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武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武术这个说法或名词恐怕起于现代。或者说这个名称的确立(学术命名)是很近的事。在岭南与海外华人世界,更流行的恐怕还是“功夫”一词。在中国,更早的时候,通行的说法可能是“武艺”一词。什么“武艺高强”之类的说法在古典小说里比比皆是。还有“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之类,将文武技能或才能并列看作一种技艺。所谓“武艺”就是一种技艺或技术。“武术”一词也是这个意思。“艺”与“术”有何分别?在现代汉语里二者已经合二为一,成了一个新词了——“艺术”。英语对应“武术”的单词“martial art”,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现代描述“武术”的中英文词汇意思还是比较接近的。不过,这恐怕是受中文影响的缘故。现代全球武术的流行应该归功于中国或中国武术;武术的概念、理论、文化和整套的技艺也基本上是从中国输出的。如果说现代武术源于中国,这应该是一个事实,一如说现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一样。

那么,中国武术全球传播之前,武术是否是一种普遍的全球现象?武术是否究竟诞生于中国呢?或者说,武术是否曾经是中国独有的?是不是我们老祖宗的独家发明——中国首创?国外曾经有没有各自的武术体系?中国武术是否源自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或是像少林僧附会的那样,为“达摩老祖”所创、所传?一般意义上的军事技能能否与现今的武术画等号?如果武术如同诗歌、绘画、音乐之类的文化现象一样,根本不是某个人或某群人的独家发明,而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那么是否有系统性、丰富性和发展水平的差别与高下之分?

尽管后现代的“文化相对论”曾经流行一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同文化的各种文化现象或形式,如诗歌、小说、绘画、音乐、哲学、科学之类的确应该有差别或水平的高下。现代世界已经朝着一体化、全球化方向高速、高度发展,但各方面的文化差别仍然存在,各种鸿沟依然难以消除,更何况古代。即便说是曾经高度发展、罕有其匹的中华古典文化,依然被西方讥为缺乏哲学、没有科学呢,更何况其他文化。中国古代有无哲学与科学,与本文的主旨无关,这里不展开讨论。不过,本人认为中国古代是有哲学的,只是与西方的哲学有着较大的差异。西方对此不了解,因而造成误解。至于科学,中国古代也应该是有的,只是没有发展成现代西方庞大的理论体系,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古代的所谓“科学”无疑是与西方现代科学不可同日而语的,但与西方古代的“科学”相比,绝不会差。总之,古代中国文化不弱于任何同时代的文化,甚至一直是遥遥领先的。别人有的东西,我们差不多都有;我们有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有。武术,我们不能说是中国独有的,但中国武术在世界上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是外国赶超的对象,就像今天全世界学习西方的科学一样。

毫无疑问,现代科学产生于西方,这也是谁都抹煞不了的事实。中国人对此是承认的,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的。但有人借此矮化中华文化的伟大或抹煞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不对的。当然,有中国人将现代社会的种种恶相归罪于现代科学并借机贬低或否定西方文化,恐怕也难以服人。但愿这不是一种民族主义的表征。不过,西方学界基本上将哲学和科学视为西方独有的,现在全球流行的科学与哲学也主要是西方的东西。如果认为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科学就是西方科学的话,无疑是一种偏见,同时是一种逻辑的陷阱。任何对中华文化比较了解的人都认为这种观念不值一驳,当然也不至于落入这种逻辑陷阱。

不过,相对而言,即便是中国人也普遍认为中国曾经弱的是科学,并以此为憾。至于哲学,似乎中国并不贫困于此。武术之于西方和外国,大约类似于西方科学之于中国。西方,乃至于整个中华文化圈之外的世界,应该是没有中国人所创造出来的武术的,有一些皮毛的相类的东西,但真不足以配得上武术或功夫一词。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武术传入外国之前,除了军旅和军事的训练,外国没有流行类似于中国民间盛行的武术。不得不说的是,军事训练的搏击、刺杀、格斗手段不能等同于中国人所说的武术。武术有军事技术,但要高于古代一般意义上的军事技术。军事格斗、刺杀之类的技术应该属于低级的武术,或曰武术之皮毛、表象。

