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在我看来,除了其他的方面,主要在于意识到我曾对别人的亏欠,也在于更好地意识到我和别人之间相互的依赖——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想要尽量不依赖别人。(那时的我,觉得成年人既不太可靠,又不太让人放心。)
我觉得这两种意愿是相互影响的,或者说,是在我们身上交替而行的。我们在获得独立自主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构建,并随之懂得了“只信自己”这样一种机制的极限。自我效率的极限在于,我们需要他人才能走得更远和有效地做出反应。自我诚信的极限在于,我们无可避免地依赖他人;不论我们能否看到这一点或能否乐在其中,相互依赖始终都处在我们人类本性的核心位置。
那就承认这种依赖,让它为己所用,并以它为乐吧!通过不断察觉他人给予我们的恩惠来承认它——那些先我们而行,创建起民主社会,从而令我们有机会享受生活的人;那些与我们远隔千山万水,种植粮食、制造用具、提供能源,从而令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的人;那些让我们得以过上眼下生活的身边人;那些困扰我们,迫使我们痛定思痛、不断前进的人;以及那些帮助我们,让我们每天可以轻装上路的人。
我们可以通过向他人提出自己的需求,来让这种依赖为己所用,比如征求他人的意见、建议和寻求帮助。如果我们在心存疑虑的时候,能够谦虚地听取他人的意见,我们就会少犯错误。如果我们在面对超出自己能力和经验的情况时,懂得向他人寻求帮助,就不会令自己那么狼狈不堪。通过学会提出自己的需求,我们会懂得要尽量地给予,在别人向我们提出要求或求助之前就去给予。
最后,以这种依赖为乐——感觉到自己对他人有所赊欠,但那是快乐的赊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恩,即对他人恩惠的感激意识。至于是给予的恩惠、允许的恩惠、出售的恩惠,全都无关紧要。没有他人,这种恩惠就不会存在。这种恩惠几乎涉及我们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好事情,其中总会有一部分是我们对他人的亏欠。其中的奥秘就是感恩,按照个人主义的标准来看,应该是令人不舒服和痛苦脆弱的。(亏欠某人是怎样的一种个人孱弱和不足的标志啊!)其实不然,感恩实际上应该是令人感到惬意和舒适的。感恩能让我们知道其他人就在那里,曾经在那里,或是会在那里;而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的所知所晓,就如同无尽的资源——我们自己没有的资源,但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寻求得到。
平心而论,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了心理医生,但经过一番思索,我找到了答案:我有成为心理医生的需要,我有成为心理医生的倾向,我有幸认识了那些非同一般的人。
倘若再细究一番,我还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看到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这是别人看不到的,因为我们对结果的关注总是胜过对过程的关注:我曾像个疯子一般地努力!因为我并非天生心理平衡的典范,而我又不想以谎言和欺骗去面对自己的病人,所以我竭尽所能想要成为一个拥有内在平衡的人。现在看来,我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的(但要走的路还很长……)。而最终,我很高兴自己平静安逸的感觉来自这些埋头苦干的努力,来自对幸福的不擅把握,来自渴求淡然的忧心忡忡;这样的获得在我看来要更加稳固,在工作中获得这种感觉让我安心。这些努力中的一部分有时是不言自明的(比如关于智慧就往往是这样),但它们让我发现,在应用心理学领域,没有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做了的和没有做的(即便知道应该去做……)。因为真正的问题是:在生活教给我的一切和我在生活中学会的一切之中,我真正加以运用的是什么?进步的关键并不在于我知道些什么,而是我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