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传说

摆渡

□ 许申高

涔水中游有一个古渡口,名叫游家渡,是游家湾一带通往涔水镇的必经之路。

相传游家祖上是大户人家,乐善好施,为方便百姓过河,就在这儿设了个义渡,不取分文。后来因为家道中落,摆渡的长工走了,游家人只好自己撑竿驾船,坚持免费摆渡。过往客人很感动,都自觉付费,慢慢地也就成了规矩。后来这渡口也有了经营许可证,接受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传到游老汉手上时,人们给的过河费已涨到一块钱,一天下来能有个三百来块钱的收入。

如今,游老汉年纪大了,摆不动了,就寻思着由谁来承接这个渡口。他有两个儿子,都很孝顺,也都成家了。老大本分老实,与老婆在家搞养殖;老幺聪明机灵,可惜是个“妻管严”,一直和老婆在外打工。两个儿媳都曾表露过,希望能够承接父亲的渡口。

这年春节,一大家子吃过团年饭后,游老汉开门见山地说:“我要落实渡口接班的事了,这是祖上传给我们的一份福报。这些年,确实赚了点钱,但都花在你们身上了,给你俩一人修了一栋房子,当时还欠了账,最近才还得差不多。现在我摆不动了,这渡口究竟传给谁,我们一起商量商量。”

老大说:“这事我早想过了,渡口就是您的命根子,也是您的养老金,为了我们,您一辈子辛辛苦苦,自己没存一分钱。我看这渡口,谁出的钱多就传给谁。”

对于这个提议,妯娌两个都很意外,你望我,我望你,谁也不肯先说话。最后弟媳憋不住了,对老大说:“哥,那你先出个数。”

老大没多想,老老实实交出了家底:“我手头只攒下十万块钱,想多拿点,可拿不出啊!”

弟媳一听高兴了,忙说:“那我们出十二万,怎么样?”

老大没再说话,可他老婆不甘心,小声地和他商量:“要不我去找娘家借点?”老大瞪了她一眼:“一家人,争什么争?”然后他对老幺说:“这渡口,就你干吧!”

老幺二话没说,当即就让老婆把十二万块钱转给了父亲。父亲交代老幺说:“这渡口就交给你了。记住,不管任何时候,这渡口都不能丢,不然就对不住祖上了。”

从此,老幺开始了摆渡的营生。正月是人们出行的高峰期,过河的人一拨接一拨。船头上有个固定的铁匣,类似于公交车上的投币箱,上船的人会把预先准备好的一块钱投进铁匣里。摆渡的人也不用管,到天黑收渡时,就可以打开铁匣点钱了。第一天,老幺挣了四百多块钱,老婆乐得合不拢嘴。后来每天都这样,等过完正月,客流少了一些,也还有三百多。夫妻俩很满意,认为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谁知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老幺两口子去老大家,扯了一会儿闲话,弟媳突然话锋一转:“哥,这渡口还是交给你吧。”

老大一惊:“怎么了?不是赚得挺好的吗?”

弟媳忙说:“确实不错,但我们以前在广东打工的那家公司老板说给我和老幺加薪,保证我俩每年有二十万,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回公司去,这样也好把渡口让给你。”

老大的老婆一听,高兴坏了,“那好啊!你们要多少钱?”

老大呛道:“这还用问?当初老幺给爸十二万,你又不是不在场。”他又对老幺说:“既然你们有更好的机会,那就去吧。我钱不够,明天去借点,晚上给你们。”

果然,第二天晚上,老大就把十二万块钱转到了弟媳的卡上。

到了清晨,老幺两口子就启程去广东了。过河时,老幺呆呆地望着摆渡的老大,想说什么,却被老婆扯了一把:“发什么呆,都靠岸了,还不提行李下船?”两人匆匆下了船,走出好远,老幺又回头看了一眼老大,眼圈突然红了。老婆狠狠瞪他一眼,小声骂道:“没出息的东西,又不是生离死别!”

老幺两口子走了,老大成了渡口的主人。他能吃苦,做事也认真负责,为不耽误客人过河,他午饭也不回家吃了,天天让老婆送。老婆也高兴,等老公吃饭的时候,她就打开铁匣点钱,然后带回家。

好景却不长,有一天,一位过河的客人告诉老大:“老板,你这渡口怕是干不了多久了。”

老大问:“这话什么意思?”

那人往上游方向一指:“你没听说吗?那地方要修一座桥,就要动工了,前不久还来勘测过。”

老大一听,差点没晕过去。这一整天他再也没说一句话,没人过河时,他就坐在船头,呆呆地望向上游。开头几天他还半信半疑,后来不少过河的人都说起这事,他才相信是真的,但他不敢告诉老婆。

这天,老大感觉到了不对劲。老婆中午没送饭来,晚上回到家,老婆坐着一动不动,以前每晚他把铁匣里的钱如数交给老婆时,老婆总是喜笑颜开,而这回,老婆看也不看,只是不停地抹眼泪。他知道瞒不过老婆了,宽慰道:“别哭了,多大点事儿。”

不说倒不要紧,这一说,老婆终于发作了:“你这猪脑壳,让亲兄弟耍了,还说多大点事儿?那十二万如果不要回来,我跟你没完!”

