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共情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能力

说到人类、猴子和老鼠等动物存在疼痛共情,多数人可能尚且能够理解,毕竟都是群居动物,如果不能相互理解,就将无法存活。然而,令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单细胞生物之间也蕴藏着共情的力量,黏菌就是一个代表。

黏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多以细菌为食的。只要有食物,它就可以一直待在原地不动。当食物逐渐减少时,黏菌会意识到这种处境不利于生存,便通过响应一种叫作外激素的化学信号,让单个的细胞集合在一起,组团去寻找食物。这些聚在一起的黏菌细胞,可以在土壤里移动,当整个团队找到了安全的栖息地和充足的食物时,位于细胞团前面的个体就会死去,放弃自己繁衍后代的机会,以保证后面的个体得以存活,延续物种。

这应该算是共情的原始模式了,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共情是生物广泛拥有的一种天赋,其作用是保证种群的延续。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共情,如果没有共情,个体间就无法相互理解,更无法相互寻求支持、帮助、温存与爱。如此,即便是面对同类和至亲,也会漠不关心。

曾有科学家在野生猴子身上进行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将猴子大脑中的杏仁核与新皮层之间的联系切断,而后将其放回到原来的栖息地。没有了能够支持共情的神经回路后,这些猴子无法对其他动物的友善或敌意作出合理的推断。

如果是一只正常的猴子,在看到某些情景时可能会在脑海中产生一些想法,比如:“这只大猩猩看起来有些可怕,不过它的眼神是温和的,也没有向我呲牙,我不用太担心”“那只母猴一直围着我转,它应该是被我吸引了”。然而,做了脑部手术的猴子,完全断绝了之前和家族成员、朋友的关系,它们独自生活,不受善良、忠诚、关爱等由新皮层产生的情绪的影响,只被杏仁核产生的愤怒与恐惧情绪所主宰。

共情有其神经生理的基础,但有一点我们要明晰,大脑不是固定不变的。研究人员利用磁共振成像经过反复验证,最终得出结论:人们的经验、选择和习惯共同塑造了大脑。也就是说,共情有一部分是遗传决定的,但经验、环境和习惯等非遗传因素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体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镜映”,即在镜子里映出一个人的形象。对于婴儿来说,他没有“我”的概念,只能在养育者(通常是父母)的眼睛里去找寻“我是谁”的答案。此时,养育者犹如一面镜子,孩子的自我意象与镜子呈现出的画面往往是一致的。

如果养育者给予的回应是积极的、温暖的、友爱的,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的,他产生共情的神经回路就会被加强。相反,如果养育者总是充满暴力、愤怒或忽视,孩子只能看到一幅扭曲的、不切实际的自我图像。在这样的互动模式中,孩子发出或接收共情的神经通路就会受阻,当他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这个世界总是不能正确地对待或关心他们的感受时,他们就会开始封闭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家对那些受到过虐待的孤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不少孩子长大后并不懂得关心他人,甚至表现出和精神病患者类似的共情缺陷。原因在于,这些孩子从未得到过良好的照料,经常吃不饱,总是被忽视。其中有一些孩子比较幸运,在2岁左右时被收养,得到了养父母温暖、友善的抚育,从而发展出了正常的共情能力。

总而言之,当一个人被共情地对待,被他人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及时地给予回应时,他会觉得自己值得被温柔对待,其共情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当思维脑逐渐掌控情绪脑,他也会想要把自己曾经感受到的信任和爱,再镜映给这个世界和他人。如果没有感受到过被爱、被珍视,就不知道如何来安抚自己、照顾自己。当他人遭受伤害或陷入困境时,更不知道如何去共情对方、安抚对方。

由此不难理解,共情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好事,哪怕是早年受到过忽视,没有感受到爱和关心,也不意味着这一生都无法与自己好好相处,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感到痛苦迷茫时向他人求助,这是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差别。如果被给予共情和正确的指导,在早年阶段情绪匮乏的人,依然有机会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建立连接,重新扩展共情能力。

共情是一种天赋,但也需要通过学习去掌握,它并非一成不变,你浇灌它,它便茁壮,你忽视它,它就萎靡。无论多么痛苦、多么绝望,每个人都有成长和改变的各种可能,都可以经由一段充满共情的关系,加深对自己的感知,加强与他人的连接,安抚受伤的灵魂,重新体验并相信——我值得被重视、被珍惜、被善待。 uld8N3kJtdYe8VF+VOpF9KqrQJJTn4/up80/cuUMoAMGzJi2YVJO91FGcIgbq9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