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会说多少门语言?

虽然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有力地说明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思维却仍然保留了许多经典范畴理论的痕迹,以为范畴的边界就像国界一样清清楚楚、毫无争议。虽然很多时候国家之间也有领土纷争,但是我们就不考虑那么复杂的情况了。人类整天想着如何避免歧义、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至于我们相信每个问题都有精准的答案,并且拼了命去找那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明确答案。

比如,许多喜欢学习外语的人都会被问道:“你会说几门语言?”虽然这个问题听上去非常自然,但其实它却有一个暗含的假设。那就是,世界上的所有语言都能被精确地分到两个筐里:一个筐里是会说的语言,另一个筐里是不会说的语言。事实却并非如此黑白分明。一个人对每一门语言,都有不同的熟练程度。这个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学的这门语言、学习的环境、最后一次使用这门语言的时间等。倘若要让这个问题更准确,可以说:“我的意思就是,你能用几门语言进行日常对话?”

但就算是这个听上去更“准确”的问题,在经过分析之后同样是模糊不清的。比如,这时提问者的假设变成了: 日常对话 这个概念是清晰确定的。但是日常对话可能包含的情况太多了。也许是在邮局里询问邮票价钱的两分钟对话;也许是关于孩子和家庭琐事的半小时闲聊;也许是和飞机上邻座讨论世界经济糟糕局势的一小时神侃;还有可能是在晚饭后和七八个母语人士涉及20多个话题、持续了三小时的谈笑风生。大部分人在远没有达到最后这个水平的时候,就说自己“会说”这门语言了。但是无论如何,到底要到什么水平才算“会说”一门语言,这实在是很难精确定义的。

继续深究下去, 语言 这个范畴也非常模糊。在语言丰富的国家如印度、中国或者意大利,到底有多少门语言呢?在这三个国家里,都有许多 语言 方言 ;那么问题来了,语言和方言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语言学家马克斯·魏因赖希(Max Weinreich)曾经幽默地说过:“一个方言加上一支军队就是一门语言。” 说得真有道理,不过问题是,什么才算一支军队呢?

所以说,“你会说几门语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并且也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还有许多与此类似的问题:“你会几种运动?”“你喜欢几部电影?”“你会做几种汤?”“你在几座大城市里生活过?”“你有几个朋友?”“今天你做了几件事?” W2oKF+hvl/oSaIBDqNvYlGGkBDwBUjKVQMKxjZU95q7RWdT9JQb0ICJ44pR0aZ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