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勇开新风的雕刻镶嵌

唐代诞生了一类崭新的髹饰工艺——“填嵌”,如螺钿平脱、金银平脱、末金镂、犀皮等等,明代黄成《髹饰录》以《填嵌第七》章予以记录。填嵌工艺共同的要领是:用稠漆起纹或将装饰材料贴、撒于漆胎形成纹样,全面髹漆待干固,磨显出纹样,推光。磨显推光工艺的成熟,是填嵌类髹饰工艺诞生的必备条件,而磨显技术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逐步成熟的,从将装饰材料拌入灰漆磨显,到渐渐将装饰材料贴、撒于漆胎再髹漆磨显出漆面。

金银平脱漆器是唐代漆器中最为杰出的品种。“脱”者,指将花纹埋在漆下,再磨漆将花纹托出漆面。金银平脱具体工艺是:用金银片镂刻成图案粘贴于漆胎,髹漆没过金银片,待漆干固,磨显出与漆面相平的金银图案,推光。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杨贵妃与安禄山相互赠还金银平脱漆器,唐玄宗甚至命为安禄山造亲仁坊,以银平脱屏风、檀香床等充牣其中 。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藏有中国唐代“金银平脱漆琴”、“篮胎银平脱漆胡瓶”、“银平脱八角菱花形漆镜盒”等多件金银平脱漆器;西安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晚唐“秘色瓷胎银平脱团花纹漆碗”;美国纳尔逊博物馆藏有唐代“金银平脱漆盒”;大英博物馆藏有唐代“银平脱银胎漆碗”。

唐代金银平脱漆器的产地在哪里?至今是一个悬而未绝的问题。根据扬州贡品盛誉和出土、传世实物推论,笔者以为,淮南道首府扬州是唐代金银平脱漆器的重要产地之一。论据如下:

论据一:唐代江淮手工业发达,扬州手工业居于全国翘楚。《旧唐书》记:“扬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以致擢居显位。” 安史之乱以后,江南继续为唐皇室制造高级手工艺品。《旧唐书》记:“长庆三年(823年)三月,敕应御服及器用在淮南、两浙、宣歙等道合供进者,并端午、诞节常例进献者,一切权停。” 正史记录唐代高级手工艺品制造,列数产地总以扬州为第一。这里的“扬”、“淮南”,正是指扬州。

论据二:隋唐,扬州制镜负有盛名。“隋炀帝喜奢侈,幸江都,王世充献铜镜屏” ,“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朝野佥载》的记录尤其令人注目,“中宗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并在镜中” ,可见,这是一面在扬州制造的大型金银平脱漆背铜镜。现存唐代金银平脱漆背铜镜有:河南郑州出土的“金银平脱羽人飞凤花鸟铜镜”、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金银平脱天马鸾凤镜”和“金花漆背铜镜”、洛阳关林出土的“金银平脱鸾凤花鸟镜”等,日本正仓院藏有中国唐代“金银平脱花鸟八角镜”(图2.8)。金银平脱漆背铜镜没有能够在扬州出土而多出土在中原,因为扬州制镜被列为常贡。上海博物馆藏有唐代“银平脱花树禽兽神仙纹漆背铜镜”,银花纤细,凤鸟优美,系在江苏地望收购,很有可能是唐代扬州工匠制造、遗落在江南的(彩图10)。

图2.8:[唐]金银平脱羽人飞凤花鸟铜镜,河南郑州出土,笔者摄于国家博物馆

图2.9:[唐]錾花金栉,扬州市三元路建设工地出土,选自《扬州工艺美术志》

图2.10:[五代]漆器残件上银平脱绶带鸟,邗江区杨庙蔡庄出土,扬州市博物馆藏,选自陈晶编《中国漆器全集·三国—元》

论据三:唐代扬州金银细工工艺精湛。大和元年(827年),淮南节度使王播以大小银碗3400枚进贡朝廷 。1983年8月,扬州市三元路建设工地出土了一批唐代金首饰。其中“錾花金栉”,用黄金模压镂空錾刻而成,栉背满錾花纹,主体纹饰为飞天蔓草,莲瓣纹、联珠纹、鱼鳞纹、蝴蝶缠枝纹为边饰,线条细如蚊足,需借助于放大镜才能明辨,造型雍容华贵,花纹细密繁复(图2.9)。而金银平脱漆背铜镜,正是金属铸造工艺与金银细工平脱工艺结合的产物。

