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而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跨越与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能否坚持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的前途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争议、分歧都同深化所有制改革有关。一种观点认为,公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无法相容,中国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私有化。另一种观点担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来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可能被动摇,主张限制非公经济的发展。上述两种观点都脱离了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偏差上。正确认识基本经济制度,事关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1.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经济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就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私营企业已经彻底消亡,全国只剩下15万个城镇个体劳动者。1978年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率先为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打开了缺口,紧接着城市开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应该说,中国发展多种非公有经济的初始阶段特征是在国家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的条件下,未被计划经济动用的资源(在当时数量是相当大的)被自发地用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此,非公有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当迅速。到1997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总数已达96万户,比1989年增长了近10倍,截至2007年底,私营企业总数已经超过了550万户,又比1997年增长了5.5倍多。 目前,私营企业进入了一个提升发展的新阶段。不仅私营企业的户数、注册资金以及从业人员等稳步增加,而且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私营经济部门已经成为非国有经济的最大部分。私营经济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其产业结构也更加合理,表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

其次,乡镇企业的民营化发展。农村改革不仅产生了家庭承包制,还产生了乡镇企业。有的地区的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企业(如温州),也有最初以集体经济为主建立的企业(如苏南)。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几乎所有乡镇企业都通过改制实现了民营化。

再次,外资和港澳台资本的进入及其发展。境外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探、90年代快速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战略调整的过程。外资来源从中国港澳台到美国、欧盟、日本等,呈现来源结构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利用外资的结构逐渐优化,利用外资的方式不断创新。在投资的产业领域由主要投资于工业逐步向服务业和农业领域扩大。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促进了其对中国的技术扩散,提高了相关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推动了中国国内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同时,外资进入推动了中国出口结构的改善,带动了国内关键领域和配套产业生产能力的形成。

最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必然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其方向是根据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程度和国有企业的规模抓大放小,推动国有资本向国民经济命脉领域重要行业集中和流动,按照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来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过程是同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进行的。一方面,国有经济从国民经济非命脉领域各行业退出,相应就有一批国有企业股份化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另一方面,国有经济控制的国民经济命脉领域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除极少数行业实行国有独资经营以外,大多数行业由国有经济控股,其他非国有资本可以参股。特别是在明确股份制可以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后,大批国有企业改制为包含私人资本(外资)的股份制企业,其中一部分国有企业上市成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随着改革的深入,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得到彰显,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也不断深化。公有制经济不再只是指公有制企业,而是指公有资本,包括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相应的,公有制为主体,也不再是指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为主体,而是指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按此科学规定,现在虽然公有经济占总产值比例不断下降,非公有经济的比例快速增长,非公有企业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公有资本仍然保持着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2. 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经济制度,特别是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这一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它源于改革开放实践,又推动改革开放实践,是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具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由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马克思说:“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经历了相当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懈探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出了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开始进入对基本经济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索的阶段。

实际上,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过程就是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二者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基本经济制度理论认识演进归纳为不断递进的“三个深化”。

一是非公有制经济由“恢复和发展”到“有益补充”的深化。

197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召开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提出“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国务院批转《关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的报告》,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的必要补充”。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长时期还需要各种经济形式同时并存”。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中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二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是“必要和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深化。

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了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不仅要有量的优势,同时还要有质的提高,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力上。由此,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基本经济制度”概念,第一次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了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第二款明确提出:“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宪法第一次肯定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三是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毫不动摇”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两个都是”的深化。

2002年,十六大首次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概念,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要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2007年十七大报告在重申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还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亮点。

2012年,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实际上,十八大首次提出了“三个平等”的思想。

2014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新突破:不仅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而且首次提出“两个都是”,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还强调“三个公平”,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提出“两个不可侵犯”,即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些新的突破从制度和环境方面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和完善。

概括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体现了以下四个维度的特质。

第一个维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统一的整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为依据的。社会主义社会相比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更优越、更进步,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偏离社会主义。

第二个维度:明确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各个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主要表现。

第三个维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构建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和环境中展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公有制经济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平等竞争的关系。

第四个维度: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载体。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既要着力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又要保持国有经济的数量比重,以确保国有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相当程度上也决定着非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布局与结构优化调整中的职能、价值与作用。因此,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够相辅相成地推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这是国有经济在经济转型特定时期的重要历史使命。

因此,从本质上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地探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历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历程。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07AwNBki7Np3uKGKtBliurtCEqqrbGTr5P418K5mhkdvuJA+NmV2zBg3AgsmvB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