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广陵国墓葬出土漆器工艺

本节从漆器胎素工艺、彩绘工艺、针划工艺、釦镶工艺、金属饰件的巧妙组装及其他工艺诸方面,逐一剖析广陵国墓葬出土漆器的制作工艺。

一、胎素工艺

扬州地区汉墓出土漆器的胎素,以木胎为多,有夹纻胎 [1] ,有少量竹胎、陶胎,还有以铜胎与木胎、皮胎与木胎结合成型的。木胎又有斫木胎、卷木胎、雕木胎、木板拼合胎等多种。斫木胎主要见于盘、盆、耳杯等,耳杯常大小成套,最大的耳杯口径接近30厘米。将木料劈成薄片、卷折胶合成型的卷木胎,又称“薄木胎”,《髤饰录》记作“屈木”,见于圆形器皿奁、卮、樽等,最见扬州汉代漆器胎质特色;木板拼合胎见于方形器皿笥、案等;夹纻胎见于盘、奁、卮等,夹纻胎母奁内往往套入夹纻胎圆形、椭圆形、马蹄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子奁三、五、七、九个不等。又有斫木胎母奁,奁内不置子奁,却别出心裁地挖出方形、圆形、椭圆形、马蹄形间隔,以分置梳篦、脂粉等化妆用具。如宝应县天平乡前走马墩西汉墓出土的“木胎漆耳杯盒”,盒内挖出不同形状的间隔,套装大、中、小耳杯各10件并漆盘5件,藏于宝应县图书馆。又有象生型漆器,模仿或截取动物形象造型,如邗江区西湖胡场14号汉墓出土的“鸭形髹漆木勺”,斫木为胎,勺柄雕刻为鸭头,勺口银釦,勺体外壁褐漆地上朱绘鸭羽与鸭蹼,内壁朱漆地上黑绘云纹,是实用与装饰结合的成功范例(图1.3)。邗江区西湖胡场15号汉墓也有鸭形漆勺出土。邗江区姚庄汉墓出土的漆器,有薄木胎、夹纻胎和厚木胎;

图1.3:[西汉]斫木胎鸭头形银釦彩绘漆勺,邗江西湖胡场14号墓出土,选自傅举有编《中国漆器全集·汉》

邗江区西湖胡场5号墓出土“竹胎漆圆奁”、“夹纻胎漆圆奁”并顶端装有圆木片的“皮胎漆箭箙”2件;邗江区甘泉山2号刘荆墓出土“方形九子漆奁”,奁身薄木胎,子奁底部以薄铜皮为胎。镂雕木胎仅见一例:邗江区姚庄汉墓出土的“镂雕木胎漆面罩”,顶板正中镂雕为蟠龙,桥板前伸部分镂雕一只孔雀。

二、彩绘工艺

扬州汉墓出土漆器上的彩绘,有单色绘,有多色绘。单色绘多见于耳杯、碗等;多色绘多见于面罩、漆案和漆奁等,往往以赭色、酱紫等为漆地,用朱红、土黄、金、银、黑、灰绿、灰蓝、乳白等漆色描绘,色调温暖,线描飞扬灵动,充溢着汉代工匠的生命活力。邗江区西湖胡场1号墓出土漆案四件,其中两件以红漆髹为案心,用金粉、银粉、黑漆和少许灰绿绘云纹,围以几何纹,外围以黑漆髹为案边,用红、赭、土黄、灰绿绘云气和鸟兽;邗江区西湖胡场5号墓出土的“皮胎漆箭箙”,红地上点黑漆,黑点上再施金粉;扬州东风砖瓦厂汉墓亦出土用金银色漆与彩色漆描绘云纹的漆器;仪征市烟袋山汉墓出土的“木胎大漆笥”,笥盖用金色漆描绘翔龙遨游于云气之间 ;高邮市天山湖西西汉刘胥墓出土“木胎三足漆奁”残片,从腐烂的木胎断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面漆下沉伏着游丝般的漆绘,可见漆工选用了比较透明的原料漆;邗江区杨庙乡杨庙村王庙西汉墓出土的“彩绘水草鱼鹭纹木胎漆匜”,更是少见的彩绘漆器精品(彩图3)。扬州汉墓漆器上还出现了外地少见的粉彩工艺。《髤饰录》记,“又有各色干著者,不浮光”,扬明注,“又干著,先漆象而后傅色料,比湿漆设色则殊雅也” 。邗江区西湖胡场西汉墓出土的“木胎粉彩漆杖”、“木胎粉彩漆面罩”,在漆面擦以朱、黄、白、绿等矿物颜料,局部以墨渲染;邗江区姚庄汉墓出土的“木胎镂雕漆面罩”,粉彩上以墨勾边并绘云气纹。中国干设色工艺的源头,竟然是在西汉。

