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经常会说这句话,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哪里,又是怎样形成的,却鲜少有人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不仅如此,我们还可能会对个体之间的差异产生严重的误解,继而引发冲突、隔阂与痛苦。
不只是看不懂他人,有时我们甚至连自己也看不清楚:不明白为何总在不快乐、没有成就感的漩涡里徘徊;在感情中一次次地被他人伤害;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内心变得紧张不安;期待被身边的人认可,不自觉地开启讨好模式……还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只是误解。
人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思维、情感与行为之间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人格心理学,这对于自我完善、心理疗愈、理解他人,乃至提升洞察力、实现安全有效社交,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听起来比较晦涩,或许借助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来诠释,会更容易理解一些:人格是由人格面具构成的,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人格面具,以适应不同的情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长就是不断形成人格面具的过程。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人,人格面具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融洽友好的。如果人格面具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当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内心就会产生冲突。
在处理内心冲突的时候,人们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压制、分裂与整合。
压制某一个人格面具,无法让这个面具真正消失,只能把它压到潜意识里,但稍不留神它就会冒出来。由于是无意识的,所以我们很难觉察到。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无法解释自己做出的某些行为?
在正常情况下,不同的人格面具之间是相互关联而又有区别的,这叫作分化。如果把两个人格面具分裂,避免两个面具同时出场,结果你应该能够猜测到,人会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一秒匆忙地作了决定,后一秒就开始反悔。
人格面具多,证明分化得好,但这不是心理健康的唯一标准。除了分化以外,整合也很重要。如果人格面具之间都是疏离的,人格就会支离破碎;如果人格面具之间都是对立的,内心就会不断地产生冲突。所以,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都是对人格面具进行整合。
通过对荣格人格面具理论的了解,我们应当能够领悟到一个真相:人格特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必要排斥或压抑任何一个人格面具,无论它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因为每个面具都有存在的理由,也有适用的情境,懂得恰当地利用,都可以给我们带来益处,这也是人格健全的表现。只有当某一人格面具过于明显或过于固化,无法适应不同的情况,让自己或他人(或两者)难以忍受时,这一人格面具才会成为一种障碍,而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这一倾向。
这就好比,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自恋的人格特质,这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成熟的自恋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无论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内在自我始终都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自恋过了头,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都完美,强迫别人认可自己,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才干与成就,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特殊的,应当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而在这种自大之下,又长期体验着脆弱的低自尊,那么就属于自恋型人格障碍了。
没有人会主动选择人格障碍,它通常都是遗传性和成长经历的混合产物。拒绝接受人格障碍对任何人而言都没有好处,更好地了解人格障碍、接受人格障碍,才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去应对它,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当我们能够剖析自己的人格特质,觉察到令自己或身边人感到困扰的根源,识别出被压抑的人格面具,接纳它们的存在,不再排斥或回避,知晓它只对某些特定的情境作出反应时,可以让我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内心冲突和痛苦,改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获得心智上的成长,实现与自我的和谐相处。
在认识人格、剖析自我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间接地学会洞悉他人,知晓不同人格类型的人思考和处事方式的差异,给予理解与尊重,并根据对方的人格特质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与之更好地相处。
本书中介绍的人格类型,多数都是比较常见的,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瞥见它们的影子。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格特质是不太常见却极具危害性的,之所以要把这部分内容呈现出来,是为了让读者也能够了解、辨识和闪避严重的人格障碍者设下的危险圈套,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近两年网络上曝光的江歌案、翟欣欣骗婚、北大女生遭男友精神控制自杀案等事件,都是值得警醒的前车之鉴。
真心地希望,每一位手捧这本书的读者朋友,都能够学会用不加评判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人格特质,接纳真实的、明亮与阴影共存的自己,尊重并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活出灵动而舒展的人生。正所谓,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2021年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