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漫天星光闪耀  青春扬帆起航

“现代徐霞客”的访古之旅

●央视新闻

有段时间,一张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图曾引发热议。将地图放大,博物馆、古塔古寺、亭桥院落……近万处文物古迹的坐标清晰可见。

网友震惊于璀璨如繁星的国宝印迹,也对在地图上标注文物古迹的人充满了好奇。

地图的标注者吴运杰是一名“90后”文物爱好者,也是网上拥有500多万名粉丝的历史博主“遗产君”。9年来,一个人,一台相机,一个背包,还有一腔热血,他以行者的姿态,在祖国大地上踏行万里,寻找、探访、记录文物古迹。

哪怕它只是一座小小的桥,或是一个不大的亭子,或是一处比较破败的古民居,在我眼里都是有艺术价值的。

吴运杰今年31岁,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全国近30个省区市,参观文物点超2000处,“打卡”200多家博物馆,拍摄了30余万张照片。

而让网友们震惊的那幅收录了近1万个古迹坐标的地图,实际上是他的“工作图谱”,里面记录着他已经去过和准备前往的古迹点位。

受父母影响,吴运杰从小就喜欢看《探索·发现》节目。他被其中介绍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遗产深深吸引,对文物的热爱也自此在他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2015年,正在读大三的吴运杰开始了访古之旅。在他看来,站在历史遗址前,自己仿佛在和古人跨时空对话。“不管是四川广元,还是巴中的石窟,大部分都深受当时长安和洛阳的影响。在这边能看到非常多的佛造像,跟龙门石窟的几乎一模一样。虽然在龙门石窟看到的是残垣断壁,但通过完整的窟龛去‘脑补’曾经完整的画面,可以感受到它们是多么华丽、辉煌。”

美好的感观和体验让吴运杰有了分享欲。

每到一地,吴运杰都会跑遍当地的博物馆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拍摄大量照片。他在查阅书籍、论文后,会将整理的资料分享在互联网平台。

吴运杰在山西临汾曾拍摄过一座明代楼阁。

十几年前,这还是一座非常破败的濒危建筑。村里有位老奶奶身患重病,她想让儿子把给她治病的钱省下来,用来修复这座楼阁。后来老奶奶去世,她的儿子遵循了她的遗愿。附近村民很感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合伙把这座楼阁修复成现在漂亮、精致的状态。

这样的惊喜与感动,其实时有发生。在云南一个小县城,吴运杰竟偶然踏访到自己偶像的故居。

吴运杰说道:“在没有做攻略的情况下,我突然看见一座明代的老宅子——‘徐霞客故居’竖立在面前。《徐霞客游记》里确切地记录了他住的这个宅子里面发生过什么事情。打开房门的那一瞬间,就好像打开了时光大门,仿佛在与古人跨时代交流。”

我想过放弃,因为拍摄的成本非常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非常多,但是回报往往非常少。

2017年,吴运杰辞掉工作,在网友们的支持下开始全职访古。有人叫他“现代徐霞客”,还有人羡慕他“行走天涯”的潇洒。

然而,访古旅程并不简单,尤其是刚起步的时候,吴运杰经历过多次“断粮”的情况。

每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者的帮助,总会让吴运杰打消放弃的念头。他说:“我的相机是网友给的,衣服、鞋子,包括手机都是全国各地关注我的朋友送的。大家觉得我做的事情很有意义,相当于我带着他们到全国各地去看历史古迹。”

吴运杰的访古行程总是很赶,经常早上8点出发,晚上10点才返回住处。外出作业十几个小时后回到住处,吴运杰还要整理资料、撰稿。作为文博科普博主,他要求自己发出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能经得起检验。

虽然在旅途中又苦又累,但这样的生活,让吴运杰感受到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

“我最开始拍文物的时候,在想怎么能拍得好看,让观众体会到直观的美。我买了很多摄影方面的书籍,学习怎么构图。不过,把文物拍得好看还远远不够,我需要向观众传递文物背后的历史、工艺方面的价值。我也买了很多文博方面的书籍,查阅了大量的论文。我做的文博笔记有几十万字。”吴运杰说。

在遍访古迹的日子里,吴运杰也有失落和难过,有时走了很远的路才发现要寻找的古迹已然不在,因此常常要“跟时间赛跑”。“一些比较小的田野景点、田野文物,比如说一个亭子、一座桥或者一处民居大院,很可能在一场山洪或暴雨中就被毁掉了。这也是我们不辞辛苦去奔波的意义:记录它的历史、现状,哪怕是以后的复原,我们都有资料提供。”

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去国外的博物馆拍,尤其是去大量收藏中国文物的博物馆,以另一种方式把这些文物请回中国。

随着访古经历日渐丰富,吴运杰的历史知识也在日益累积。2022年,在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节目中,他在12轮文博知识竞答中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

在吴运杰看来,每一处文物古迹都承载了祖先的智慧、创造、精神。他的理想,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文物、热爱文物,在文物古迹中认识中国、读懂中国。

吴运杰的规划,是沿着自己所做的文物地图,把里面所标注的博物馆、古建筑、石窟等文化遗产一个一个“刷”完,然后在各个平台上继续给大家分享。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超过76万处。吴运杰的地图所记录的,其实还不足总量的2%,但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坐标,已足以令人眼花缭乱,深受震撼。

吴运杰在地图上标注古迹,用双脚丈量大地,这份可贵的实测精神与当年的徐霞客一脉相承。

16世纪的“80后”徐霞客用一生抒写“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豪情,20世纪的“90后”吴运杰则实践着“访历史而注文博”的理想。他们与他们所钟爱的灿烂文化一样,都值得我们自豪。

(叶子摘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Gc7X5N4WrwkTuEhcBdSmcgrLjX5oYZN3g4IuHGqDauHS1S/HVkGaiAxilYpvb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