三、针划工艺

扬州汉墓出土的漆器上,针划工艺极为常见,针划漆器的数量约占扬州汉墓出土漆器总量的10%,夹纻胎漆壶、盘、卮、勺、耳杯外壁多用针划图案装饰。邗江区姚庄汉墓女棺内出土的“夹纻胎漆壶”,口径4.2厘米、腹径8厘米、底径4.5厘米,在通高仅6.9厘米的外壁,针划连续云勾纹、菱形纹、锯齿纹等九条饰带,细若游丝,繁而不乱。同墓出土六件漆盘上,针划云气纹和鸟兽,并在鸟兽的口、眼、爪、尾填以彩漆,增添了花纹的色彩感和层次感。邗江区西湖胡场1号墓出土的“戗彩漆木勺”,髹酱褐色漆,内壁针刻凤鸟纹,填红漆,灵动飘逸(彩图5);同地2号墓出土漆耳杯两件,两耳针划几何纹,杯内底针划星云纹;同地15号墓出土“针划木胎漆卮杯”。邗江区甘泉乡姚湾村秦庄西汉墓、邗江区西湖蜀岗村西汉墓、扬州东风砖瓦厂汉墓各出土有针划为纹的漆耳杯等。

四、贴金银片

贴金银片的漆器集中出土在汉代广陵国辖区,如姚庄汉墓、西湖胡场汉墓、妾莫书汉墓、安徽天长汉墓等,杨庙乡仓颉村西汉墓、姚庄汉墓出土漆器上表现最为集中和突出,金银片除贴饰为鸟兽、神禽、羽人以外,还贴饰为墓主日常生活和山川景色。

邗江区杨庙乡仓颉村西汉墓一次出土金属釦加贴金银片再镶嵌珠宝的漆器20余件,漆奁上贴饰金银片达数百片,贴饰精美,令人称绝(彩图4)。邗江区姚庄101号汉墓出土“银釦嵌玛瑙七子漆奁”、“银釦小漆奁”数件。“银釦嵌玛瑙七子漆奁”,母奁通高14.5厘米,底、腰、口和盖之顶、腰、口各镶银箍三道,将奁外壁和盖外壁各分割为两个装饰带,上下围以二方连续图案。奁外壁宽仅2厘米许的环形饰带上,用金银片贴饰车马出行及主人狩猎、斗牛、鼓瑟、博弈、交谈、祝祷等数十个场面,金银片上再以黑漆勾描,展开了彼时生活的长卷,如《车马出行图》用金片贴为山峦起伏,云涛汹涌,车马奔驰,驭者扬鞭策马,主人安祥闲逸的神态跃然奁上;《鼓瑟图》用金片贴一人跽坐于地,瑟置腿上,边弹边唱,对面三人侧耳聆听,中间一人拍手叫好,宾主呼应,主题突出;《博弈图》,用金片贴为二人对面席地而坐,中间案上有博局、投箸板和盛箸器具,一人埋头专注于投箸,一人高举双手,不胜惊讶;《骑射图》,用金片贴为飞奔的两骑,两骑中有猛兽前扑,射手反身搭箭射向猛兽,后骑射手则从背面发射,座下马腿飞张,马尾高扬,场面惊险,动感强烈,盖顶以金银片贴为羽人跽坐、操琴、骑狼等场面,内底以金银片贴为鸟兽,小幅画面以山峦隔开又以飞鸟连成一气,空隙间用红漆绘以云纹,辉煌富丽,金片上再以黑漆勾描,下笔爽健有力,笔不周而意周。邗江区胡场14号汉墓出土“金银片贴饰漆奁”上,用金银片贴出《马戏图》:两匹骏马扬蹄奔驰,骑士双手撑鞍倒立,真如列御寇乘奔御风般地轻快!

汉昭帝始元年间(前86年—前80年)桓宽记,“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锺;中者舒玉纻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贾贱而用不殊”,“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可见作为两汉时髦用具的漆器,当时制作成本极其高昂,仅限王室贵胄与富商等使用。汉代广陵国漆器上贴饰金银片的工艺,成为唐代金银平脱漆器的先声。所不同者,汉代漆工还没有充分把握磨显工艺,往往趁漆湿将金银片花纹贴附于漆面,不再髹漆研磨;唐代漆工熟练地把握了制漆、磨显、推光等工艺,在漆胎上贴饰金银片以后,髹推光漆待干固将金银片磨显出漆面并且推光。

五、金属附件

《说文·金部》:“釦,金饰器口。”汉代人在漆器的口、腰、底和器盖的口、腰、顶箍以金属圈,以增加美观并起加固胎骨、防止碰坏的作用。扬州汉墓出土漆器上,银釦、铜釦十分常见,甚至加贴金银片再镶嵌珠宝。金属釦贴饰金银片再镶嵌珠宝的华贵漆器,集中出土于汉代广陵国辖区,姚庄汉墓、西湖胡场汉墓、妾莫书汉墓、安徽天长汉墓等各出土有此类工艺装饰的漆器。

