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题

大海才不在乎我的听力,帆船也不在乎

●徐莉佳

你好,我是徐莉佳,做运动员时我参加过3届奥运会,2012年,我拿到了亚洲第一枚帆船项目的奥运金牌,并担任了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中国代表团的旗手。现在我是一名体育媒体人,已经采访过200多位各个体育项目的冠军运动员和教练。

你一定听过一句老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你觉得“塞翁失马”和“因祸得福”真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又是哪里不一样呢?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经历,来聊聊我对“因祸得福”的体会。

你可能会问,别人说自己因祸得福也就算了,你堂堂一个奥运冠军,顺风顺水、功成名就的,或许以前训练是苦了点儿,但也跟“灾祸”不沾边吧?你哪来的什么“因祸得福”呢?

其实,我是半个残障人士,而且从小就是。1997年的夏天,爸爸把我送到了淀山湖的帆船队训练基地,在经过两个礼拜的试训后,我成了3个入选的女孩之一。

后来,在帆船队待的时间长了,身边的人慢慢发现,我有那么一点不对劲儿。我经常需要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才能听清楚、听明白。其实之前在游泳队的时候,我也听不清教练说了什么,但在帆船队,我跟教练和队友吃住、生活都在一起,我严重的听力问题就彻底暴露了出来。爸爸带着我去上海五官科医院看病,拿到的诊断是: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50%,已错过最佳治疗年龄,建议尽早佩戴助听器。

这样的听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在海上的正常训练,教练的指导意见我听不见,沟通起来特别费劲儿。于是,有一天教练把我叫到她的房间,让我打电话给爸妈,让他们把我接回家,让我退出上海帆船队。我一听到要被“退回去”,便号啕大哭,一边恳求教练把我留下来,一边发誓未来一定会更加刻苦训练,用好成绩来回报团队。

于是在海上的训练课,就出现了一些很搞笑的画面,教练们特地为我买了喇叭,朝着我高声喊。可在跑船的过程中,我还是听不清教练说了什么。有一次教练喊“徐莉佳,把舵柄拿高点儿”,我却听成了“把肚皮挺高点儿”,就顺势挺起了肚子,搞得教练哭笑不得。

晚上熄灯后,寝室里的女孩会躺在床上聊天,可屋里漆黑一片,我根本看不见她们的嘴型,猜不出聊天内容,也就从来都加入不了女孩们的“八卦世界”。那段日子我感到很孤独,听力的缺陷让我无法融入集体生活,渐渐地就开始自我封闭起来,不敢跟别人多说话。训练之余,队友们一起聊天、玩游戏、打牌、追剧,我就只能一个人在角落里静静地看书、学习、练字,或背英文单词。

我也不是没有抱怨过,为什么老天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偏偏是我?可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毕竟大海才不在乎我的听力是不是有问题,帆船也不在乎,我可以到竞技场上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在训练中,我总是练得最刻苦最拼命的那个人;生活里,我也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玩命地学习。

1998年我在香港拿到了全国冠军,1999年在巴基斯坦拿到了亚洲冠军,2002年在美国拿到了世界冠军,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拿到了奥运冠军。我也从刚出国时需要依赖翻译,到后来成为队友们争先“抢夺”的翻译,因为我比专业的翻译更懂帆船规则和航海术语,能在赛后的抗议审理中,更精准地描述和还原海上发生过的碰撞或纠纷。

如果不是听力有问题,我或许不会那么拼命,更不会那么想要去证明自己。反过来,它让我能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投入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从来不会因为某些杂音而开小差。

你说,这算不算“因祸得福”呢?

这一点在我转行做体育媒体人的时候,也有同感。

2017年,我由于各种伤病太严重,甚至因为颈椎突出压迫到神经,人躺在床上完全动不了。即便我再怎么热爱帆船,也必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我再去参加奥运会了。

那一刻我想了很多很多,除了参加帆船比赛我还能做些什么?

我以前想过做教练,想过做队里的翻译、领队,可是我不甘心一辈子都待在运动队里,我也想去看看帆船之外的大千世界。于是,在那个我倒在床上丝毫挪不动身体,几乎是人生中最无力、最糟糕的一天,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转型做体育媒体人!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我毅然决然地重考了雅思,申请了英国的索伦特大学,攻读体育新闻传媒专业的研究生。

虽然身边的人都不理解,可我深知,从事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哪怕我做媒体人之后收入不高、不稳定、有风险,甚至被人嘲笑,那也没有关系。只要我带着这份热情,钻研得足够深,能为这个世界做点儿贡献,并收获点儿成就,那就足够了,结果顺其自然吧。

想明白之后,我就开干了。先是播出了《帆船佳音》中文版,跟国内航海圈的大咖们做深度访谈;熟练一些之后再把范围扩大,做《体坛佳音》,采访各个体育项目的冠军运动员;有些在英国制作的帆船赛事直播节目,我会到伦敦的演播室里去给中国观众做解说;我飞到世界各地,去现场参与赛事报道和采访,至今我跟进过的赛事有:世界排球大奖赛、田径钻石联赛、斯诺克世锦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和东京奥运会,等等;像丁俊晖、苏炳添、范志毅、张嘉豪,都接受过我的专访。除了中文,我也能用英语去跟世界各国的体育爱好者们分享体育故事。

一转眼,我做《体坛佳音》已经有5个年头了,总共200多期节目。在和运动员聊天的过程中,我总能跟他们产生很多共鸣:艰苦的训练、伤病的困扰、比赛的压力、渴望延长运动寿命、对家人的亏欠、对未来的彷徨,以及退役后如何融入社会,等等,这些可都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啊。我很享受做媒体人的过程,也期待未来能把更多体育人的故事分享给大众。

我希望等自己退休之后,大家聊起徐莉佳会说:“哦!她体育报道做得很棒,很喜欢她的采访风格,从她的节目中了解到不少运动员背后的酸甜苦辣呢。啊!什么,她以前还拿过奥运冠军?哇!太厉害了,简直难以置信,不可思议啊……”那样的话,才说明我在媒体行业干出了点儿名堂,而不仅仅是戴着奥运冠军的头衔和光环去过完余生。

我的故事讲完了。回到我们最开始那个问题,“塞翁失马”和“因祸得福”到底哪里不一样?塞翁失马是完全被动的状态,而因祸得福很多是主动争取得来的。

面对不幸,不要矫情,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我弱我有理”。

强者的生存信条从来都不是什么顺其自然,而是强者逻辑!而且对像我这样天生就有缺陷的人来说,起点已经比别人低了,那就更要加倍努力地付出,否则机会凭什么降临到我头上呢?也许你的不懈努力,会让你有机会去超越身边的人,成为一个更厉害的强者。

就像这次演讲的机会,也是我主动争取得来的,因为我想要变得更好,我想要不断突破,所以今天我站在了这里。我是徐莉佳,希望你喜欢我的故事,也祝你能成为一个生命的强者。

(静待花开摘自“回响·开年演讲”) sG894k4zYta9GCneBGOXTh8VQsFEcPJLxuVUeGlBpEf1ywG0D5gpuFQQE/tVgvB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