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奇闻轶事

给大海唱戏

@谢志强

事后,父亲对他说:“幸亏没带你上船,你畏水,那是很大的水。”父亲还感慨:“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呀。”

父亲是草台班子里的台柱子。那一带,祝个寿,开个业,都请戏班子去助兴。草台班子像一条船在江河上漂流。一年里,很多时候他见不到父亲。每次回来,父亲都会带个糖人,甜甜他的嘴。

自小,他耳濡目染,一个招式,一段唱腔,都很像父亲。戏班子里,他已混熟了,都说他是一块演戏的好料。

他十岁时,有一次,不慎落入镇前的小河,差一点就溺水。

那一年,要乘船,走海路。一个富商派了船来接应。他没见过海,吵着要跟去,父亲犹豫了,最后还是让他留在家里。

那是清朝雍正年间,一条载着演员和道具的船,出了运河,入了东海。霎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恶浪翻滚。船像一片枯叶,一会儿被托上浪尖,一会儿又落入浪底。

父亲以为难逃此劫。平时,父子很少交流,他很遗憾,连一句话也不能对儿子交代了。但又欣慰,不知生出什么念头,没带儿子上船。

船已不可掌控,父亲处乱不惊,反倒异常平静。船起起伏伏,摇摇晃晃,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不动了——搁浅了。风浪竟将船推上了海滩。

海边有一块大石头,像一座楼房。耳边净是涛声。浪涛似乎要推翻巨石,溅出白色泡沫一样的浪花,仿佛大海吞不进那块大石头,也似大海消受不了就吐出了那块巨石。

随即,风停,浪歇,潮水退去。船在沙石滩上不动了。船上的人回过神来,乱作一团。有的拿起桨,有的跳下船,又撑又推。船一动不动。

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说:“那块大岩石,很像一个高高的戏台。”

戏班子里的人说他:“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戏,不要命了?没命了怎么演戏?”

父亲对班主说:“看来,大海把我们送到这里,是想让我们演一台戏呢,演了戏就有了命。”

大家发现,那块大岩石,真像一个天然的戏台。班主尊敬台柱子,说:“面朝大海,何来观众?”

父亲说:“今日的天气,有些奇怪,是不是海龙王和水族见戏班子路过,也想听一出戏,就用这种方式留住我们了?看来,不演就脱不了身。”

一个演过小龙女的演员说:“你怎么知道海龙王看见我们了呢?”

父亲说:“怪不得你演不好,我们看不见海龙王,可海龙王能看见我们。”

班主看一看大石,望一望大海,说:“那就演一出吧,现成的戏台有了,演哪一出呢?”

父亲常给儿子讲神话传说,有一肚子故事,有一脑子戏文。父亲脱口说:“《小八仙》。”

班主叫十一个演员上船换戏装。不一会儿,八个演员就亮相了。穿着八洞仙的戏服,戴着八洞仙的头盔,持着八洞仙的法器。另有一个演员穿着王母娘娘的戏衣,戴着王母娘娘的凤冠。还有两个演宫娥。他们一齐登上了大岩石。

父亲对儿子比画道:“海边的大岩石六米长、五米宽、三米高。岩顶平坦,有水迹,像被冲洗过一样干净明亮。岩石后两米处,右边有一个平台,恰好能容下器乐队,便是后台了。”

后台击起鼓板,奏起音乐。十一个演员在那块大岩石顶,面朝大海,演起了《小八仙》。似乎命运都维系在这台戏上了,演了戏,能出海,很要紧,都演得很认真。

鼓板静了,戏演完了,班主笑了。奇怪的是,一阵一阵潮水滚滚而来,像大海在鼓掌喝彩。潮水涌上沙滩,船慢慢浮起。顾不得卸妆,众人轻松一推,船下了海。

父亲把当时的情景对儿子说时,还在虚空中辅以一动作,好像将船托起,放入海中。儿子听时,如同听父亲讲神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海边的那块大岩石,就有了名字:戏台岩。据说,渔民祭海,也凑份子邀请他父亲所在的那个戏班子,登石演戏。

儿子向往大海。父亲有过那次海上的经历,不再让儿子学戏。儿子渐渐长大,本该子承父业,但父亲知道儿子畏水,哪受得了大海?就私下里与吹糖人的小贩(也是个戏迷)商定,让儿子拜了师。喜欢糖人,就学吹糖。

儿子出徒,挑起货郎担,走村串户,后边常跟着一帮小孩。他吹出的糖人,都是古装戏里的人物,他最为拿手的是吹八仙,八仙过海,活灵活现。他的吆喝是唱腔,唱词是《小八仙》里的。戏班子走到哪儿,他的货郎担就跟到哪儿,只是没上过渡海的船——父子俩有约定。

摘自《百花洲》 图:孙小片

常识知多少(古代科技篇)

9.僧一行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 oI9zTyP6sUTKag9lYfcP86YWeZHNrqjG9pekZdsXd8v7X6xa9EG/PcCCFve5Lh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