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传说

送货下乡

■ 许申高

一家豆腐店,两代送货人。他们送下乡的,除了豆腐,还有真情……

镇上有一家海记豆腐店,店主叫海哥,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待人实诚,不耍滑头,再加上豆腐品质好,店里生意一直不错。

这天一早,海哥刚开门,一位小伙慌慌张张地赶过来,把豆腐全买了。小伙说自己是花岭村人,村上有户人家办白事,让他上街采购货物,没想到车坏在了菜市场门口,所以只好让商家送货上门了。

听说要往乡下送货,海哥有些犹豫,给老婆玉兰打了一个电话:“玉兰,有人让我往花岭送货,你看去不去?”

玉兰在电话中迟疑了片刻,说:“那就去吧,注意点,千万别走那些小路。”

一旁的小伙笑着说:“原来是要请示老婆啊,真是个好丈夫。”

海哥忙解释道:“别笑我,我还从没下乡送过货,这是头一回,能不请示吗?”

接下来,海哥又犯难了,花岭村在十五公里之外,而他只有一辆脚踏三轮车,上坡下岭的,这速度行吗?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条路好多年没走了,听说新修了水泥路,完全不熟悉,我这一路问过去,不会耽误事吧?”

小伙忙说:“不会的,现在才六点半,你只要赶在上午十点前送到就行了。送货的路费,我出。”

海哥一摆手,笑道:“来得及就好,还要什么路费?”说罢,他关上店门,骑上三轮车出发了。

到花岭村要经过好几个村,岔道多,沿路人家不少,守家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因为路线不熟悉,海哥只有边走边问。

在第一个岔道处,路边住着十来户人家。他去问路时,一位大爷见他拉着一车豆腐,没等他张口,就朝村里嚷开了:“好消息,卖豆腐的下乡来了,需要的快来!”这一嚷,一下子来了好几位大伯大娘,有人手里还拿着空碗,不用说,是准备装豆腐的。海哥哭笑不得,忙说:“我不是卖豆腐的……”

那大爷笑了:“哈哈,以为我不认识你呀?我经常上你那儿买豆腐,你不认得我,我可认得你。”

海哥越发急了,解释道:“我、我是说我车上这些不卖……”

话没说完,又被大爷打断了:“你不卖拉一车豆腐来这儿干吗?来,先给我切两块!”说着,他就要掀开蒙在豆腐上的一层薄纱。

海哥拦住他:“卖不得!我是去花岭村送货的,人家办白事。”

大爷一听,去揭纱布的手僵在半空中,失落地摇摇头:“我就说呢,怎么突然有人送货下乡了?”

“对不起,我……”海哥不知如何是好,连路也不好意思问了。

“没啥对不起的,是我误会了。”大爷说,“你不知道,我们年纪大了,上趟街不容易,想吃肉可以一次多买点,放在冰箱里,可这豆腐不行,放冰箱就不好吃了。偏偏我们这年纪的人牙不好,都爱吃豆腐,所以见你来了,高兴得……”说到这,大爷突然有些动情,忙把脸别了过去,一挥手,“知道了,你是来问路的,你走吧,路口左拐,我们不拦你。”

海哥的心全乱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把豆腐卖给这些老人,可一想又不行,人家办白事正等着哩,怎么能失信于人?最后没办法,他只好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连声说着“对不起”,然后骑上车,离开了这个村子。

接下来几个路口的情景和这都差不多,村民误以为卖豆腐的送货下乡了,都兴冲冲地来买,结果却大失所望。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海哥的心情格外复杂。

终于到了最后一个岔路口,这里只有两户人家,听见狗叫声,其中一户出来一位老奶奶,她先是张望,认出是海记豆腐店的老板,便一瘸一拐地迎上来,说:“你今天怎么下乡来了?真是太好了!我老伴胃不好,上个月动了手术,吃啥都难受,只能吃点豆腐之类的,可我腿脚不好,上街不方便,托人买吧,邻居也不大上街。其实早些年,有个下乡卖豆腐的老头,天天早上从这儿过,那是个大好人啊!可能是走村串户不划算,后来就没见他来过了。”

海哥说:“那是我父亲。”

老奶奶忙问:“他人呢?应该七十多了吧?”

“早不在了。”海哥说完,突然有些心酸,忙切了两块豆腐送给老奶奶,问了路,骑车走了。

老奶奶站在原地目送,嘴里嘟哝道:“要是他还在就好了。”

海哥没应声,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惦记着父亲,他心里很不平静。

这天回到家,海哥像变了一个人,心事重重,晚上也睡不好。下半夜起来打豆腐,玉兰问:“你是不是昨天跑累了?要不歇一天?”

海哥把送货路上的一幕幕说给老婆听,商量道:“我有个想法,街上的店你来守,我呢,就到乡下卖卖看,说不准是个好路子。你看我们家这房子,不就是老爸当年挣来的吗?”

