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停!看!听!

我们会在某个时间提出问题,而找到答案可能已时隔多年。

——佐拉·尼尔·赫斯顿

下笔书写是为了探索自己的知识领域。

——弗兰纳里·奥康纳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职业倦怠”(burnout)列入《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手册 。此前我们认为“倦怠”(burnout)仅仅是一种压力综合征,然而现在世卫组织认为它是“由于未能有效管控工作压力,长期处于压力状态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

职业倦怠有三个特征:

· 精力倦怠或精神疲惫的感觉

· 想逃避,并带着负面情绪工作

· 专业能力降低

让我用更加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这三个方面。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

· 此前点燃你激情的工作现在是否让你感到无精打采?

· 你是否做的工作越来越多,从中收获的快乐却越来越少?

· 你是否因为失去了挚爱的工作而迷失自我?

· 是生活牵引着你向前而非你主导生活?

· 你精疲力竭,甚至因此难以入睡?

· 你是否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很多事情,从而疲于应付?

· 身边的人是否总是说你看起来疲惫不堪?

· 你是否丧失了幽默感?

· 无论你完成多少工作,工作似乎都没有尽头,你得不到他人认可,而且工作既缺乏内在激励,也缺乏外在激励?

· 你是否觉得自己冲动易怒?

· 你是否感到焦虑不安,仿佛坐在旋转木马上不停地旋转,却再也感受不到快乐?

上述这些问题,可能“只有一个让你觉得现状确实如此”,或者“全部说中”,无论如何,你都需要这本书。本书是想帮读者成功地管理工作任务,但更希望读完这本书后你能妥帖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再随波逐流。我们需要开启一段自我发现之旅,补充能量、元气满满地重新掌控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像在铁路道口竖着“停!看!听!”的警告牌,警示我们别被迎面而来的火车撞得粉身碎骨。人生的旅程也有三个警示语,分别是“坦诚”“勇气”“意愿”。

我们并不是刻意选择进入倦怠的状态。没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也是倦怠感的险恶之处,我们会在第1章了解到,存在这种情况的绝非你一人。现在可以说是“倦怠的时代”,企业文化和企业体制正是导致这种恶性环境的罪魁祸首。考虑到这一点,第3章会为管理者提供行动方案,消除组织内员工的倦怠感,另外我还会提供很多观点供管理者参考,确保组织能够提供福利、保持团结、充满复原力。为了把第3章的内容放在本书靠前的位置,我与工作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激烈辩论,因为作为读者,读完这一章,你可能会找到充分的理由埋怨你所在的组织,你可以指着自己效力的组织说:“瞧见了吧,我早就知道它有问题。”你可能会双手抱胸,坐等组织自己改变。千万不要这样!可以适当地把第3章的内容分享给相关人员,但是你必须从改变自己着手。

本书的主要意图是让每个人掌控自己的人生,掌控自己在一天24小时中的投入。

首先,我们要探索什么是“倦怠”,它的症状是什么,点燃它“火焰”的潜在诱因是什么。

其次,你能学会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关键时刻,知道如何“停下来!仔细看!用心听!”。目前的你到底处于怎样的状况之中?哪些你做的事情、说的话语、想的内容耗尽了你的脑力与体力?这是我所说的“摆脱”(breakout),是充分理解自己的现状,发现“原来如此”。

最后,你会发现,如果我们能从耗费精力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中摆脱,思考如何用更优的选择给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重新掌控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这就是“突破”(breakthrough)。

当你能掌握提升复原力的技能和心态,并且重新调整精力流(energy flows)时,突破就会到来。没错,正是能量!能量是一切的关键所在,也是复原力的核心。字典上对于复原力(resiliency)的解释是“回弹到原来的位置”,但它的内涵不止如此。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复原力的定义有所变化,它意味着通过生命中一段时间的成长,我们会到达比原来更高的高度。培养复原力就像锻炼肌肉,需要毅力和耐心。不断使用复原力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补充能量,元气满满地重新掌控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还会提供诸多方法,帮助你实现跳级跨越,实现突破。脑、心、手和幽默是影响能量的根源:

· 脑,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各个方面的能量。

· 心,情绪支配我们的行为和关系。

· 手,除了思维和感觉,实践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卡尔·荣格曾经说过,“思想家难以破解的谜题,通常可以用双手解决”。

· 幽默,生活需要欢声笑语和幽默的视角。

不要寻求平衡

请注意“突破”这个词,“突破”不是“平衡”。

我们何必自欺欺人呢?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平衡状态”。所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经历“倦怠”的人们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我反对用“平衡”这个词。我承认,在此前的工作中,我也使用过这个词,这是错误的。如果我让你用双手向我展示“平衡”是什么样子,你肯定会举起你的双手,模拟法院的标识中天平的样子,表示“平衡”就意味着“平等”。

如果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同等的关注,同时也会带来同等的回报,促成同等的幸福感和内心的平静,这难道不好吗?我们的能量可以平均分配给各种事情,那该多好!可惜的是,各种事情耗费的能量永远不会是“平等”的,我们需要看清现实。“平衡”本身就会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预期,而且这种“平衡”很难维系,因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打破平衡。

然而,要想“突破”,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将能量分配到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上。在生命的不同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各有不同,每件事情需要的能量也不一样。我们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精力流,这样我们就能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

我们之所以陷入倦怠状态,就是因为没有做出调整,在其他事情上耗尽了能量。在本书中,你会读到很多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没能自我调整,没能合理分配能量,最终在顾此失彼中备受煎熬。

向他人学习

我要感谢那些坦率地与大家分享自己“倦怠”故事的人。你可能会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有的时候,为了保护隐私,我隐去了他们的名字,以假名代替,但是他们的经历、观点和面对的挑战都是真实的。我用他们的原话真实地讲述他们的经历,其中许多话语非常生动。

如何使用本书

无论你挑选本书是送给自己,还是送给朋友、配偶或者同事,我都希望你能在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让生活和工作持续地助力你变得更好。请不要着急,我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需要你来回答。你可能需要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写下自己的答案。我非常提倡边读边记,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手写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记忆、理解新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书中列出的活动旨在帮助你确定哪些方面需要改变,做出正确决定,让自己能量充沛。你选择本书,并不是为了昨天而感到懊悔,而是要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提升复原力的能力。同样,生活中有些情况会导致倦怠,如何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应对这些情况也是可以习得的。你可以找到从“倦怠”到“突破”的方法,给自己加油充能,变得元气满满,由此从“倦怠”走向“摆脱”,最终实现“突破”。

让我们出发吧! EnM25X7H3aM9GTOt91hjB6h3CbGU+z1AG4/EfNrrZja1+Yoe4U8xEITWNqF8PKc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