论据四:扬州有五代金银平脱漆器出土。1975年,扬州博物馆在邗江区杨庙蔡庄清理杨吴大型墓葬,墓主为割据分裂的吴王杨行密之女浔阳公主,出土漆器多用金银平脱工艺装饰。如“金银平脱漆罐”,出土时基本完好;两件漆器残件上留有银平脱花纹,其中一件用银片平脱为侧身飞翔的绶带鸟(图2.10),另一件用银片平脱为缠枝蕙草图案;黑漆木胎并蒂莲状漆器器内,有金属平脱剥落的痕迹;许多残漆片有金属釦或金属平脱剥落的痕迹 。安史之乱以后,肃宗已下令“禁珠玉宝钿平脱金泥刺绣” ,而五代江南割据政权“杨吴”为公主下葬使用如此之多的金银平脱漆器,足可见扬州盛唐、中唐金银平脱漆器的制作如何繁盛了。浔阳公主墓出土的圆形漆器底,一件上朱书“胡真”二字,下署花押;另一件上朱书“胡真盖花三两”六字,下署花押。“胡真”很可能是扬州漆器作坊名号。这批残漆器连同雕花带棺床的木棺、木几等,全部藏于扬州市博物馆。

杨广即位之前,常驻扬州;即位之后,又多次巡游扬州。扬州蜀岗上,建起其行宫名“迷楼”。其楼“楼阁高下,轩窻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牖,上下金碧。金虬伏于栋下,玉兽蹲于户傍。璧砌生光,琐窻射日。工巧之极,自古无有也。费用金玉,帑库为之一虚。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 “楼上张四宝帐,帐各异名。一名散春愁、二名醉忘归、三名夜酣香、四名延秋月。” 从命题看,“迷楼”中四座屏风可能已经镶嵌出了主题画面。

唐代,扬州聚居着来自波斯(今伊拉克、伊朗与阿富汗地区)、大食(今阿拉伯国家)的商人,专门经营珠宝交易,《太平广记》中《卢李二生》、《李勉》、《守船者》、《玉清三宝》等许多篇以唐代扬州为背景,生动地描述了“广陵宝肆”与胡商交易的状况 。日本人渡边素舟《日本工艺史》中提到,日本天平时代工艺品上镶嵌的象牙、水晶、琥珀、犀牛角、珍珠、玛瑙、玳瑁、玉石、斑竹等等,不少是由遣唐史从长安、广陵带回日本的,可见扬州是当时重要的珠宝集散地。晚唐叛臣高骈据扬州,“造迎仙等楼,皆度高八十尺,饰以金珠磲玉。” 金珠磲玉被镶嵌于建筑,足可见晚唐镶嵌类髹饰工艺在扬州地区的盛行 。以扬州为背景的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中写有“斑犀钿花盒子,方圆一寸余”。这斑纹填漆加钿的漆器盒子,不可能来自凭空臆造,只能是现实生活所见在小说中的反映。

20世纪以来,江南出土了不少两宋剔犀、戗金、描金、嵌螺钿、珠宝镶嵌等新兴装饰工艺制作的漆器,可证装饰性的髹饰工艺,江南丰富于、领先于中国其他地区。如苏州瑞光塔内发现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紫漆地隐起描金真珠舍利宝幢”与“螺钿平脱藏经漆匣”,常州武进村前5号南宋墓出土“剔犀漆镜盒”,江阴市夏港新开河南宋墓出土“剔犀圆捧盒”,金坛县南宋周瑀墓出土的“剔犀漆柄团扇”与福建邵武南宋黄涣墓出土的“剔犀漆柄团扇”造型相近,江阴南宋墓、无锡南宋墓各有戗金漆器出土。史家顾颉刚论证,殆至“南宋都杭州,物资取给于苏州者日多,故末世遂驾唐而上矣” 。江南出土开雕刻新风的这批漆器,除常州武进村前5号南宋墓出土漆器已知有“温州”字款外,一些有可能是在苏州或是苏州周边制作。

江南含扬州出土五代两宋漆器上的刻雕镶嵌自有其历史渊源。扬州汉墓出土的漆器,就已经并非简单地用漆彩绘,而用针划、金属釦、贴金银片、珠宝镶嵌、加饰金属附件等工艺装饰。以上多点论据,可证五代两宋包括扬州在内的江南刻雕镶嵌工艺领潮流之先。 K3zis6gPsILCCdNNMzQifblzqNFoAUNpkfYBptk9yzUOOBcYvqV/5kROAzW9bd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