相比较科学与哲学渊源的问题,武术的诞生与传播也同此理。不过,将武术现象与哲学、科学相比略显学究气,不如将其与世界饮食文化相比。毕竟,武术是大众文化现象,还不同于科学和哲学这类高端的文化形式和十足的学术体系。中国武术有点像中国烹饪术或中餐的地位,而外国餐或外国的烹饪术有点类似世界各国那些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格斗、搏击之术,如拳击之类。西餐、印度餐之类相比较中餐不论是烹调艺术还是花色品种,都相差太远。中餐或中餐的烹调艺术不仅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几乎将全世界的餐饮种类相加尚不足以达到中餐品种的半数,而且中餐里面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该说古代的中国人对食品的探索是最系统、最领先的,相关的农业也最发达,或者说种植技术也最发达。中华武术至少也具有如此广度与深度,也应该享有如此地位。应该说,中国人在武术方面的探索、发现和积累,无论是系统性还是深度和广度,都是登峰造极的。中国武术的伟大与创造应该高于中国餐饮文化,而且作用更积极。

其实,功夫或武术的发明权之争是个伪命题。不可能有人能包办,也不会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独家创造了所谓的武术。任何国家或人民都有自己的“武术”,只是复杂性、系统性或水平不同而已,就像饮食或烹饪技术,人人都有,人人都会,各国都有自己的系统,但又有着水平的差异。中国饮食或烹调术的创造性和系统性独一无二,其他国家无法可比,武术也是一个道理。外国的武术与烹调技艺一样,虽然比不上中国,但不会是没有。人家甚至也有人家的风格,并不会为你所消除。

民国时,武术曾被国人和政府视为国技,被称为“国术”,意为中国独有,乃国粹也。在更早的时候,国人更不觉得外国有什么武术,外国人似乎也不认为他们有与中国武术同类的东西。义和团的时候,武术还被迷信为能破洋人的洋枪洋炮呢。正规的军队和军事技能没法抵抗西方的洋枪洋炮,武术的光辉似乎显得越发耀眼。以武术对抗西方的军工科技、以血肉之躯抗衡洋枪洋炮当然是笑话,同时也是悲剧。这不是武术的笑话,也不是武术不合时宜,而且当政者的愚蠢和无能。但这也恰恰证明了中国武术之独一无二性,练武者从个体的角度身怀绝技也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将其神话,或练武的过程中混合了神秘的内容固然不好,但无疑,中国武术自有其神奇之处。这是一般的搏击之术所不具备的。

无疑,拳击之类与中国武术乃两种概念,不可同日而语。日本的柔道、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之类,更是中国武术的变种,且不足以表现中国武术的万一。现在竟将这些玩意儿,连同什么泰拳、拳击之类提升至与中华武术同等的地步,是一种误会,是对武术的降格或贬低。中国人也搞出一个散手什么的与之一较短长,是自我贬低的表现。散手岂能涵盖中国武术?甚至,散手岂能代表中国武术?或许,散手与拳击、泰拳、空手道、柔道、跆拳道之类相似,是一个类型的东西,也是武术比较外在且狭窄的体现,但都不足以体现武术之博大精深。以这种方式,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或向世界推广,有点像削足适履,带着镣铐跳舞,太难为中国武术了。中国的武术没法尽显神韵和其强大的威力。你如果不能推广你的文化,你的武术并不能让人接纳。

当然,说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之源的说法也站不住脚,说达摩老祖创造少林武术也是杜撰。这种说法中国人没几个信的,现在连佛门弟子,包括武僧也不一定当回事。目前力推这种观点的反倒是印度人,而且他们推销的是武术源于印度说。也就是说,目前主要是印度人支持武术源于印度说。他们借中国人达摩老祖创立武术的传说,将武术的发明权揽在自己怀中。他们的理由就是流传于中国的那个传说。这个传说由于缺乏可信度,大部分中国人姑妄听之,也任人传之、说之,学术界、武术界是心中有数的。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些印度学者、知识人士对此说满当回事,不仅自己深信不疑,还怕中国人不信,卖力地向全球推销此说的同时,又回头来对我们进行说服工作了。这对于他们似乎是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不亚于佛教对中国的征服。其实,连大部分印度人都不知道印度是武术的故乡这种传说呢,印度国内很少有人听过这类说法。也就是那些来过中国,尤其是去过少林寺的印度朋友在中国才听说武术是印度人的发明的说法。

