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第四

(一)

子曰:“里仁 [1] 为美。择不处仁 [2] ,焉得知?”

【注释】

[1]里仁:以仁为住所。里,住所,居住。《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荀子·大略》:“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之,非仁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

[2]处(chǔ)仁:处于仁,以仁为栖身之处。处,居住,处所。

【译文】

夫子说:“人能以仁为住所,那才称得上美。如果选择栖身之处不选择仁,哪能算得上明智呢?”

(二)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1] ,不可以长处乐 [2] 。仁者安仁 [3] ,知者利仁 [4] 。”

【注释】

[1]久处约:长久地处于贫困。约,贫困。《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因,于是,就。苟,如果。放辟邪侈,肆意为非作歹;辟,邪僻;侈,胡作非为。)

[2]长处乐:长久地处于安乐。《礼记·坊记》:“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斯,就,就会。约,穷困。)

[3]安仁:安居于仁,安守仁德。

[4]利仁:利于行仁。《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礼记·表记》:“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强仁,勉强行仁。)

【译文】

夫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穷困之境,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之境。有仁德的人能安守仁德,人有了懂得仁的道理的那种智慧则有利于履行仁德。”

(三)

子曰:“唯仁者 [1] 能好人,能恶人 [2] 。”

【注释】

[1]仁者:恪守仁德的人。

[2]能好人,能恶人:能依据一个公正的标准喜爱某个人,厌恶某个人。《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礼记·缁衣》:“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毒,危害。乡,辈类。方,品类,类别。)

【译文】

夫子说:“只有恪守仁德的人,才能(出于公心)喜爱某个人,才能(出于公心)厌恶某个人。”

(四)

子曰:“苟志于仁 [1] 矣,无恶 [2] 也。”

【注释】

[1]苟志于仁:如果有志于仁德的修养。苟,如果。

[2]无恶:可有两解:(1)宅心仁厚的人无所不可包容,不会厌弃那些有恶行的人;(2)一个有志于仁德修养的人,可能会有过错,但不会有恶行。前解迂曲,不如后解亲切。

【译文】

夫子说:“如果(一个人)有志于修养仁德,(他)就不至于有恶行。”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3]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 。”

【注释】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此处“得之”或是“去之”之误。《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夫有耻之士,富而不以道,则耻之;贫而不以道,则耻之。”“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以,而。苟,苟且。誉,美誉。)王充《论衡·问孔》:“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此言人当由道义得,不当苟取也;当守节安贫,不当妄去也。”(妄,不法,非分。)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如果没有了仁的德性,哪里还当得起君子之名?

[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君子不会背离仁德,哪怕是吃一顿饭的工夫。终食之间,吃一顿饭的时间。违,背离,离开。

[4]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使是在仓猝、紧迫时刻或困顿、受挫时刻,也一定要在仁德修养上下功夫。造次,仓猝、匆忙。颠沛,困顿、挫折。《荀子·大略》:“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絪(yīn)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隘穷,为贫穷所迫;隘,穷困,窘迫。不失,指不失其德操。不苟,不苟且。絪席之言,平时说的话;絪席,褥垫。无日,无时。)

【译文】

夫子说:“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以正当途径求得,不可享有它。贫与贱,是人人都厌弃的,不能以正当途径摆脱,宁可安守它。君子如果没有了仁的德行,哪里还当得起君子之名?君子是不会背离仁德的,哪怕是吃一顿饭的工夫;作为君子,就是在仓猝、紧迫的时刻也必须存心于仁,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必须存心于仁。”

(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1] 。好仁者,无以尚之 [2]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3]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1]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不曾见到喜好仁、厌恶不仁的人。《礼记·表记》:“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郑玄注:“一人而已,喻少也。”

[2]好仁者,无以尚之:喜好仁的人,会把仁看得没有什么可以胜过它。尚,胜过,超过。

[3]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不让那些不仁的东西沾染自身。

【译文】

夫子说:“我不曾见到爱好仁、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的人,会把仁看得胜过一切;厌恶不仁的人会修养仁德,不让那些不仁的东西沾染自己。有谁能在某一天把自己的力量都用到仁德修养上去呢?我没有见过这样做时力量不足的人。大概这样的人是有的吧,只是我从不曾见到过。”

(七)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1] 。观过,斯知仁 [2] 矣。”

【注释】

[1]各于其党:各有其类。党,类。

[2]观过,斯知仁:观察一个人的过失即可知道其仁德如何。《礼记·表记》:“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汉书·外戚传·孝昭上官皇后传》:“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观过知仁。”(期而不除,守孝期满而没有去丧服;除,古时守孝期满去丧服谓之“除”。)

【译文】

夫子说:“人的过错,各有其类。只要看他的过失在哪里,就知道他的仁德修养如何了。”

(八)

子曰:“朝闻道 [1] ,夕死 [2] 可矣!”

