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元宇宙鸿蒙开
——全新数字星球的诞生

想象一下,在地铁车厢里,人人都是低头族,埋头看着手机。我们人坐在车厢座位上,全部心思却扑进手机世界中。再想想,在网吧里,五个人坐成一排,和另一个大陆的100个人结成联盟,向地球另一端的100多人发起“战争”。

还有,假设你还是个小学生,拖着不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暑期日记;大人们把流水账搬到了社交软件上,在网上发布各种生活日常,比如“我今天吃了什么东西”“我最近在读哪些书”“我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好事”。

我们的身体存在于现实世界里的一个真实的地球上,而我们的生活却越加频繁地参与到数字世界、数字地球中。我们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和互动,却为何要走进虚拟世界中生活?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探寻新世界、结交新邻里,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这些都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向往。然而人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是人性使然。在现实世界里,无论我们建了多少高楼大厦、研究出多少新型产品,无论我们走过多远的路、见过多少人,终觉不够圆满。于是我们构建起了一个数字地球,去追寻在现实世界中诸多的求而不可得。

数字地球是一个存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数字媒介里的全新世界,我们把它称为“元宇宙”(metaverse)。“元宇宙”是由表示“宇宙”的“universe”与表示“虚拟”或“超越”的前缀词“meta”组合而成。换言之,所谓元宇宙,就是“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由于元宇宙的呈现形式一直在不断演化,所以即便是此时此刻,我们也很难将它抽象到某个固定的概念上。把生活点滴上传到脸书、Instagram 或KakaoStory ,注册成为在线社区的活跃用户,或者玩玩网络游戏,这些都是在元宇宙中生活的方式。

美国的技术研究团队ASF(Acceleration Studies Foundation,加速研究基金会)将元宇宙分为四大形态,分别是增强现实、生命日志、镜像世界与虚拟世界。这算得上是对“元宇宙”这个概念最简洁明了、行之有效的分类了,因此我在本书中也将基于这四大形态对现在和未来的元宇宙做进一步探讨。

你有没有在一款手机软件中捕捉过精灵宝可梦?有没有用过屏显前窗玻璃(HUD),直接将导航信息投屏到车前窗玻璃上?有没有用手机摄像头扫过书中的二维码,看到影像从书上掠过?如果有,那么你已经体验过什么是增强现实了。

你在Instagram中上传过今天的美食照片吗?有没有把最近在读的好书封面分享到脸书?有没有发布过自己正在工作或学习的视频博客(vlog)?恭喜你,你已经在创作生命日志了。

你有没有加入过某个歌星的线上粉丝俱乐部?有没有用过视频会议软件远程上课或开会?是否曾通过外卖软件点餐,或在爱彼迎上订房?如果有,说明你已经体验过镜像世界了。

你玩过网络游戏吗?看过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吗?这些都是虚拟世界的写照。

按照真实世界的标准,元宇宙的价值有多大呢?我们不妨先看看那些掌握或控制着部分元宇宙的公司的总市值。截至2021年1月,为多家元宇宙的运营公司提供后台网络服务的亚马逊,市值达1.652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三。谷歌——旗下拥有主流视频博客、YouTube视频网站,市值超过1.283万亿美元,是世界第四大最具价值的公司。生命日志领域的龙头老大——脸书,市值已超过781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六。最后来看看腾讯,市值8620亿美元,其销售额占比最大的部分(占35%)来自游戏业务,也就是元宇宙中虚拟世界的一部分。综上,全球八大市值最高的公司中,半数与元宇宙密切相关。即使是像耐克这样乍一看与元宇宙、数字地球毫无关联的公司,自2006年起也已经紧锣密鼓地进入元宇宙寻求自己的位置。在过去5年里,相比同业其他品牌,耐克的利润获得了大幅增长,市值达到2190亿美元,是它的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达斯的3倍。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再详细解读亚马逊、YouTube、脸书、腾讯与耐克的故事。

这些掌控着元宇宙与数字地球的公司,增长率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线下制造与分销企业,也就是说,元宇宙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正因为如此,如果仍然将元宇宙当作遥远世界里的传说、数字发烧友的臆想,或者觉得它无非是“95后”年轻人的游乐场,那将会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误判。 a+DFyQ2WFweVKjiSru5THgbufYHmGiG1gaEdH3B8kt+sLWTbr3WYnmc3XmeBj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