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都希望致富,人人都有机会致富。但无论如何,财富都只青睐于那些勤奋和靠自己双手赚钱的人,任何人,想要投机或者利用不干净的手段挣钱,都会受到惩罚。
犹太商人认为,做投机生意,也许开始还能赚得一些钱,可是最后还是亏本的居多。对于犹太人来说,通过不干净的手段获得钱财,是可耻的行为,这样的人,他们多得到一分钱,人格就损失了一分,他们得到了很多的钱财,却失去了人格和信念,最终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对于犹太人来说,最庄严的事是去教堂,然后双手放在旧约圣经上发誓,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是不会撒谎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一点,要赚钱,也要走正道,只有靠自己的双手辛苦赚钱,才会是长久的。
在现代社会,放眼所及,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通过经商、做生意成功获得了财富,他们比其他人生活得更富足,这令我们羡慕不已。于是,就有一些人,为了追求财富和满足物质的欲望,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判断,心生为非作歹的念头,从而造成了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利润并非罪恶。但是,方式必须是合法的。并不是不管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为了获取利润必须走正确的道路。牟利之心是经商或其他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有赚钱的“欲望”。但是,欲望不能只停留在利己的范围内,同时也要有利于他人。
尼采说,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能够控制欲望而不被欲望征服的人,无疑是个智者。被欲望控制的人,在失去理智的同时,往往会葬送自己。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一天傍晚,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僧人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便拉住那个僧人问道:“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却忽然发现了一坛子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说:“这僧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
僧人说:“还是不要去了,这东西会吃人的。”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黄金在哪里吧。”
僧人告诉了他们具体的地点,两个人跑进树林,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黄金。好大的一坛子黄金!
其中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天黑再往回运吧。这样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等半夜时再把黄金运回去。”
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去了。
留下的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那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那么,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
回去的那个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那么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当场毙命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的疼,这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前,他想起了僧人的话:“僧人的话真是应验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明白呢?”
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甚至使最好的朋友都能反目成仇。贪字头上一把刀,一旦人的内心被贪欲所吞蚀,那他必将被其毒害……人生如同一条河流,有其源头,有其流程,当然也有其终点,而不管流程有多长,有多短,终究都会到达终点,流入海洋。那么在我们活着时,有什么欲望是一定非要满足不可的呢?
在生活中,为了生存,人们千方百计去挣钱。有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有的出卖自己的知识,有的出卖自己的智慧,有的出卖自己掌握的信息。然而,金钱只有在消费它的时候,才能体现到它的价值。放在家中,只是一堆废纸,比废纸更让我们劳心费力;存在银行,只是一个数字,并不比一个普通数字更能带来乐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在任何时候,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想赚钱的人必须确定自己的着眼点,凭自己的力量去获取,这会让钱来得令人心安理得些。这是犹太商人重要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