【注释】

[1]道:这里所谓“道”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它指示一种“形而上者”,这形而上者在“仁”的价值取向上。《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孟子·离娄上》:“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2]夕死:从“朝闻”“夕死”的措辞可以看出,孔子是把“闻道”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的。换句话说,对于孔子而言,生命的意义只在于“闻道”。

【译文】

夫子说:“若是早晨悟到了道,就是傍晚死去也值得了。”

(九)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 [1] 者,未足与议 [2] 也。”

【注释】

[1]耻恶衣恶食:以粗陋的衣食为耻。恶衣,破旧的衣服。恶食,粗劣的食物。立志于道的人不会以衣食的粗陋为耻,相反,以粗陋的衣食为耻的人绝非以道为担当的人。《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膏,肥肉。粱,细粮。令闻,美好的声望。广誉,众多的荣誉。文绣,指刺绣华美的衣裳。)

[2]未足与议:不值得与其谈论。足,配,值得。

【译文】

夫子说:“一个被称作士的人,有志于道,却又以吃粗陋的食物、穿破旧的衣服为耻,那就不值得同他谈学论道了。”

(十)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 [1] 也,无莫 [2] 也,义之与比 [3] 。”

【注释】

[1]无适:无可。适,是,可。

[2]无莫:无不可。莫,不肯,不可。

[3]义之与比:唯义是从。比,从,顺从;接近,亲近。《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必,期,预期。信,相信,这里指为他人所相信。)

【译文】

夫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一定要肯定的,也没有一定要否定的,一切唯道义是从。”

(十一)

子曰:“君子怀德 [1] ,小人怀土 [2] ;君子怀刑 [3] ,小人怀惠 [4] 。”

【注释】

[1]怀德:眷念于德行。怀,关怀,眷念。

[2]怀土:眷念于乡土。《论语·宪问》:“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3]怀刑:眷念于法度。《后汉书·李固传》:“孔子曰:‘智者见变思刑,愚者睹(dǔ)怪讳名。’”(变,变异。睹,看见。讳名,避称其名。)

[4]怀惠:眷念于实惠。惠,恩惠,好处。

【译文】

夫子说:“君子所念在于德行,小人所念在于乡土;君子所念在于法度,小人所念在于实惠。”

(十二)

子曰:“放于利而行 [1] ,多怨 [2] 。”

【注释】

[1]放(fǎnɡ)于利而行:依照利益原则而行。放,仿,仿照,依照。《国语·周语上》:“(芮良夫曰:)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载,成。专,独享,独占。取,取用。)《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以义动,则无旷事矣。”(始,首。必,断定。旷,荒废。)

[2]怨:此“怨”既可解为依利而行会引起他人怨恨,也可解为一个人依利而行其心中必会生出太多怨恨。以孔子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反观“放于利而行,多怨”,此“怨”似应理解为“放于利而行”者自身之怨,因为唯利是求而欲望难以满足的人其怒怅必多。

【译文】

夫子说:“如果一切都依照利益原则而行,那会让一个人心中生出太多的怨恨。”

(十三)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 [1] 乎?何有 [2]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3] ?”

【注释】

[1]礼让为国:以礼让的方式治理国家。《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曰:‘让,礼之主也。’”(主,根本。)

[2]何有:有什么难处。

[3]如礼何:礼如之何,指没有了“让”而流于形式的礼又能怎样。“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可比勘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作理解。

【译文】

夫子说:“能以礼让的方式治国吗?这会有什么难处呢?不能以礼让的方式治国,那(没有了‘让’而流为形式的)礼又能如何?”

