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仰韶文化的传播

王仁湘先生对仰韶文化彩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他看来,仰韶彩陶的传播掀起了一次史前艺术浪潮,促使了仰韶文化进行扩张。中国新石器时代南与北、东与西的不同区域,曾出现过多次文化交流。影响最大、最广的阶段,正是在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期

庙底沟时期大规模的文化扩张,集中体现在彩陶文化的传播上。庙底沟期仰韶文化在仰韶早期基础上发展提升以后,以它所在的豫晋陕交界一带的中心区作为源头,影响远至其东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其北河套地区的阿善文化和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其南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以及西北地区的前马家窑文化,在这些区域都发现过一些具有庙底沟期仰韶文化风格的彩陶。在播散的过程中,有传承,也有变化。

东向:黄河下游地区,扩展到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存中发现有典型的花瓣纹、回旋勾连纹彩陶,基本构图与庙底沟期相似。

西向:黄河上游地区。庙底沟期彩陶对西北部地区的传播过程中,彩陶的器形与纹饰基本上没有明显变化,在青海民和县和循化县等地发现的同期遗存,甚至可以直接划入仰韶文化系统。

北向:塞外地区。庙底沟期彩陶影响的塞外区域,可分为东西两片,一片是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另一片是辽河红山文化分布区。河套地区发现了一些典型仰韶文化早、中期彩陶,最流行的是宽带纹,还有鱼纹、叶片纹、花瓣纹和菱形纹等。辽河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多属红山文化,有宽带纹等,推测应当与受到了仰韶文化的影响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庙底沟遗址曾出土一片旋纹彩陶,纹样特征具有红山文化风格,可能体现出红山文化的彩陶反过来对仰韶文化也产生了影响。

南向:大江南北。向南方的影响跨越长江,波及更远的地方。仰韶文化对南方最明显的影响体现在长江中游地区。长江支流汉江是彩陶传播的一个重要通道,在河南淅川,湖北郧县、枣阳一带都发现了一些典型庙底沟期风格的彩陶。由垂弧纹和直角斜弧边三角纹组合而成的“西阴纹”彩陶并不仅限于晋南、豫西、鄂西北、关中、陇东地区,它还传播到江南洞庭湖地区和北面的河套以北地区。

大汶口花瓣纹陶器 动脉影摄

仰韶花瓣纹陶器 动脉影摄

庙底沟彩陶盆

引自王巍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彩版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仰韶人面鱼纹盆

引自王巍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彩版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西南向:横断山区及邻近地区。从黄河上游地区向南观察,彩陶对长江流域也有强烈影响。在嘉陵江上游和邻近成都平原的岷江上游地区都发现有一些彩陶,影响持续到仰韶文化晚期阶段。从中可知黄河文化影响了长江上游地区远古文化的发展,密切了两条大河之间的文化发展关系。

韩建业先生更将仰韶文化强势对外影响和传播的这一重要阶段径称为“庙底沟时代”。指出在裴李岗文化雏形的基础上,庙底沟期形成了最早的中国文化圈,东达海岱,西至甘青,南达江湘,北逾燕山,涵盖了现代中国的大部地区。如果将全新世的亚欧大陆划分为三大文化圈,那么最早的中国这个稍小的文化圈,实际上是早期东方文化圈的主体部分,在西、北两个方向则与早期西方文化圈和早期北方文化圈有所交错。

就最早的中国文化圈内部来说,具备中心区、主体区、边缘区三个层次的多元一体结构。晋西南、豫西及关中东部为中心区,最具代表性的花瓣纹彩陶线条流畅,设色典雅;双唇口小口尖底瓶、折腹釜形鼎等典型器造型规整大气。向外是主体区,即黄河中游地区(南侧还包括汉水上中游、淮河上游等),是除核心区之外的整个仰韶文化分布区,花瓣纹彩陶造型因地略异,线条稚嫩迟滞,其中偏东部彩陶多色搭配,活泼有余而沉稳不足。再向外是边缘区即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仰韶文化的邻近地区,时见花瓣纹彩陶,但主体器类仍为当地传统,常见的是在当地器物上装饰庙底沟风格的花纹。

韩建业进一步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期早期中国的三层次结构长期延续,至商周时期甚至发展为四层结构,与文献记载商周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吻合,成为秦汉直至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多元一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考古小知识

考古学文化、类型、遗址及其命名

1. 考古学文化:指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遗存。考古学文化的命名规则一般有以下2种:

以首次发现典型遗址的地名命名,如:良渚文化;

以某遗址某一期的典型文化命名,如:庙底沟二期文化。

2. 考古学类型:考古学类型是考古学文化下的一种概念。仰韶文化因文化分布区较大,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会分出若干拥有鲜明特征,有别于其他区域或时期的类型。考古学类型的命名一般以典型遗址的地名来命名,如仰韶文化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

3. 考古学遗址:指人类活动遗址、领域。

命名规则:一般是遗址所在地或附近的最小地名,如村、县、乡、墩等的名称,以加大排他性和唯一性,如:石峁遗址。

相关遗址

青台遗址

位于河南郑州荥阳市广武乡青台村东,为从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续到晚期的文化遗存,距今5300年至5100年。青台遗址发现于1922年,面积10余万平方米。2015年以来,青台遗址东部发现了9个陶罐组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其西部发现了4个瓮棺将九星罐和其东部的圜丘包围,为仰韶时期的祭祀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关阅读

[1] 梁思永等:《小屯龙山与仰韶》,商务印书馆,2015年。

[2]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3] 张忠培,严文明撰;苏秉琦编:《中国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4] 王仁湘:《大仰韶:黄土高原的文化根脉》,巴蜀书社,2021年。 1kIrD7MSTk4qVeVy8enWSTpoGZ4VxbE0wbubGQj52Fi8xOZdpZowgYc+eeEzqM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