玉兰眼睛睁得老大:“我就说你不对劲呢,原来在打这个鬼主意。你想摔死在山路上是不是?”

“怎么会呢?都修了水泥路,好走得很,不信你跟我走走看。”

“我才懒得看呢!你别打鬼主意了,安心在街上守店。”

“那你昨天怎么让我去了?”

“这和走村串户不一样啊,你送货走大道,直接就到了,不会走那些弯弯拐拐的小路。反正再赚钱,我也不同意你去山里走村串户卖豆腐!”

海哥无奈,但也没再提这事。谁知没等几天,却有人找上门来。

那天守店的是玉兰,快关门时,来了一位中年顾客,说自己是花岭山庄的人,几天前在花岭村吃席时发现豆腐特别好,就打听到了这里。那人还说,他们山庄每天都有不少食客,以前是由别家供应豆腐的,现在想让海记长期供货。如果愿意,明天就开始送。

花岭山庄是花岭有名的餐厅,主打环境好、食材鲜,能长期给它送货,当然是好事,玉兰当即同意了。一回家,她就把这事跟海哥讲了,还兴冲冲地说:“从明天起,这店我来守,你送货去。”

第二天,海哥就开始送货了。花岭山庄比花岭村更远,跑一趟下来要半天时间。

大约过了半个月,有一天,玉兰正守着店,一位大爷提着一袋花生来了,说:“你家海哥太不给面子了,想送你们一点花生,他硬不肯收,乡亲们有给他送橘子的,送萝卜白菜和各种山货的,他就是不肯收,放他车上,他都给卸下来了。唉,拿他没办法,害得我今天提这么远送来。”玉兰听得云里雾里,还没等她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大爷已经丢下花生走了。

中午,海哥送货回来,玉兰指着花生问:“这是怎么回事?”

海哥看了一眼,忙说:“每天送货路上,遇到要买豆腐的老乡,我就会卖给他们一点,他们很感激,要送我山货,我没要。”

玉兰听了,信以为真。直到有一天,又有一个人找上门来,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那天,一位打扮入时的中年女人来到店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玉兰。玉兰接过一看,得知对方就是花岭山庄的总经理。她心里一紧:是不是送货出啥事了?正要问,对方开口了:“我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件事,花岭一带的人都说你们的豆腐好,我尝过了,确实要比别家好,所以想和你们合作……”

玉兰越听越不对劲,忙问:“不是一直在给你们送货吗?”

“没有啊,你弄错了吧?”女人说,“如果你们愿意送货,明天就去山庄一趟,把合同签下来。”

“好,我明天来。”

送走女人后,玉兰这才明白海哥骗了自己:此前那个说让海记长期供应豆腐的中年顾客,是海哥找来的托儿,海哥的目的是为了能走村串户卖豆腐。玉兰越想越火,便关了店,租乘一辆摩的,往花岭方向驶去。路上她交代司机,哪儿有卖豆腐的吆喝声,就往哪儿去。

玉兰好多年没走这条路了,虽然早就听说修了水泥路,可今天是第一次亲眼所见。以前坑坑洼洼的山路果真都修成了水泥路,就连两旁通往村子的村道也一样,所有的路面都拓宽了,弯道少了,坡度舒缓了,来往的车辆也不多。两旁的山乡美景让人目不暇接,感到舒适惬意,玉兰的火气也烟消云散。

终于,听见了卖豆腐的吆喝声,是在主干道右侧的山弯里,要走一段村道。水泥路一直通到村子,一群人正围在村口买豆腐。老远就听见一个女人生气地说:“凭啥不卖给我?我又不是不给钱!”

海哥说:“你要全部买下来,我怎么能答应你?”

原来这女人想把豆腐全部买下腌腐乳,海哥却不卖,于是闹了不愉快。女人不依不饶:“人家巴不得的好事,到你这儿反倒摆起了架子。为啥不卖?你说个理由啊!”

海哥也不生气:“你没提前预订,明天我多带二十斤过来。今天你要全买了,后面几个村子的老人怎么办?他们眼巴巴望着呢。”在场的人听了,都连连点头。海哥一看,老婆也在其中,他先是惊讶,继而尴尬:“你怎么来了……”

玉兰羞赧一笑,柔声说道:“路修好了,我来看看。还有,你这车也该换了,今天回去买一辆电动三轮车吧,能多拉一些货。”

海哥咧嘴笑了:“我说路修好了,你不信,还在家里空担心。”

玉兰轻声说:“能不担心吗?当年老爸要不是走村串户卖豆腐,能摔死在山路上吗……”

(发稿编辑:曹晴雯)
(题图、插图:陆小弟) C80FabOE3A0wsmyL9E1+0cd3B0LbzZ3NWgSg0j0CBzxzFmT2gXM8gc9jtvv/nr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