(十四)

子曰:“不患无位 [1] ,患所以立 [2]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 [3] 也。”

【注释】

[1]不患无位:不要担忧自己没有职位。

[2]患所以立:要忧虑自己凭什么立于某个职位。立,这里与“位”相通。

[3]求为可知:追求那些值得为人所知的东西。可,值得。可知,值得被人知。此章要义可结合《宪问》《卫灵公》有关章句领会。《论语·宪问》:“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

夫子说:“不要担忧自己没有职位,该担忧的是自己凭什么立于某个职位。不要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该去追求那些值得为人所知的东西。”

(十五)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1]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 。”

【注释】

[1]吾道一以贯之:我所讲的“道”是一种贯穿始终的义理。《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的“道”,只是“忠恕”罢了。《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夫子说:“参啊!我所讲的‘道’是一种贯穿始终的义理。”曾子应声说:“是的。”夫子出去后,同门的人问:“夫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夫子的‘道’,只是‘忠恕’罢了。”

(十六)

子曰:“君子喻于义 [1] ,小人喻于利 [2] 。”

【注释】

[1]君子喻于义:君子懂得公义。此处“君子”与下文所对应的“小人”是就一个人的道德品位而言。

[2]利:利益。这里指私利。《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zhí)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孳孳,即“孜孜”,努力不懈;孳,通“孜”。跖,指盗跖。)《淮南子·缪称训》:“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嗜欲,嗜好与欲望。殊,异,差异。)

【译文】

夫子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

(十七)

子曰:“见贤思齐 [1] 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2] 也。”

【注释】

[1]见贤思齐:遇到贤者就想着如何像他一样。思齐,考虑如何与其一样,向其“看齐”;齐,相同,一样,一致。

[2]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到不贤者就在内心反省自己会不会也有同样的瑕垢。内自省,在内心自作反省。《孟子·离娄下》:“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乃若,至于。为法,垂范。由,犹,还。乡人,指俗人。)《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qiǎo)然必以自省也。”(修然,严肃庄重的样子。愀然,忧愁的样子。)

【译文】

夫子说:“遇到贤者就想着如何像他一样,见到不贤的人就在内心反省自己会不会也有同样的瑕垢。”

(十八)

子曰:“事父母几谏 [1]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 [2] ,劳而不怨 [3] 。”

【注释】

[1]几谏:微谏,婉转劝说。几,微,轻微。《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子曰:可入也,吾任其过;不可入也,吾辞其罪。”(入,纳,采纳。任,承担。辞,免。)

[2]不违:不忤逆,不冒犯。《礼记·祭义》:“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3]劳而不怨:心有忧愁而并不怨恨。劳,忧,忧愁。

【译文】

夫子说:“侍奉父母,对父母的过错要委婉劝谏。如果表达出来的意愿不被听从,仍要恭敬地再做劝谏而不触忤犯颜,虽心有忧愁也并不怨恨。”

(十九)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1] ,游必有方 [2] 。”

【注释】

[1]远游:指去远方游学或谋职。

[2]游必有方:出游一定要有确定的去处。方,方位,去向。《礼记·玉藻》:“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易方,改变方向。复,返回。过时,逾期。)《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告,告知去向。反,即“返”,返回。面,见父母之面。常,常规。)

【译文】

夫子说:“父母在世时,不宜去远方游学或谋职,即使出游,也一定要告知自己确定的去处。”

(二十)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

【注释】

[1]此章已见于《学而》第十一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夫子说:“能在较长时间里不改变(或不忍改变)父亲的行事处世之道,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孝了。”

(二十一)

子曰:“父母之年 [1]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 。”

【注释】

[1]父母之年:父母的年岁。

[2]惧:忧惧,忧虑。《大戴礼记·曾子疾病》:“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焉。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年既耆艾,虽欲弟,谁为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亲戚,指父母。谁为,为谁。耆艾,老;人六十岁称“耆”,五十岁称“艾”。不及,来不及,赶不上。不时,失时,失去时机。)

【译文】

夫子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一来为他们的长寿而欢喜,二来为他们的衰老而忧惧。”

(二十二)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1] ,耻躬之不逮 [2] 也。”

【注释】

[1]言之不出:不轻易出言。

[2]耻躬之不逮:以所做达不到所言为耻。躬,躬行。逮,及,到。《论语·宪问》:“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礼记·杂记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译文】

夫子说:“古人不轻易出言承诺,那是因为他们以说到而做不到为耻。”

(二十三)

子曰:“以约 [1] [2] 之者鲜矣。”

【注释】

[1]约:约束,节制。《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失:出现过失。

【译文】

夫子说:“由节制、约束自己而出现过失的事是罕见的。”

(二十四)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 [1] 而敏于行 [2] 。”

【注释】

[1]讷于言:出言谨慎。讷,迟钝。

[2]敏于行:勤勉躬行。敏,勤勉。《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博学而孱(chán)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yì)悒。”(孱守,谨守。微言,少言。悒悒,忧念,不畅貌,这里指谨严的自我克制。)

