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中国古代长期是农业与小手工业相互支撑的自然经济形态。作为在自然经济形态中缓慢积淀而成的手工艺术之一,中国漆器髹饰工艺体系博大,技艺精深,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民的巧思巧艺。漆器制造为中国各时代统治集团所重视。在中华手工技艺之中,漆器髹饰工艺几乎最与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最随时代的思想思潮、文化思潮而兴衰起落。漆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

考古资料证明,距今约8000年前的中华先民便已经用漆树汁髹涂桑木漆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之中,先民进一步发现了天然漆的装饰潜能,髹漆之器被赋予了独立的审美价值。马王堆出土的西汉遣策将漆木器记作“木器髹者”,《汉书·贡禹传》则记,“工官,主作漆器物者也” ,“漆器”之名出现了。漆器的独立,是社会财富积累、髹漆之器审美增值的产物。汉唐,中华漆器髹饰工艺传往东亚,给东亚造型艺术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之中,漆器从为宫廷服务到为宗教服务到为民众服务继而为文人服务,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每一时代各有侧重;漆器髹饰工艺也随服务对象的变化而品种增多,工艺翻新,不断精进。永乐三年(1405年)起,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中国漆器和瓷器、丝绸等传往郑和所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准许国人出洋经商,加之欧洲东印度公司打开了往返东亚的直接商道,中华漆器、丝绸与瓷器等大量流向西方。中华漆器的优雅含蓄、中华瓷器的精巧实用、中华丝绸的舒适滑爽带给西方人全新的视觉感受,西方人发现,遥远东方的中华民族,生活竟然如此地高雅精致!西方掀起了一股中国制品热,法、德、英、意、荷兰、比利时等国纷纷仿制中华漆器,流风影响至于19世纪的沙俄。从此,中华漆器享誉世界。

中华文明史上,“扬州”方位、范围、名称不断变化。《尚书·禹贡》记,“淮海惟扬州” ,“扬州”作为其时天下九州之一,包括了长江、淮河流域今天苏、皖、浙、闽、赣五省的大部分地区。两汉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扬州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刘姓宗室王属国,先属吴国,再属江都国,后属广陵国,广陵国墓葬出土了数量惊人、自成风格的实用漆器和丧葬漆器。晋唐宋元,瓷器挤压了漆器在日用器皿中的位置,扬州漆器髹饰工艺率先转向装饰,转向为宗教服务甚至过海东传,影响日本形成自身特色的髹饰工艺。明初扬州比邻京城,中晚明扬州位居长江下游士大夫文化最为集中发达的区域,扬州漆器声名鹊起。清代,宫廷对“扬州工”的重视、扬州盐商的富足,促成了扬州漆器向屏风楹联厅堂陈设等转换,市民漆器、文人漆器和宗教专用漆器在经济繁荣、文化昌明的扬州全面兴起。近代,上海口岸崛起,扬州漆器制造借邻近上海的优势得以延续。1949年以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各外贸公司分配各漆器工厂订单,扬州漆器彻底转向外销,进入了艺术风格的成熟期和装饰工艺的稳定期。市场经济时代,扬州漆器以低、中、高档产品分别应对国内旅游纪念品市场、大型公共空间、艺术品收藏市场等的不同需要,实现了内销市场的大规模拓展。

放眼全国,如果说中国各原产地制造漆器的历史有长有短且多有断裂,作为国务院首批颁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是中国漆器发展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最未经断裂的产区,目前仍然是全国漆器生产和销售最好的地区。扬州漆器的起落兴衰,折射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等的变迁史。重写重版《扬州漆器史》,便有了抓牢典型穷究一斑、为研究江苏文化史乃至中华文化史提供参照的特殊意义。 ZOO3K+brEHvoH6TSOgzVMJHJvFyV/1w9EB4rHocSkjwEDNXYjgs6zntpjLXop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