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问出“你最近有遇到什么问题吗?”后,可以用我的“3P”模型,让谈话进一步深入。但在学习3P模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另外两种不同的带人模式。
有的机构把带人模式分为两种,一种以绩效为目的,一种以发展为目的。在以绩效为目的的带人模式中,人们要精确地找到并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挑战。就好像是灭火或防火一样,它是一项日常工作,重要而且必要。
答案是一个密闭的房间,
问题则是一扇敞开的门
在邀请我们。
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南希·威拉德
Answers are closed rooms;
and questions are open doors
that invite us in.
Nancy Willard
以发展为目的的带人模式则将重点从问题本身,转移到了处理问题的人身上,就像从火焰本身,转移到了扑灭火焰的人身上。这种带人模式比较罕见,同时也比较重要和强大。如果让你现在回忆自己遇到的某位伯乐,我打赌,一定是你们之间的某次谈话让你有所觉悟,得到了成长的机会。这种带人方式的核心便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3P模型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谈话方式,可以让你顺利地为谈话找到重点,让你们的每句话更有营养。同时,采用3P模型能让谈话主题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能够启迪对方。
3P模型可以让你选择带人谈话的重点,判断对方面临的哪个挑战是此次谈话的重心。该挑战既可以是某个项目(Project),也可以是某个人(People),甚至某种模式(Pattern)。
项目是指一个人的工作内容。它是我们最容易谈到的话题,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事情。我们每天都紧盯着手头的工作,都在寻找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以绩效为目的的带人谈话很容易涉及项目,同时大多数项目也最容易出现技术变革的潮流。
通常而言,在谈及项目时最关键的是要知道如何开始,然后观察你们的谈话能否转移到人或行为模式上,从而有所收获。
你是否曾想过,要不是那些烦人的家伙,你的工作要容易得多?肯定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当然,因为你是不完美的、时而不理性的、时而有偏见的,所以当你和另外一个不完美的、时而不理性的、有偏见的人合作时,工作会变得更加复杂。
当你提到某些人的时候,其实你并不是真正在谈论他们。你谈论的是一段人际关系,尤其是在表达你对自己在这段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满意。
你看到了某个人的行为模式或工作方式,并想要改变它。这是以发展为目的的带人模式最容易触及的主题。这些需要改变的行为模式因人而异,挑战巨大。它们能强化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并提升其潜力空间。这种谈话在各个组织中并不是很常见。
但是请注意,并不是每一段谈话都适合往这个话题上靠拢。有时候,你或许就应该在谈话里重点谈谈那些遇到问题的项目。
“你最近有遇到什么问题吗?”你问。
“_________(填入某个项目的名称)。”他们说。
“哦,我们应该关注它的三个层面,”你建议,“项目层面,就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挑战。人的层面,你们要注意维护和团队成员/同事/其他部门同事/老板/顾客/客户之间的关系。最后是行为模式,如果你们正在用自己的特殊方法做事,但是事情进展得不顺,就要注意了。我们先谈哪个?”
无论对方挑的是哪个话题,都没关系,你们的对话已经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开局。对方谈论其中一个P的时候,你随时可以把他们引到另外一个P上:“在另外一个P上,你们遇到了什么挑战吗?”
接下来,你们就有了一段深刻、有营养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