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事情越多,不变化的事情会更多……
——佚名
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过去的两年间,每次我受邀进行演讲,虽然受众不同,但是主题都是“如何克服倦怠和培养复原力”。虽然在这个领域,我授课多年,但是从未收到如此多的邀约和请求,让我讲授相关主题。
从重点工程学院的学生领袖,到年度大会上数以千计的药剂师;从患者安全的倡导者到肿瘤科护士;从女性高管到即将进行大规模收购的IT业从业者;从讨论颠覆性议题的国际妇女大会的参会者到马尼拉的专业教练——所有人都在呼喊同一个词语:救命!
1984年,在他人敦促之下,我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为了谋生而工作并且依旧享受生活的自由》( Work for a Living & Still Be Free to Live! )。创作此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讨厌自己的工作,对此我毫不隐瞒。那时,我的一位上司要求极为苛刻,为了满足他的要求,我被折磨得精疲力竭,苦不堪言。我就像一个能量耗尽且情绪低落的野营者。后来,我发现存在这种情况的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同事们想知道我是如何应对的——我只是收起帐篷,裸辞了。(这叫带着信仰离开!)我的同事们同样痛苦,也想辞职。
此后,我读到了心理学家赫伯特·弗洛伊登伯格博士的著作。1974年,他引入“职业倦怠”这一词汇,并且撰写了《职业倦怠:如何承担成功的高昂成本》( Burn Out: How to Beat the High Cost of Success )。他对“倦怠”的定义是“感到精疲力竭,倦怠了体力和脑力。过分追求自己或者社会价值观强加给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从而导致精疲力竭”。此前我也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那就是我必须一直做同一份工作,即便这份工作会耗尽我的能量。
我此前的经历证实,情况确实如此,甚至更加糟糕。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毫无意义。我花了将近30年才意识到,工作缺乏目的,同样也会导致弗洛伊登伯格所说的精疲力竭。我的同事在40年前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弗洛伊登伯格同时还坚持认为:“如果执着于一项事业、一种生活或者一段关系,但是最终未能获取预期的回报,就会陷入疲惫状态。”简而言之,他认为泛泛之辈未必会经历职业倦怠,会经历职业倦怠的反而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们设定的目标过高,不切实际,而且把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了生活的某一方面。
克里斯蒂娜·马斯拉赫博士是社会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倦怠感测量表的编制者,她和弗洛伊登伯格博士一起对“职业倦怠”这个概念进行了探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最初学界认为这个概念是伪科学,对之不屑一顾,甚至认为职业倦怠仅仅会发生在服务行业(包括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护理、咨询、心理治疗、监狱服务等),或者只与我们所说的“工作”相关。
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近40年后的今天,职业倦怠已然成为极其严重的问题,一场“熊熊大火”已经变得更加凶猛、更加险恶。现在,马斯拉赫倦怠感测量表已经被广泛采用,作为测量职业倦怠的工具。而职业倦怠的定义也得到拓展,现在它通常指由于长时间地承受压力和遭受挫折,在身体、情绪、动力三个方面经历的倦怠。
◎北美洲
· 据估计,压力和职业倦怠给在北美洲的公司带来的损失约在12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
· 在加拿大,58%的职场人士表示自己每天在工作中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每年造成的死亡多达12万例。
· 2019年5月的《今日心理学》( Psychology Today )称,在美国,医生和提供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已经达到了大流行的程度,此类人员中有近50%的人有倦怠的症状。
· 公司流失的员工中,有一半是因为职业倦怠而离开公司的。员工每日的平均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却没有因此获得任何额外的收入、认可或者感激。因此,他们转而寻找新的工作。
◎澳大利亚
· 与职业倦怠相关的事件每年要耗费340亿美元。
· 2013年,澳大利亚医学学生协会发现,大约1/3的大学生表示,由于经济压力,自己存在焦虑、过度饮酒、饮食失调等问题。