“要啥呀?这修桥少说也要一年,到时也就赚回来了。”

“猪脑壳,有你这么算账的吗?我问你,这桥修好了,谁还坐你的渡船啊?那十二万块钱就等于打了水漂,到时你怎么办?”

“干老本行呗,怕啥呀?”

“不管怎样,你得把那十二万块钱要回来!”

“好,我要不回来的话,也会给你挣回来。别生气了,去睡吧。”

这一夜,老大没合眼。翌日天不亮他就来到了渡口,只见上游方向灯火辉煌,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好多大型机械,看来要动工了。

也就在这天,游老汉来到了渡口。之前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渡口看看,从不说话,然后就默默离开。这天,他看到上游的大型机械,便立在那儿不动了。趁没人,他对老大说:“要知道修桥,我就不该拿你们钱。放心,迟早我会退给你的。”没等儿子回答,他就走了。

一年之后,桥修好了,通车那天举行了庆典,游家湾一带的人都去看热闹,渡口一下冷清起来。这一整天,只有一对盲人夫妻过河,他俩每天都要上街摆地摊。下午,他俩过河回家,上船之后男的问老大:“你这渡船,明天还摆吗?”老大一时拿不定主意,男的见他不出声,忙说:“不为难你了,我们以后就从桥上绕。”从桥上绕要多花一个小时,对盲人来说更不方便。老大下定决心,说:“摆!只要有人过河,我就摆!”

这之后,每天过河的只有二三十人。这其中,除了那对盲人夫妻外,大多是附近一些不会骑车的老人。每天,他们都要上街卖菜,而坐船是最便捷的选择。

老大的老婆不干了,她见每天才五六十块钱的收入,下了最后通牒:“从明天起,这渡你不要摆了。要摆的话,你就别回这屋里睡!”

老大不吱声,收拾了几件衣服,默默地往外走。渡口有间木板房,他要上那儿睡去。老婆见了,一把将他推出门外:“你这猪脑壳,我跟了你是倒八辈子霉了。你赶紧走,再也不要回来!”

从此,老大就以渡口为家。不管怎样,渡口不能停啊!

这天,一位过河的大娘对老大说:“为这么几个人过河,你守着个渡口,不划算啊!要么你干脆停掉,我们就从桥上绕;要么你就涨成两块钱,每天也能多个几十块,这样渡口也就保住了。”

老大笑道:“这不行,祖上会骂我的。这过河的人都是老弱病残,卖点小菜不容易,我要涨价,会遭天谴的。”船上的人听了,都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就在这一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老大从铁匣里点钱时,发现多出了两张十元钞票,他特别感动。他想退掉,可不知道多给钱的人是谁,如果在船上一个个去问,不但找不出那两位好心人,反倒会提醒更多人这么做。他便只好不出声,谁知后来,这种事经常发生,有一天,甚至有人往里塞了一百元。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过河的人发现,铁匣不在了,便问老大是怎么回事。老大笑道:“从今天起,我改收月票了,月底结账。”起初有人不解,结果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有人笑道:“你再这样下去,老婆要和你离婚的,到时渡口就成了你媳妇。”这番话把船上的人都说笑了。

渡口最忙的就是早晨,这天,老大刚闲下来,父亲来了。几天不见,父亲好像老了很多,走路也颤颤巍巍的。看着父亲的样子,想到渡口的前世今生,老大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游老汉进木板房里看了一眼,出来问儿子:“怎么住在这儿?两口子闹别扭了?”

老大轻描淡写地说:“没事,过一阵子就好了。”

游老汉是聪明人,没再多问。他掏出一张银行卡,递给儿子:“这钱你拿上,密码是我生日。”

老大不接,说:“爸,这是您的养老钱,我不能要!”

游老汉说:“不是我给的,快拿上。”

老大不解,问:“不是您的会是谁的?反正我不能要!”

“这是老幺给你的。”

“啊?”老大先是惊讶,继而笑了,“怎么会?您别骗我了。”

“我没骗你,这是老幺早些年攒下的私房钱,有十多万。这孩子,也不容易。”游老汉把脸扭向一边,老泪纵横地说,“他去广东的头天晚上,一个人来看我,说最近两年家里没事的话可能就不回来了,然后拿出了这张银行卡,说对不住你,让我看哪天渡口经营困难了,就把这钱交给你……”

听到这里,老大的泪水夺眶而出。哭着哭着,他又笑了,说:“爸,您放心,这渡口我不会丢的,但我也不会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现在渡口也就早晚有需要,我正打算白天重新把养殖业搞起来,本来还愁从哪弄启动资金呢,这不,您就带着老幺的卡来了!”

父子俩对视一眼,笑了……

(发稿编辑:曹晴雯)
(题图、插图:陆小弟) 60PBhc5TVn3cZfK3lb9CCOWpPjFTZGFh3Yzkp64vrZmxSD05avdYG0P0jOyU6K1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