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题

在宋代,一朵花的命运

●薇薇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800多年前的陆游一路舟车劳顿来到临安,在烟雨江南的小阁楼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巷陌传来的那一声悠扬的“卖杏花”,觅得心灵归处的宁静。

天还未亮,花农们就已早早地来到花园,他们弯着腰,不辞辛苦地松土、播种、浇水……一整套流程下来,深埋在泥土中的种子开始发芽、抽枝,等它们开出美丽的花朵,花农们便能在花市上赚个盆满钵满。

在宋代,这样兢兢业业的种花户不在少数。《陈州牡丹记》记载:“园户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这些种花户要么不种花,一种就以公顷计。为增加栽种的花卉品种,他们还发明了高超的嫁接技术。百花皆可接。“茄根上接牡丹,则夏花而色紫,接桃枝于梅上,则色类桃而冬花,李上接梅,则香似梅而春花,投莲的于靛瓮中,经年植之则花碧,用栀子水渍之则花黄。”

五花八门的种花大法,不得不归功于宋代兴盛的花市交易。早在唐朝,富人们便已经“千金不惜买花栽”,到宋代,商业经济大大繁荣,买花的风气深入民间,家家户户都开始插花、簪花、赏花。于是,花农们日夜耕种,花商们“遍地开花”。

《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汴京的花市盛况:“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

卖花人天还未亮就要出门,他们将新采摘的鲜花放在马头竹篮中,游走于街巷,不知疲倦地吆喝,直至太阳下山才收摊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难怪陆游要将卖花声写进诗句里,江南朦胧细雨中那一抹卖花者的身影,不正是我们对于宋时温润生活的遥想吗?

探寻宋人的起居,无论是床头还是案边,无不遍插花束,如何插花更成了人们的心头大事。宋人丘濬撰写的《牡丹荣辱志》专门介绍插牡丹花的原则和方法,而李嵩的一系列花篮图,则更为直观地呈现了宋人卓绝的插花技艺与儒雅的生活格调。

除了插花,“簪花”也是宋代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无论男女老少、地位尊卑,皆以簪花为荣。宋徽宗每次出游都“御裹小帽,簪花,乘马”,从驾的朝臣侍卫们也纷纷效仿,“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这是宋代一道独有的风景。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惜花如命的宋人,种花,卖花,买花,插花,簪花……一朵花的命运在它的种子落地之时,便注定了百转千回的“花”生。

从此以后,当我们回望宋代,能想起的除了酒旗三百家的灯红酒绿,煮茗烧香的书卷飘香,还有那市巷、回廊、檐角、门庭间看不尽的繁花。

(林冬冬摘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 看展览”,视觉中国供图) RuUJwhcC8T4MxsRzYFRgTDhBnBOL5shFebAFzupYL1ZRmLTo9xwYvWGuNCCsGt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