· 高达75%的神职人员表示工作压力较大,有25%的神职人员曾经因为压力选择休假或者遭遇倦怠。
◎欧洲
· 在欧洲,医护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程度最严重。在德国,职业倦怠的情况也非常严重,甚至催生了音乐剧《职业倦怠》( Das BurnOut )。
· 最近的《欧盟劳动力调查》发现,1/4的受访者,即5560万职场人表示他们的幸福受到了各种风险的威胁,包括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长、紧迫的任务截止期限、组织变革等。
◎非洲
· 据估计,在非洲,工作压力、严重的抑郁、职业倦怠、焦虑症每年会造成约406亿南非兰特的损失,相当于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
· 产妇保健领域的工作人员中,72%的人情绪耗尽(emotional exhaustion)。
· 在南非,超过75%的护士表示自己遭受疲惫、悲伤、能量不足和沮丧的侵袭。
◎东亚
· 在日本,人们创造了一个词来形容因为精力耗尽而导致的死亡:karoshi(过劳死)。政府官员透露,在劳动人口中,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面临过度工作的风险。此外,日语还有另外一个词“karojisatsu”,用来形容与过度劳累有关的自杀。对于前述的这两种死亡,政府都会向受害者家属支付约2万美元的赔偿金,雇主支付的赔偿金更可高达100万美元。
◎印度
· 在印度的所有正规企业,每5名员工中就有1名正在遭受职场抑郁症的困扰,医学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企业本身和员工所处的社会圈子都缺乏相关的体系,给予员工应有的支持。
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章,我可以给大家一篇接着一篇地罗列。只要在谷歌新闻中搜索“职业倦怠”,你就能找到足够的数据,让你确信有这种情况的绝非你一人。只要上网搜索,就能看到有关“自杀”的文章。在美国,自杀率已经达到了30年以来的最高值。抑郁症发病率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更可怕的是,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都表示自己面临焦虑、过度劳累、恐惧和其他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正如我在引言部分提到的,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职业倦怠”纳入其最新版本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这意味着在全世界职业倦怠的危害已经引起了法律的重视。世卫组织非常谨慎,称之为一种职业现象,没有将之归类为一种疾病。
以下是我编制的一份简短的评估表。
你认为哪个选项对你行为的描述最为准确,填入对应的数字。
1分 从不如此
2分 偶尔如此
3分 有时如此
4分 经常如此
5分 总是如此
1. 我比以前更易疲劳,精疲力竭而非能量充沛。_______
2. 我很难处于积极乐观的状态。_______
3. 我工作更加努力了,取得的成就却在减少。_______
4. 难以开口寻求帮助,因为我认为自己应该独立完成工作。_______
5. 我发现自己急躁易怒。_______
6. 挑战现有状况或者承担风险会让我感到不舒服。_______
7. 我超量摄入某些饮食:食物、药物或者酒精。_______
8. 我不记得上次玩耍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_______
9. 我一般不会自嘲。_______
10. 我没时间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比如看书、寄贺卡,或者整理床铺。_______
11. 我觉得冥想是僧侣的事情,我过于忙碌,无暇冥想。_______
12. 与正常情况相比,我感到身体有诸多不适。_______
13. 我经常感到孤单,自己的工作也得不到他人赏识。_______
14. 离开或者前往停车场是我唯一经常进行的锻炼。_______
15. 我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而且办事经常拖延。_______
_______总分_____
你给出每一项的答案之后,把数字加起来,看看你目前所处的状况。这只是一个小型评估的示例,并没有考虑到你当前的工作和生活背景,但是仍然会给你带来启示。
· 60—75分:千万不要过于靠近任何“易燃物”,否则你心中“倦怠的火焰”会把它们点燃。
· 45—59分:继续阅读本书,为了避免你的生活和工作被“倦怠的火焰”点燃,你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 30—44分:你的生活时好时坏,有时阳光普照,有时阴云密布,让我们看看采取哪些行动能让更多的阳光撒入你的生活。
· 15—29分:下一本关于倦怠的书籍应该由你来主笔。你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倦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