一些印度朋友在中国人的配合下,在中国的土地上完成了武术属于印度的伟大发现。有趣的是,这种观点也只有在中国才有市场,中国人才是最大的买方。因为这种观点几乎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只是我们原来说武术是达摩老祖的创造,而印度朋友却直接将达摩老祖代换成了印度,达摩老祖被丢在了一边。有个别印度朋友不仅致力于在印度为达摩老祖寻根问祖,还在卖力地挖掘印度武术在其故土的蛛丝马迹。而在印度,我却没有听到一个人说武术是印度的创造发明,更没有听说过中国武术是印度人教的。相反,人们对中国武术非常敬仰。

还有,印度人也不知道达摩老祖是谁、仙乡何处。历史上,也只有中文文献中有关于他的家乡在“南天竺”的零星记载。印度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历史记录,也无任何关于他的传说,更无一星半点的历史遗迹。

有选择地收集对自己立论或立场有利的资料或所谓证据,偏听偏信,不仅是学术的大忌,也是新闻报道的大忌。没想到在有些印度朋友那里,道听途说也成为历史,也会成为学术。我们一些印度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中国历史记录的详细和可靠度,不知道中国史学的严谨和规范,也不知道如何甄别某些材料的可靠性。信仰与历史的真实不是一回事,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不过,达摩老祖的武功是来自印度呢,还是他自己在华期间的自创?这个问题在中国似乎没人关心。主张达摩老祖创造少林武术的人对此也一直没搞清楚。实际上,对于那些虔信者来说,一个潜在的理由是:达摩老祖神通广大,已经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几乎无所不能,武术那点东西对于他来说还不是雕虫小技。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达摩老祖创造少林武术就好理解了,关于他的武术是自创还是在印度跟别人学的也根本不是个问题。

不过,正如前面所言,印度人倾向于菩提达摩带来了印度的武术。某位印度朋友还煞有介事地即兴向我们论证菩提达摩来自于一个尚武的南印度部落,尽管他所说的那个部落进入历史视野的年代与菩提达摩所处的时代有点儿对不上号。而有的印度朋友则语焉不详,似乎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想好。奇怪的是,如果印度是武术的故乡,别的来华印度僧人也应该能够传个三招两式的,也好让他们的中国门人发扬光大。如此,中国武术就不会让少林寺一家佛教禅院专美了。怎么就达摩老祖一人传了武功呢?还有,印度人如有武术,为什么只在中国生根发芽,而非像佛教一样在周边开花结果?泰国也有著名的泰拳,还有来自于印度的佛教。但泰拳怎么没有被传为印度的遗产?当然,更大的问题是,印度本土怎么没有武术的流行与兴盛呢?现在流行全球的武术,哪种不是对中国武术的模仿?就我所见,当今的印度武术也不例外。

中国文化中,武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无论是整体的还是个体的,都有雄厚的积淀。无论是搏击、骑马射箭和对战略战术的研究,中国人都有悠久的传统。中国武术的发展堪称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中国武术堪称人类搏击技巧之集大成者,这是中国人智慧与尚武精神的结晶。当然,中国人对战争与和平,对战略战术的研究,战争实践和军队的组织、训练,以及战斗力方面,也有着丰富的成果,或展示了令人震撼的实力。一部《孙子兵法》至今尚无出其右者。中华武术只能是中华文化的土特产,而非舶来品。印度文化不可能出产这类武术。相反,印度的当代武术可能完全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武术的军事意义或军事用途在降低,但武术在今天也没有过时。因为中华武术或者说功夫主要是一种民间文化,而非军旅或军事所专有。武术首先与武有关,但光有武没有文不是中国武术,只有军事应用而没有民间习练也不是中国武术。中国武术究其根本是一种文化。武术首先体现一种精神气质,然后是一种哲学态度,一种世界观或宇宙观,然后是一种人生观、人类观,最后才是一种技艺,一种谋生或格斗搏杀的技艺。它绝非简单的自卫、搏击、格斗的技艺或杀人的手段。功夫的概念大约能够很好地涵盖这些理念。所以功夫概念可能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武术。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似乎也凸显了中国武术的丰富内涵和文化意蕴,堪称中国文化最杰出的代表,让人感动。它同时也强调了中国武术是一种功夫——中国的功夫,是文化和武力相加的功夫,是独一无二的。《功夫熊猫》是对中国功夫、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武文化)的礼赞、致敬和高明的诠释。

