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故事大课堂

第三堂:经典悦读。

经典文学作品需要经常阅读、反复揣摩。我们为你提供经典作品中的经典片段,几分钟的阅读体验带你领略文学的魅力。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 11 世纪至前 6 世纪)的诗歌,共 305 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认真学习《诗经》。

那么,怎么学习呢?我们不妨通过故事走进《诗经》的世界。

故事里的《诗经》

@王封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这首诗可谓《诗经》中的经典名篇。历来大部分人都认为它是一首男女相思的情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肯定是一位美女。但事实上是吗?

东汉末年的一位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却认为《蒹葭》中所谓“伊人”指的是精通周礼的专家,而不是什么美丽的女子。为什么这么说?这首诗被收在《秦风》里头,主要讲的是秦国的君主能够虚心访求贤士,用大周王朝的礼乐管理教化百姓。但是,哪有一个专家“在水一方”的?

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咱们首先得了解一下秦国。秦国的开国君主叫嬴非子,最早是帮周天子养马的,这个人养马养得特别好,受到周天子的器重,于是在西陲边缘给了他一块小小的封地。

后来,发生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犬戎(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兵打来了,西周灭亡了。关键时刻,当时秦国的秦襄公护送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到了雒(音同洛)邑,建立起了东周。秦襄公勤王有功,按说周平王就得赏赐人家一些金银、地盘什么的。但当时周朝哪有东西了?周平王没办法,就给秦襄公开了一张空白支票——现在西北这一块不是被那些少数民族给占了吗?你就带着你的部队去给我打,你打多少地都归你。

秦襄公和他的子孙,就靠着不断地跟少数民族作战,一点一点地把那戎人给赶走了,为秦国开疆辟土。等开拓出来那么多地盘之后,对于秦国人来说,更重要的不光是勇猛的战士,还得有一些经纶天下的谋臣,得有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大贤。

这种人就像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开创周朝天下的姜尚姜子牙一样。姜子牙在没有拜帅之前,他干什么?他在渭水边钓鱼。秦国人现在所占的是什么地方?正是当年周文王站的地方。

也就是说,周文王曾经站在这块土地上眺望着渭水对岸,那里有一位贤人,一位能帮助周朝开疆辟土的圣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人”是谁?正是那位渭水钓鱼的姜子牙。

蒹葭是什么?初生的荻与芦。它们虽然非常茂盛,但是毫无用处。只有等到秋天,历尽了风霜的考验,荻与芦才能变得坚实中用。所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含义其实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再看秦国的历史也正是如此。秦国几代人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崛起了。秦襄公的后人秦穆公更是成为五霸之一。秦穆公手底下最得力的谋士正是俩老头,比那姜太公年轻不了几岁,一个叫蹇(音同简)叔,一个叫百里奚。

从地理上看,秦国的西北是落后的蛮荒,东南是繁华的中原。逆着河流向西北进军,人烟稀少,道路艰难;顺着河流向东南发展,贤人辈出,前途无限。蹇叔是现在的安徽人,百里奚是现在的河南人,他们的故乡都在秦国的东南,所以《蒹葭》当中又写“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有些学者认为《蒹葭》是秦穆公时期的作品,这首诗正表达了秦穆公求贤若渴的愿望,诗中的“伊人”不是一位姑娘,而是一位像姜太公似的能够谋划天下的贤士。

摘自《故事里的〈诗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发稿编辑:蔡美凤

常识知多少(宪法篇)

10.宪法规定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人民当家作主。 ac80otQKVMOBzcDfJOB8JPMHiz3lp+donuUXhDt3lls+DsLUpRIa2BpPxsmZAt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