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物

落笔不惊风雨

胡烟

半年前在某旧书网偶遇一本薄旧的册子,名曰《傅山作品集》,以为是早些年出版的画册,兴奋地买来,收到后却大跌眼镜——竟然是本医书!各种药方,完全看不出门道。我啼笑皆非。

不了解的人,以为历史上有两个傅山。

其实,傅山只有一个。那个被清廷强迫抬进北京的遗民学者,那个一边写草书,一边放言对赵孟頫“薄其人遂恶其书”的狂士,那个医术高明、不拒山高路远为穷人免费治疗的名医,都是傅山。傅山的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其关键词是“传奇”。

提到傅山的儿子傅眉,会心疼。想起鲁迅对悲剧的解释——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傅眉的人生便极有悲剧色彩。他小时候是神童,不仅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而且极孝顺。傅山进山求道,年轻的傅眉全力养家糊口,照顾老幼。白天进山砍柴,在闹市卖药,晚间读书、练习书法,意志力极强。去世前在父亲怀里,他留下充满遗憾的诗句:“父子艰难六十年,天恩未报复何言。”傅山的悲痛可想而知。他日哭夜哭,成就了书法《哭子诗册》,读来令人肝肠寸断,这也是傅山最辉煌的草书之一。

父子二人的山水花卉册页,抛却了时代赋予的压力和苦难,令人莞尔。之前想象,傅山一生志节,刚介奇崛的人格投射到画里,应该以“奇”见长,落笔必定要惊风雨、泣鬼神,类似徐渭笔下的墨葡萄。殊不知,他画中意境安静古拙,如同月光照耀雪后深山,清爽、空灵、皎洁,宛如步出尘世。

第二页淡墨小品《戏写金帛湖》,令人想起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却过滤掉了那种崇高,回归淡然、平和、质朴。神性消失,温暖的人性崛起。第三页,傅山把月光作为滤镜,静谧舒朗。月光像一条河,将风景分割成蜿蜒的区块。傅山用楷书题:“半夜自西村还土塔河房,次日忆作。”当下一刻,没有国恨家仇,心与自然相通。

傅眉笔下的山水十分可爱。想象一个乖巧的孩子,很稚拙地用笔。他中规中矩地描画柳树、山石、凉亭,细细密密,仿佛不懂任何技法。在动笔之前,他透过纯真的心灵看待这个世界,目光里是天然的清新。第十一页,红衣人行走于天地间,不知所绘是否为父亲朱衣道人傅山。巨石浑然,像从龚贤的画里借来。水中一轮月亮的倒影,照见他旷古的心事,意象朦胧。第十二页如印象派的雨后风景,令人心里暖暖的、痒痒的。第十六页的田园风光,几座低矮的草房子像被画家轻轻捧在手心里……

这对父子笔下有着独特的诗意。他们开辟了自己的路,不因循任何宋元明代名家。

想起傅山的书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用在绘画上,也很贴切。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傅山、傅眉的绘画,可贵之处是平常心。作为画坛巨匠,他们依然能够清新地回归。

(海棠花摘自河北教育出版社《见山:穿越中国画的笔墨时空》一书,傅 眉图) 3FN4n+TX6RDJYaOwg08ddjC/bg01KR8tPkltflR/lZV2JSeB6wHhfOOVASzKaX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