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情商的核心,是拥有共情力

过去的很多年里,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时,往往会把智商(IQ)作为一个标尺。然而,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人的智力商数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参照元素,它就是情绪商数,也称情商(EQ)。

有些人天生聪颖,可在生活中一事无成,甚至把自己活成了孤家寡人,经济状况也很糟糕;有些人智商突出,却在人际交往方面一塌糊涂,遇到事情时没有任何人愿意帮他。尽管这些人在出身、地位、家境、受教育程度上不尽相同,但他们身上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在情商方面有所欠缺。

很多时候,IQ只能使一个人获得短期的成功,可人生那么长,想做一辈子的赢家,还得修炼情商。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研究,把情商分为五个主要领域: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基石,它能让人及时认识到感受的产生。了解自我的人,往往对生活有着更强的掌控能力;倘若无法注意到自身的真实感受,就只能听命于感受的操控。

情绪管理

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管理好情绪也是一种能力。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遇到积极和消极的情绪,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情绪,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局。沉迷于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结果只能迷失自我,深陷痛苦的泥潭。

自我激励

情绪会影响人的心智,当陷入紧张、焦虑、恐惧中时,人会出现短暂的失忆,心理状况也会受到影响;而积极的情绪能够对人产生引导作用,让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保持热情和乐观。

识别他人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很多时候人们却更偏重用表情、隐喻、动作来表达心情和需要。同理心强的人,可以及时地体会到这种表达,并且做出适当的回应。

人际关系

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技术,掌控他人的情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前提。擅长社交的人,能够很好地捕捉并掌控他人的情绪,受欢迎程度高,领导力和亲和力也比较强。

其实,情商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识别和管理自我情绪,能否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借助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表达。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对他人有没有共情力!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就很容易去指责他人;如果不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无法给予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

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感触:缺少共情力的人,总是喜欢以教导者自居,无论你遭遇什么样的难题,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中,他们全然不顾,只会滔滔不绝地跟你讲道理。面对这样的人,原本想说的话,瞬间就被堵在了喉咙里。如果对方和自己的关系比较亲近,这种做法就更令人感到心寒和痛苦了。

作家粥左罗说过:“大多数情况下,你和你的爱人、同学、朋友、同事,都有类似的知识背景、经验背景,这种东西都有一定的圈层属性。也就是说,这个圈层里的常识性的道理和逻辑,大家都知道,用不着你讲。”是的,道理我们都懂,我们想要的是被人懂。

为什么高情商的人总是受欢迎,走到哪儿都自带光芒?原因就是,在同样的情境下,他们不会去跟你摆道理,而是会共情你的感受:在你悲伤和痛苦时,他会递一张纸巾,给一个拥抱,默默地陪在你身边;在你犯了错误时,他不会指责你粗心大意,而是会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自责,但我们都不是圣人”;在你冲他发脾气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共情你:“对不起,我处理这件事时忽略了你的感受,让你感觉不被重视,我以后会注意的”。

人与人相处,不是各唱一出独角戏,而是彼此之间言语和心灵上的互动。共情是实现互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倾听、理解远比给建议更重要。当人们选择沟通的时候,并不是想要寻找答案,而是想获得情感上的接纳。正如丹麦心理咨询师伊尔斯·桑德在《共情沟通》中所说:“给予一个人足够的倾听、积极关注、共情,他自己会疗愈自己,自己找出办法来。”

我们所感受的世界,都是经过自身系统过滤后的景象,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由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我们与他人之间必然会存在意见分歧。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争论对错除了会伤害感情再无其他意义,真正的高情商行为是先共情、再否定。

比如在职场中,小组同事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而你并不认同。这个时候,不要立刻否定,先对同事的想法表示肯定,指出其优势所在,肯定对方的出发点和动机,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种先肯定、后否定的表达,既让对方感受到了被尊重、被认可,又能顺利传递出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的很多争吵与误会,都是在沟通上出了问题,不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别人的情感与思维。为什么和高情商的人相处起来心不累?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共情,在让自己舒适的前提下,也让别人感到舒适。当我们有意识去培养自己的共情力时,我们都可以成长为一个自带阳光且令人放松的人。 UMXlbq0mLlCeij1vCAX4/zoLcuFXjLnL5WVG0jvrO8E/VUy69SnU9nKzmNKQexT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