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漫天星光闪耀  青春扬帆起航

中国画里为什么鲜有太阳

●罗兰

范宽《溪山行旅图》

陪国外的朋友看故宫博物院的名画,他们总会问一个启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你们中国画里,很少有人画太阳?”

确实如此。我们的国画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画太阳呢。

这和西方画相比,真是大异其趣。

凡·高在疯狂的心理状态下,刻意去追求那炽热的、燃烧的太阳自不必说,其他西方画家笔下的风景也大都是阳光灿烂的。他们即使不直接画出太阳,其作品给人的感觉也是以阳光的存在或不存在,来表达时间或天气的变化的。

当然,你会说这是因为所使用的颜料不同,油画的颜料本身就是亮的,而国画的颜料比较暗淡。即使如此,在你细看国画时,仍会感到中国画家根本无意强调太阳。

国画里的山,是阴凉的。国画里的树木,是遮天蔽日的。国画里的水,极其平远浩阔,既非波涛汹涌,也不熠熠生辉,而大多是不着一笔,一片空无。河用两岸或小舟,瀑用群峰或石树来衬托而已。

我们似乎很难想象,国画中如果有个太阳,会是什么样子。

故宫博物院那满壁的国画,所给人的印象,只是一片阴凉。它使你觉得心中暑气全消,也使你觉得世界十分静谧,对人间苦乐,都变成欣赏,而不觉得奔劳。

范宽有名的《溪山行旅图》中,山高路远,却因为飞瀑腾云,山径清幽,而使人觉得画中行旅是在游山玩水,而不会给人带来奔波行役之苦。巨然的《万壑松风图》,岩瀑飞洒,苍松蔽日,一片幽深,更是把人世间的烦热消除净尽,让人顿时摆脱了日常生活中的烦虑与挣扎。

看中国画使人感到,似乎中国画家不画太阳,正是因为他们不想强调人类在烈日炎炎之下,奔走衣食的辛劳,而尽量使所画的山水给人带来清凉之感;也是因为他们不想让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奔劳之外,还去看画幅中的烦热。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为学业、为事业、为衣食、为名利而奔走竞逐。身体上的辛劳,心情上的烦热,使人们经常感到自己像是一壶滚沸的水,血脉奔腾,汗流浃背。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家所希望看到的,就不再是更多的辛劳与烦热,而是希望感受一些安谧与清凉,让自己能像从炎天烈日之下,走入了一间饮冰室,冷气迎面扑来,把阳光挡在户外。

艺术对现实人生,似乎应该具有这样一份补救与纾解之功。我想,这同时也解答了西方朋友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中国画家喜欢画马,而较少画牛?”

中国画家中,以画马而自成一家者要多于画牛者。他们如果画牛,也是为了表现一种谦和、质朴与踏实,使人从画意中能感受到一些“降落”的安稳与宁适。而中国画家画马却是为了表现人类灵魂深处挣脱约束、奔向无限、追求自由的一种向往,这种渴望奔驰、不受牵羁的心情,可以说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心情,借善跑的骏马来表达,自然会使人心胸为之一畅。

中国画家所表现的,不仅是技法,更是哲思。

(皓书摘自海天出版社《生命之歌:罗兰散文》一书) CsKj90Uvc2iRRtJnENvm2n/YVKhCBQiVYqnixZ3VMDf1Wtrl9b0jnn73YpGaBd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