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真正的尊贵始于内在的尊严

很多人渴望受到他人的尊崇,所以才会有很多人热衷于追求名利,追求高官厚禄。而这些通过他人或者通过外界争取而来的尊崇,孟子将其称为“人爵”,与其相对的,则是“天爵”,“爵”即爵禄的意思。

“人爵”指的就是偏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必须靠人委任、封赏或继承才能得来。比如,我们参与大学教授的评定,如果评上了,这是学校授予我们的;而“天爵”指的就是精神上的、内在的爵位,无须谁来委任或封赏,也无法世袭继承。比如,我们想要成为一个诗人,那就去写诗好了;我们想要做一个好人,那就去行善好了,这些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而由此得来的尊重和荣誉,也是我们去做这些事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当然,无论是“人爵”还是“天爵”,获得之后都可以让我们收获尊重。但是从本质上说,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关乎不同的选择。

晏婴在代表齐国出使楚国的时候,遭到楚国的各种刁难和设计。楚王之所以想尽办法打压晏婴,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凸显自身的尊贵。或许一般人在面对这样的君王时,都会因为畏惧或者诱惑而选择顺从和迎合,但晏婴并没有屈服,他甚至没有因为楚国侮辱性的待客之道而愤怒离去,反而用一句“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扭转了局势。

表面上看,晏婴说这句话是在贬低自己,但实际上却将自己放到了一个更为尊贵的位置,而晏婴最后也因为自身坚定的立场而获得了楚国的尊重。此举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更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晏婴在齐国备受君王赏识,但即便位高权重,也从来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他的生活始终十分简朴,就连齐景公亲自赏赐,他都拒不接受。

有一次,晏婴出使他国,齐景公自作主张地将晏婴的旧房进行了改造,还配备了壮马华车,意在给予匹配他身份地位的赏赐。但晏婴回来之后,却拒不肯回家,他解释说:“我节俭朴素,是为了给百姓做出表率,避免奢靡之风的盛行。如果君臣都安于享乐,百姓也会争相效仿,最后导致品行不端,以后再补救就难了。”齐景公无奈,只好恢复了住房原貌,晏婴这才回到了家中。

关于这一点,孟子也曾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意思说得很明白了,希望得到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心理,不过每个人其实都拥有很尊贵的东西,只不过我们没有想到它而已。而别人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

和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乾隆年间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他这一生,追名逐利,直至富可敌国,但最后的结局却十分凄惨。早年间,和珅凭借着精明能干获得了乾隆皇帝的信任和喜爱,后来通过长子与皇室的联姻,又成为皇亲国戚。

官运亨通、大富大贵的和珅并没有就此满足,仍然追逐着权和利。随着私欲的日益膨胀,他利用自身职务之便,开始结党营私,大肆敛财。和珅所追求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爵”——官位给他带来的权威,钱财给他带来的尊贵。到最后,嘉庆皇帝列举他的条条罪状,下旨将他革职下狱,最终将其赐死,并收缴了他的全部财产。为此民间曾流传一句民谣“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见和珅生前敛财数目之巨大。

直到今日,这件事仍然被人们反复当作反面教材来教育世人。所以,外物赐予我们的尊贵很容易消散。我以前讲过一本书,叫作《自尊》。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找到内在的自尊,总是希望通过别人的给予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尊重的。所以正如孟子所说,真正划算的是修养自己的身心,让自己的内在获得尊严感。当我们能够做到自尊自爱,自然而然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拥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MYt5kUy8D2Hdaw68z/2dxFqBJWJkG0qhSCewlXSARCc377yIESPoHPBy5N9cuVa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