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写给小孩看的寓言读来让大人惊心动魄:
有两只小狗,同时发现了一块饼,谁独吞都是不被对方允许的,分食又怕不公、不均。它们互不信任,互不放心。碰巧来了一条大狗,两条小狗便求助于这条大狗。大狗似乎有足够的实力和权威做它们的仲裁者。但这条大狗的仲裁方式却十分奇特:它将饼从中间大咬一口,大部分饼便被它吞入肚中——那块饼被分开了。两条小狗对这一分配十分不满。然而,它们并不是为大狗的无耻侵吞而愤怒,而是因为分成两块的饼大小不等。它们谁也不愿得到小的,争执、怨气由此而生。它们仍求助于大狗来解决这一问题。大狗故伎重施,将那块大些的饼咬了一口,以向小块看齐。然而,效果没有达到:那块本来大些的饼变成了小块,而原来的小块反倒变成了大块。两只小狗再次聒噪起来,仍抱怨不平均。大狗便再次将那块已显得略大些的饼咬下一块。然而,这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均仍未出现,小狗们仍有怨言。于是,这条大狗便十分忙碌地为保障公平或制造平均而操劳着。它的方式仍是一以贯之:用嘴侵吞。最后,两块饼被它修理成小得不能再分的两小块。平均似乎出现了:两块饼已无明显的差别。两条小狗欣然接受了这种结果,各自满意地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小块。但真正的结果是:大部分乃至几乎整块饼都被这条大狗吞下了肚。它不劳而获,还在两条小狗的哀求声中赢得了仲裁者的体面和尊严,同时似乎也体现了它的智慧和权威,成就感、收获的满足感和“创造”的快感亦尽在其中矣。而两条小狗似乎也满足了:它们之间是公平的、平等的。
这则寓言是写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幼童看的,但我觉得它的读者群只能是大人。孩子们能领会多少其中的寓意?
这个故事的确耐人寻味。它或许表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公平或平均的原则和方式。历史上,保障公正、体现平均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这则寓言里的方式。
(作于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