先后有近 600篇文章及论文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高中数理化》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中学化学》转载。他还有《高中生活,从这里起步》《老杨树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多部专著出版。

杨明生创新开展“一案三式”“一课三备”“一卷三批”“一研三段”等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学质量实现了跳跃式突破。在他的带领下,霍邱一中从一所较为落后的普通中学一跃成为全省知名高中。很多教育机构和学校慕名而来,以百万年薪向杨明生发出工作邀请,但都被他婉言谢绝。“我必须坚守在家乡,这关乎我是背着钱袋子还是情感包袱过完后半生的问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明生用行动践行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话。忙碌的工作让他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2002年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却没有及时治疗。2020 年,病情发展为胸骨后甲状腺滤泡状恶性肿瘤,把气管压迫得直径不到 6 毫米,引起呼吸不畅,危及生命,他才住院进行了手术。手术后,杨明生只在家休息了一周,就又回到学校,继续奋斗在教学岗位上。

2022 年 4 月,霍邱一中因疫情临时封闭管理。为帮学生排解心理压力,杨明生为全校学生上了 7 节“化学与生活”课。他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讲课内容生动有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既缓解了紧张气氛,又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

2023 年高考前夕,杨明生见 5名学生出现了焦虑紧张的情绪,便把他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我买了几种笔,你们分别用它们写一下自己的名字,看哪个写出来更流畅漂亮。”“这个更好用!”“这个写字好看!”见孩子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笔,杨明生又说:“你们感觉哪支笔好用,就拿着它去考试,一定能顺顺利利!”听了校长的话,孩子们高兴地拿着笔走了。杨明生想用最简单的关爱来为学生减压,就像当初他拿着班主任赠予的笔自信地走进考场。

高考成绩出来,霍邱一中再创佳绩。6 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460多名学生被“双一流”院校录取。杨明生任霍邱一中校长的 9 年时间里,先后有 33 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有6868 名学生考入一本院校。

从教 39 年,担任校长 25 年,杨明生在教育科研方面成就突出,荣誉也接踵而来。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中国化学会首届化学基础教育奖,受聘担任中国化学会第 29 届、30 届、31届学科教育委员;现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专家、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在霍邱县,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对这位校长充满尊重和感激。2023 年 7 月,杨明生荣登中国好人榜。

杨明生想把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分享给更多老师,他的著作《我的教育智慧》于 8 月中旬出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在杨明生这棵老杨树的庇护下,一棵棵幼苗定会在祖国大地上更加茁壮成长!

E:424754182@qq.com 付洋
T:010 5102 6331 责任编辑 dm1HV4+SqDoetZGk+YxGuypelHv48Huy8jKiQn3mN03NNRlx+P9qa/0OxDhFPn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