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概论

若想列出和描述所有的强迫症,难免显得狂妄自大,然而我们还是可以尝试努力去靠近这一目标。强迫症总是既相似又不同。总是相似,是因为强迫症总是被定义为一些强迫思维 和/或强迫行为 ;总是不同,是因为每一个病患都表现出个体特有的细微差异,就如同同一画家的画也不尽相同。那么,努力去接近目标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所有定义,它们决定了诊断、对现象的理解和认知行为疗法的采用。在这些定义中,每一个词语都具有意义。

• 强迫思维是指一些想法、脑海中的一些画面,以及非自主且令人困扰的一些冲动,这些冲动会导致不适的情绪状态,这种不适被美国人称为不安(discomfort),能够偶尔促使强迫行为发生。

• 强迫行为是一些精神上或行动上的自主行为,但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特点,即做出这些行为是为了自我感觉更好一些,为了缓解不适或者是为了避免一个灾难。

说回强迫思维,强迫思维应是非自愿且令自己不快的。例如,当一位画作收藏家每天都花五个小时来思考他希望在下一次拍卖会上收入囊中的作品,这就不属于强迫症范畴的强迫思维。他是带着喜悦去预计,他本人与这一念想是一致的。同样地,对于一个恋童癖患者来说,他整天都幻想着那个他要在放学时去强奸的小男孩,即使会被公众说为“性偏执狂”,但这也不是强迫症意义下的强迫思维。相反,若某人并非恋童癖患者,但却不停地被非自主的恋童画面萦绕,或有某类可怕的想法,如认为自己会在非情愿的情况下,出于某种冲动,做出恋童的行为,那么此人正在忍受强迫思维的折磨。

强迫症的强迫思维可以有着不同的表现:例如想象眼球被切片、眼睛里有尖锐物体等暴力或恐怖画面;我是肮脏的,我可能犯错误了一类的常见念头;我会做出受人谴责的行为之类的侵入感觉;侵入愿望 ,比如希望最爱的人死亡或患上癌症的感觉;有时甚至有侵入感受——有这样一位病人,他是恋童癖强迫症患者,当他面对一个小孩时,他会感到一种非自主且令自己不快的阴茎痛痒性感受,“就如同他受到了刺激”。

而强迫行为,总是一些以必要为特征的、有意识的行为,涉及行为上的强迫。例如,洗涤、检查、重复做过的动作、把东西排成一线、整理、丢弃、囤积、触摸;或者当我们自主地想到某物时精神上的强迫行为,例如,用一个积极画面去替代一个侵入的消极画面,用好念头去打消坏念头,想着某些词语或在脑袋里计数。

出于教学目的,我决定将强迫症按照不同主题内容分为五大类:

▹ 宗教、道德、迷信主题;

▹ 污染与纯洁主题;

▹ 精确、秩序、对称及完美主题;

▹ 对于潜在危险和灾难的保护主题;

▹ 其他主题:无法归类的强迫症。

很明确的是,这些分类并非相互没有交叉:我们会在宗教强迫症的范围内遇到洗涤强迫仪式;我们会出于迷信去整理或把物品排成一线;我们会出于宗教原因检查灯光是否关闭……从另一角度看,某些病人患上的是一种单一主题的“重”强迫症,而某些病人患上的则是主题不一的多种强迫症。 TDBCEBBVIcStYwaAgSEa2gT51ouGEI7HdD3DdJOhSxM1k00idEOL/tQF2/szmt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