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题

疯狂的“兔子”

●邱俊霖

兔子没有尖牙利爪,所以被人们视为温柔可爱、忠厚善良的象征。不过,即使兔子如此可爱,还是阻挡不住“吃货”们的嘴。

就像我们最熟知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一样,那个宋国人捡到撞死的兔子后提回家,肯定是要将其端上餐桌的。《诗经》中也提到过先民们吃兔子的情景,比如其中的《瓠叶》一篇,就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之语。主人家用兔子肉招待来客,烹制方式也多,如煨、熏、烤等。

历史上也有一些“爱兔狂魔”。比如,《西京杂记》里就有一则记述:东汉的“跋扈将军”梁冀权倾天下,作恶多端,但他最喜欢的宠物竟然是兔子。他甚至在首都洛阳兴建了一所方圆几十里的“兔苑”,而且还为里面放养的每只兔子制作了户口和档案,以保证“兔身安全”。

可并不是谁都像梁冀这般喜欢兔子。当时有个西域商人初来乍到,误把梁冀养的宠物兔当作家畜,让厨子煮了一只。梁冀知道后怒不可遏,最后将这个西域商人和煮兔子的厨子都处死了,受到连累的有十几个人。梁冀虽然爱兔子,可因此胡作非为,显然已经背离了饲养宠物的初衷。

古人虽然喜欢吃兔肉,但有一类兔子是不吃的,那就是白兔。在古代,普通野兔通常是灰黑色的。即使是天生的白兔,如果整天在野外吃草打洞,毛也难免变色。所以,古代的纯白色兔子是稀罕物。古人如果在野外发现一只纯白色的兔子,就会将它当作宝贝,更会将它的出现视作祥瑞的象征。

在古代,统治者也热衷于饲养白兔,老百姓或者地方官员见到白兔,通常会献给朝廷。《旧唐书》中记载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武则天称帝时有个叫王弘义的酷吏,他曾经担任过御史,职责是监察百官。不过,这个人却是个作奸犯科之徒。在距离他住宅不远的地方有不少瓜田,瓜成熟的时候瓜香远飘,王弘义闻到之后,心痒难耐,便到瓜田向瓜农要瓜。

王弘义仗势欺人,拿了瓜不给钱。瓜农们不愿意将自家的瓜送给王弘义。王弘义为此怀恨在心,回去之后便谎称瓜田之中有白兔,说白兔是祥瑞的象征,应该献给皇帝才对。于是,他让县令带人去瓜田之中捉白兔,最后瓜田都被衙役们践踏了。

当时的内史李昭德听说这件事后,说道:“昔闻苍鹰狱吏,今见白兔御史。”汉代有个叫郅都的狱吏执法酷烈,人送外号“苍鹰”,人们将其称为“苍鹰狱吏”。如今,居然又冒出来一个为了给皇帝献白兔而毁掉百姓瓜田的王弘义,真是个着了魔的“白兔御史”。于是,王弘义这个“白兔御史”的外号就传了出去。

虽然都是突出一个“狠”字,可“苍鹰狱吏”和“白兔御史”还是有天壤之别的。“苍鹰狱吏”虽然威猛严酷,但他执法不阿、敢于直谏,何况他镇守边疆,匈奴听了他的名号之后都不敢犯境。晋代的史学家陈寿评价道:“郅都守边,匈奴窜迹。”而白兔看似温柔,可这个“白兔御史”却恃强凌弱、为非作歹,根本不能跟“苍鹰狱吏”同日而语。所以,当时的人用“白兔御史”来形容王弘义,无非是在讽刺他是个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之人。

不过,“白兔御史”在历史上可不少见,原因无非就是古人信奉天人感应的理论,而白兔正好是祥瑞的象征,所以人们认为统治者有德行、治国有方,白兔才会出现。加上大部分的封建统治者往往好大喜功,因此认为自己执政期间出现的白兔越多,越证明上天对自己是肯定的,也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作为的天选之子。于是,“白兔御史”也就多了起来。

明朝的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说,唐朝的时候有“白兔御史”,可唐朝的“白兔御史”只怕比不上明朝的“白兔御史”啊,接下来他就记叙道:“嘉靖十一年(1532年)十一月十日,四川巡抚都御史宋沧进献白兔。”嘉靖皇帝收到白兔之后非常高兴,当时的礼部请求祭告祖庙。

嘉靖皇帝自然非常想这么干,可又有些不太好意思,就假意推辞。可礼部的官员们都知道嘉靖皇帝好大喜功,尤其是非常喜欢这样的祥瑞出现,就再次上表恳请。这回,嘉靖皇帝终于答应了。于是,由当朝的学士、尚书带头,百官都上表庆贺。

嘉靖皇帝自己在皇宫内应该也养了白兔。《明史》记载,有一回,宫内的兔子生了两只小兔子,嘉靖皇帝非常高兴,便在礼官的请求下祭告祖庙。同月,又有兔子生了两只小兔子,嘉靖皇帝认为这是长寿的吉祥寓意。因为皇帝喜欢,天下就掀起了一阵“献兔潮”。比如,《明史》中记载,曾经担任过南京兵部尚书的李遂就为嘉靖皇帝进献过白兔,皇帝照例告于祖庙,而且对李遂越来越宠爱了。

嘉靖皇帝收到的白兔不可谓不多,可他在位期间却并非什么太平盛世。嘉靖皇帝在位45年,仅次于万历皇帝,可他是明朝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好大喜功、崇信道教、宠信奸臣,明王朝也由此走上疯狂滑坡的道路,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不断加剧。

后来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评价道:“盖抚镇重臣贡瑞取媚,自嘉靖八年(1529年)汪献甘露后所仅见,且下及禽兽,从此进瑞物者接踵,若宋沧者,亦可呼为白兔都御史矣。”

所谓的白兔哪里是什么真正的祥瑞,分明就是大臣们摸准了皇帝好大喜功的性子,投其所好而已,为的无非是让自己官运亨通。而嘉靖皇帝对朝政的弊病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反而期盼着多出现白兔这样的“祥瑞”来粉饰太平,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从容摘自微信公众号“霖同学讲故事的地方”,老老老鱼图) ih7/YUb7cmCHVPsFykQ8GUNZIGNe836lV8Ug3ad7aOJfwWfHNy+S9yobuFbeRL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