应该说,国外的那些武术与中国功夫或中国武术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外国应该从来没能得中国武术之真传。学中国武术,而没能学到中华武术文化或武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学不到上乘的、真正的武术的。登上舞台和比赛台的那些武术绝不是上乘之武术或武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术还没有走出中国,或者说外国人还没能掌握真正高端的武术。真正的武术仍在中国,但愿我们能够保留并延续中国武术的血脉。

中华武术就其精神实质和目的在于以暴止暴,以斗止斗,以战制战,而非以暴易暴,为斗而斗,以战为乐。中国功夫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或许比儒家的东西更重要,代表着侠义。它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或理论的,还有行动的、实践的、实效的。那种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替天行道、打抱不平的理念和行为,那种崇高的境界不仅仅是为了反抗、防御、自卫,而且有非常高级的道德境界和政治诉求。

中国人是尚武的,但更崇文。中国武术首先是一种文化。中华文化中武文化是相当发达的,大多数朝代的执政者也可谓一直文武并重。中国古代的军队战斗力一直是相当强的,无论在战略、战术,还是军队的建设、训练和单兵的战斗能力及格斗技巧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上升到了相当的理论高度。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相当发达,水平也相当高。中华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其实与中国军人作战能力和格斗技巧有着必然的联系。总的说来,中国人也富有尚武传统和抵御外侮的能力。而且,中国历史上军事家或出色的将领也层出不穷。为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这些军事家或将领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历史地位不应该比中国历史上那些文化巨匠低,历史贡献也不应该比那些文化巨匠小。汉唐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最具有开拓精神的时代,尚武是士人必备的一种品质,军功也是人生的至高目标之一。东汉班超的投笔从戎经历和初唐诗人杨炯的名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便是真实的写照。但是,到了宋代,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难得保留下来的尚武精神被窒息了,崇尚军功、重视武备的传统遭到了破坏。不过,在中国历史上,民间练武的传统一直很强。今天我们所说的武术或功夫就主要出自民间,因此之故中国武术或中国功夫也根植于民间文化的土壤。

如果说武术与军旅和军事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从功夫的角度理解它则会发现其所具有的更多的民间成分和色彩。功夫的理念和操作应该起于民间。从某种程度上功夫盛行于民间是一种无奈,官方组织化的形式很少有。军事训练也只是初级的武术。功夫、侠士与军事技能和士兵、武士是不同的东西。这些与武文化、武事、武备相关联,但属于不同的侧面。官方、官府从来不鼓励民间练武,更不可能对其组织起来,否则政权会掌握在这样一群职业武士之手。但中国既无职业化的武士群体,也鲜有武术高手自己的组织。民间练武都是私下偷偷摸摸地进行,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统治者最怕的是这些民间武术家。武林的概念充分地说明了武术家民间和在野的身份及地下状态。

所谓武士是国外的说法,指的是一种职业,一种以杀人为业的暴力群体。中国应该没有武士的概念,只有兵的概念。这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或群体。或许武士与兵并不相同,当然武士与中国的侠士或侠客的概念也不同。中国流行的是侠客的观念或概念。侠客受人尊敬,更恰当地说是受人崇敬。中国轻武士,将其目为武人,根本不值一提;而重侠士、义士。侠士、义士的出现是一种道德的选择,以其德和道义高人一等而被尊为侠士和义士。这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他定义”的高尚群体。来自民间的敬仰也是一种自觉的选择,也是基于道义或道德的基础。

武术是中华文化中最独特的一朵奇葩,也是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它代表正义、正气、勇敢、抗争、自尊、自卫、文明、理智、健康和抗暴,而不是暴力、鲁莽、杀伐、欺凌、侵略和野蛮。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国文化生机盎然,很大程度上也仰仗了中国武文化和中国武术。

(作于2014年) T6EGm/Q934/rsBOtfsfMX5d+fZITKuLx50xeEdNHBgdudWxjc29z5stBg0GMdXV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