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万个冷知识

腓特烈大帝的马铃薯

@ 许荣哲

如果你是国王,国家时不时闹饥荒,作为主食的小麦常常不够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替代小麦的好东西——马铃薯,你一定会想大力推广,对不对?可惜,俄国的彼得大帝失败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失败了。

为什么?因为“马铃薯”有“三坏”。第一坏:鬼影幢幢。欧洲当时的主要粮食是小麦,小麦朝天长,一派光明磊落;而马铃薯埋在地底下,这不是心里有鬼吗?第二坏:染毒阴影。出身茄科家族,因为吃了茄科植物中毒的案例太多了,例如曼陀罗、洋金花。事实上,马铃薯确实有毒,它含微量的生物碱,不过只要经过高温烹煮,毒素就会分解。你得在生吃的条件下,而且吃得比猪还多才会中毒。然而只要有过不良记录,就有口说不清。第三坏:《圣经》没说它可以吃。

在十八世纪的普鲁士,腓特烈大帝遭遇了同样的难题,人民不肯吃马铃薯。腓特烈大帝非常有远见,他深知一个国家不能只有一种主食,风险太大,他决定大力推动第二主食马铃薯。

腓特烈大帝先来硬的,威胁农民种,强迫军人吃。然而就算是大帝,也有权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农民种了马铃薯,却没有人愿意买,等于白费功夫。

硬道理说不通,腓特烈大帝换一招,用软故事诱惑你。既然老百姓不想吃,那就通通不许吃。腓特烈大帝下令将马铃薯定为“皇家蔬菜”,只有皇亲国戚可以吃,甚至下令一般老百姓连种都不能种,只有国王能种。

腓特烈大帝进一步派士兵看管马铃薯田,但暗地里要士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策略奏效了,老百姓好奇得不得了,马铃薯真有这么好?那非得去偷一点来尝个滋味不可。老百姓偷了马铃薯,煮了马铃薯,吃了马铃薯之后,整个身心都改变了。当一回皇亲国戚的感觉真不赖,吃了也没中毒,还挺好吃,不如自己也来偷偷种一点。没想到马铃薯这么好种,一种就活,一活就活了一大片。既然吃不完,不如拿一点出去卖。打着“皇家蔬菜”的名义,马铃薯又卖了个好价钱。

偷、吃、种、卖,这一连串与马铃薯从看不对眼到不能没有你的亲身体验过程,就是最好的宣传。就这样,马铃薯的口碑传了出去,腓特烈大帝用了一个妙招,彻彻底底美化了马铃薯。

马铃薯的认知价值改变了——什么东西会埋在地底下?当然是黄金。马铃薯从不吉祥的东西,变成了珍贵的宝藏。

田宇轩摘自《故事课(2):好故事可以收服人心》
北京联合出版社 图:恒兰

非遗在中国(文学篇)

10.西施传说歌颂了西施的美丽、善良和“为国甘献身”的奉献精神。 IK6trSz7uEJberi/x/SloB191l18hNqblYrFelXuncNpEiIdbT+eeBEzQIYoKH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