邗江区姚庄汉墓出土大批金属釦加贴金银片再镶嵌珠宝的漆器。如“银釦嵌玛瑙七子漆奁”,盖顶、盖壁、奁壁各嵌银箍三道,盖顶正中嵌银质柿蒂,金银贴饰、漆绘、嵌宝错施,精能之至!七子漆奁外顶六出银柿蒂,中心嵌一颗直径约1.8厘米的红玛瑙,每瓣柿蒂各嵌一颗鸡心形红玛瑙,玛瑙底面涂以朱漆,正面看上去更加红艳;不少器皿内部亦施以金银片贴饰加彩绘。邗江区西湖胡场1、2、5、14号墓各出土以金银片贴饰为鸟兽的漆奁(图1.4)或漆奁残片;胡场5号汉墓出土的“双层漆笥”,顶四壁与底四壁各箍有铜釦,盖内壁也镶有铜釦内框,盖顶嵌四页铜质柿蒂。安徽天长西汉时属于广陵国辖区,天长西汉墓葬出土了大量银釦贴饰金银片的漆奁、漆盒等,其造型、釦镶工艺与漆绘均与扬州汉墓出土的釦镶漆器相同(图1.5)。邗江区妾莫书汉墓也出土有多件鎏金铜釦、银釦、金银片贴饰的罐、耳杯、盒等漆器 。邗江区甘泉乡姚湾村秦庄西汉墓出土有银釦漆碗。

图1.4:[西汉]夹纻胎银釦贴金银片彩绘鸟兽云气纹五子漆奁,邗江区西湖胡场14号墓出土,选自《中华文化画报》

图1.5:[西汉]鎏金铜釦贴金片彩绘鸟兽云气纹漆奁,选自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器》

图1.6:[西汉]鎏金铜釦双耳彩绘漆耳杯,邗江区西湖胡场20号墓出土,选自扬州博物馆编《汉广陵漆器》

金属釦以外,扬州汉墓出土漆器往往巧妙组装金属附件。高邮市天山西汉刘胥墓、邗江区郭庄汉墓出土漆棺的底部各安有六只、四只铜轮盘以推动漆棺滑行。各墓漆面罩上往往镶嵌铜环,樽、奁往往巧用金属饰件如钮、环、足等,漆樽往往再附有三只铸为兽面的铜足。如邗江区西湖胡场20号西汉墓出土的“彩绘漆耳杯”镶有鎏金铜釦双耳(图1.6);邗江区西湖胡场14号西汉墓出土的“夹纻胎漆卮”,腹部镶有铜鋬(图1.7);邗江区姚庄西汉墓出土的“镂雕漆面罩”四角饰鎏金铜柿蒂,钉铜乳钉;姚庄西汉墓出土的“彩绘漆面罩”,外壁饰四瓣鎏金铜柿蒂,盝顶四角和顶面一围饰鎏金铜乳钉,左右立板外壁各饰铜质铺首一枚,后立板长方形气孔上以铜乳钉钉为网状铜格板,上内壁及左右内壁各嵌直径9厘米的铜镜一面;仪征市龙河乡双坛村西汉墓出土“带铜座四托漆耳杯”,可见此器不单为饮酒,而有祭祀礼器的性质(图1.8);邗江区甘泉乡姚湾村秦庄西汉墓也有镶鎏金铜釦双耳的漆耳杯出土。高邮市天山刘胥墓出土漆奁上,三铜足铸成憨态可掬的小熊,活像三个胖娃娃,大腹咧嘴,抚膝微蹲,隆起的臂部正好是扣连漆奁的铜榫,浑朴可爱,简练隽永。古代工匠于造物中注入了人的感情,面对人化了的铜足,两千年后的人仍然感到亲切。扬州博物馆还藏有另外一只汉代漆奁上散落下来的铜足,铸成头裹披风的老者,躯干四肢全裹在披风的圆筒形中,微露的脸部容貌高古:藏露有方,匠心独到。

图1.7:[西汉]镶铜鋬夹纻胎针划云气纹漆卮,邗江区西湖胡场14号墓出土,选自《中华文化画报》

图1.8:[西汉]带铜座四托漆耳杯,仪征市龙河乡双坛村西汉墓出土,笔者摄于南京博物院

六、其他工艺

扬州地区汉墓出土的漆樽、漆奁外壁,往往可见两枚对称的铜质衔环铺首,内壁则往往可见两只对称的堆漆鳖。鳖在中国古代,象征祥瑞长寿。从漆樽、漆奁残坏部分可见,铜铺首的铆片穿破樽壁或是奁壁,在奁、樽内相扣,有碍美观和使用,漆工就以麻布糊裹铆钉,糊以漆灰,就形塑出一只黑鳖,构思何等巧妙!

镶嵌工艺在扬州汉墓出土漆器上亦有所见。前已有言,扬州汉墓出土银釦、铜釦漆器上常常镶嵌珠宝。扬州凤凰河汉墓出土的长方漆盒,盒盖顶镶嵌直径约3厘米的圆形石质“富贵”二字 ,为扬州地区汉墓出土漆器中石刻镶嵌的唯一例证。 sW6fCYODFle8VXVoJo3wbfcJHz2N74slLMSn48Y4hIHXBqXaSucw+R0SpShJvMH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