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一点儿”的一点儿讨论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大家几乎每天都要用,但却不觉得是一个范畴或者概念的词吧。那就是“一点儿”。什么样的情境会让人脱口而出“一点儿”这个词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换句话说, 一点儿 这个范畴是什么样的?我们先来看一些例子:

可以喝一点儿、学着现实一点儿、姚明的处境要好一点儿、说清楚一点儿、味道好一点儿、他宁愿自己去挣一点儿、午夜刚过一点儿、只领略了一点儿、每次都剩一点儿、声音一点儿一点儿地消失了、一点儿不伤心、石锅拌饭吃得一点儿不剩、为啥一点儿不慌呢、真是一点儿也不为过、一点儿也不像个女强人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合作、一点儿也不怜香惜玉、一点儿也不觉得生气、一点儿也没学到、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教一点儿书、没有一点儿事实根据、他还想再写一点儿什么、连一点儿余地都没有、他爱来一点儿可乐雪碧什么的、恢复了一点儿力气、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一点儿一点儿地把话引到正题、小木屋就这么一点儿大、一点儿小小的收入、全家人的一点儿心意、也不会动一点儿感情、给我准备一点儿晚餐、一点儿武功也不会、脸上没有一点儿笑容、多一点儿联想、矫情一点儿说、你一点儿都不了解我、一点儿都不爱照相、一点儿都不知道、一点儿都没长、离我远一点儿、偏高一点儿

所有包含 一点儿 的场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在肯定句中,它们都有一个与此相对应的“没有”以及“很多”的情况。也就是说,每个 一点儿 的场景里都暗含两种比较,一种是和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比较,另一种则是和非常多的情况比较。 一点儿 也只有在和大脑中假想的情况进行对比时才能说。比如,要想理解“喝一点儿”,就得和“什么都不喝”和“喝很多”进行比较,介于二者之间而且往往是更接近“什么都不喝”的就是“喝一点儿”。

但是,如果 一点儿 是用在否定句中,比如“一点儿也不合作”,或者是“一点儿武功也不会”,那么意思就变成“完全不”“完全没有了”。也就是说,只有当一样东西连一丝一毫都没有的时候,我们才会在否定句中使用“一点儿”。而这样的用法往往有强调的意味,无论描述的情境具体还是抽象。比如,“一点儿都没长”意味着孩子虽然每天吃很多东西,但是竟然完全没有长高!再比如,“一点儿余地都没有”虽然有一点儿抽象,但“一点儿”所表示的范畴并没有大的变化,这句话意味着一件事得完全按照讨论出来的条款办,没有一丝一毫的余地了。

事实上, 一点儿 所代表的范畴,无论是在肯定句还是否定句中,都有着“少量”的含义。肯定句中,表示有“少量”存在;否定句中,则表示连“少量”都没有,更别说大量了,也就是完全没有的意思。倘若没有说话人在脑中将此时的量与“大量”和“没有”进行比较,就不能用“一点儿”。比如,在说“饭每次都剩一点儿”的时候,说话人的大脑中自然而然地在把剩饭的量和“大量剩饭”与“一粒米都不剩”进行比较,而此人剩的饭与二者相比,比前者少,比后者多,算是“少量”,于是就可以用“一点儿”了。倘若此人剩的饭非常多,那么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用“一点儿”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无非就是想讲明这样一个道理:与名词一样, 一点儿 也有一个它所表示的范畴,这个范畴也是外部世界与人脑内部世界互相作用的结果。就像我们希望(虽然总是做不到)把名词(比如鸟)的范畴清楚具体地描述出来一样,我们也尝试着用非常模糊的语言讲述 一点儿 这个范畴的本质是什么。 UFKIiVIgp2w1MuSWZJ0x6YHZmdnV8vdTVzTFUlldXsQ6EgW9p9DkiFTDTBxhrm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