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锐话题:年年过春节,年年不一样

当黄昏降临,人们匆匆回家吃年夜饭时,有一幅字正和大自然交融呢,它们迎着风,一起过年。

风中的字

@肖复兴

年三十,黄昏显得很短,一眨眼的工夫,就会迅速完成和夜色的交班。街上的行人已经不多,偶尔几个骑自行车的人匆匆赶着往家奔。这时候,谁不着急回家?暖暖的家里,年夜饭的香味正在满屋飘散呢。

我家街对面是潘家园市场,这一天,较往常的人满为患虽然清静了不少,但依然有市声喧嚣,就连便道上都有人摆摊,不过,卖的大多是过年的窗花、对联,也有一些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这时候了,这些零星的小摊早都收拾好家伙什回家过年了,只有一个人在寒风中坚持到现在。

这是一个中年人,听口音是河北沧县人,沧县是我的老家,一听就能听得出来,便感到有些亲切。我在马路这边就看见了他,穿着一件枣红色的羽绒服,在便道隔离的栏杆前,他正在弯腰收拾地上摆着的东西。长长一溜儿的便道上,硕果仅存只剩下他一个人,显得格外醒目。在街这边看,他的身前是一座绿色的报刊零售亭,早已经挂上了门板,但绿色的亭子和他身后白色的栏杆,街树的枯枝,市场灰色的外墙,颜色艳丽的广告牌,这些静物和他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画。如果作为新年画,还怪有意思的。

我过了马路,除了地上还摊着两幅书法,他已经收拾好了东西,正准备要走。我匆匆瞥了一眼地上的两幅字,一幅隶书,一幅行草,尺幅都不小,没来得及仔细看,只是客气地和他打过招呼,知道卖的都是他自己写的书法作品。问了句今天卖的行情可好,他摇摇头说今儿不行,一幅没卖出去;又问这么晚了回沧县过年吗,他说在北京租有房子,全家今年都在这儿过年了。然后,彼此拜了个早年就分手了。寒风中,看见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独和凄清,怎么都感觉像是巴金《寒夜》里的人物。

办完事,我原路返回,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路灯早亮了,倒悬的莲花一般,盛开在寂静的街道旁。路过报刊零售亭的时候,忽然看见门板上贴着两幅书法,在街灯的映照下,白纸黑字,非常打眼。看出来了,是刚才那个中年男人摊在地上的那两幅字,一幅隶书,一幅行草。仔细一看,隶书是四个横写的大字:龙马精神。行草是四句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莫笑农家腊酒浑。禁不住莞尔一笑,字虽然写得一般,但觉得有点儿意思。两幅字都和春节相关呢,一幅为新年祝福而写,一幅为春天到来而写。后一幅,是放翁诗的改写,改得风趣有神,有点儿功夫,并非等闲之辈。

这位老兄,一天没有卖出去一幅字,索性把这两幅字留了下来,贴在报亭上,留给人观赏,也留于风抚摸,留下即将燃放的鞭炮的欢庆。这是他心情的宣泄,也是他拜年的特殊方式,是个不错的创意。

既然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买,那么,白纸黑字也可以无须一文钱卖,和大自然交融,一起过年迎春,是一种别样的境界呢。到潘家园来卖字画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如他这样有创意的人,我还真的没有见过。

只是担心,不知道这两幅字能否熬过大年夜,明天一早,人们出门到各家拜年的时候还能否看得到?走过马路,禁不住回头又望了望,寒风吹过,报亭上的那两幅字在猎猎地抖动。

心香一瓣摘自《荔枝依旧年年红》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图:佐夫

常识知多少(古代科技篇)

6.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VpxAHV8tmylbNxQUTWVoro/7Hjdc+OylM/QjusqljKIZkFZVr5OxIS3NyYB3Nq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