【译文】

夫子说:“君子要说话谨慎,做事勤勉。”

(二十五)

子曰:“德不孤 [1] ,必有邻 [2] 。”

【注释】

[1]德不孤: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

[2]邻:亲近,靠近。《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事。)《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义,行义。有常,有恒。善,为善。)《荀子·不苟》:“君子洁其辩(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类,同类。应,响应。)

【译文】

夫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人亲近他。”

(二十六)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1] ;朋友数,斯疏矣 [2] 。”

【注释】

[1]事君数(shuò),斯辱矣:侍奉君主,进谏过于频繁,就会招致羞辱。数,多次,频繁。辱,受辱。《论语·先进》:“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清人吴嘉宾《论语说》以亲昵解“数”,谓“‘数’者,昵之至于密焉者也。”亦通。

[2]朋友数,斯疏矣:与朋友交往,劝告过于频繁,会使关系疏远。疏,疏远。《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进谏过于频繁,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劝告过于频繁,就会关系疏远。”

疏解

《里仁》二十六章,“仁”是各章环绕的焦点话题。其中七章直接称“仁”而谈,三章由“仁”这一隐在的前提而说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四章说“孝”——一如《为政》说“孝”在于从“为政”的角度将孝“施于有政”,《里仁》说“孝”是要以“孝”的那份“亲亲”之情诱导人们对“仁”的觉悟;八章涉及“君子”和三章有关“贤”“德”修养的话语同样是关联着“仁”而言的,而似乎应该辑于《为政》的“礼让为国”章,则可以看作以“礼让”为中介对“仁”和“为国”的关系的论说。

《说文》云:“仁,亲也。”然而,“亲”由“生”而来,父母与子女之“亲”的缘起在于“生”,所以宋儒周敦颐遂有理由以“生”解“仁”或以“仁”解“生”,他说:“生,仁也”(周敦颐:《通书·顺化》)。“生”而有“亲”,“亲”又必致于“爱”;“爱”有差等,起初最自然的一种爱在于“亲亲”,由“亲亲”之爱顺其人情自然地推扩则有“汎爱众”(《论语·学而》)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因此,孔子也分外要以“爱人”指点他所谓“仁”(见《论语·颜渊》)。“生”“亲”“爱”,“亲”是把“生”关涉到“爱”的中介,倘出于对这一中介的看重,孟子所谓“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不过,真正说来,由“生”“亲”“爱”说“仁”,尚不能不以人可对“生”“亲”“爱”有所反省因而有所觉悟为前提,在这一意义上,孟子却又把渗透“爱”意的“恻隐之心”仅仅称为“仁之端”。“仁”是孔子创始的儒家学说最能挈其要领而最富践履性和最具价值诠释功能的范畴,儒门立教之初虽未对“仁”与“生”“亲”“爱”“觉”的微妙关系做明晰分辨,但从一开始,这些有待分辨的意趣就已圆融地默贯于立教者的言传身教中了。

“里仁为美”(第一章),通常被解释为以居住在有仁厚之风的地方为美,但依孟子在援引这句话时所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的意思,“里仁”当解为“居仁”或所谓以“仁”为人心的安居之地。选择栖身之地固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所处环境对人的熏染,但更根本的还是选择栖心之地。如果选择了“仁”为栖心之地,那就可以做到“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只要初衷不变,志向不变,人就能够在任何境遇下都恪守仁德而不失为仁人。“择不处仁,焉得知”,正是就心处于仁而非仅就身处于有仁厚之风的地方而言的,这说法以是否“处仁”为“知”(智)的判断尺度,使“仁”和“知”(智)在根本价值取向上一致起来了。

“里仁为美”的判断表明,仁者必当是智者,而智者也应该是仁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第三章),“能”意味着一种智,“能好人”“能恶人”则是那种事关善恶取舍的大智,指出仁者有这样的大智乃是再一次申说唯有仁者才可能成为在是非善恶的大端处有所决断的智者。“仁者”安于恪守仁德(“安仁”),这本身已经是一种智,而真正的智者懂得“仁”之所以为“仁”,因而其智有利于履行仁德(“利仁”),这样的“智者”同时即可能是一位“仁者”。相反,“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第二章)。不仁的人长久地处在穷困中会不安于穷困而胡作非为,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会耽于安乐而骄奢淫逸,这胡作非为、骄奢淫逸本身即可说是见利忘义或利令智昏,所以又可以说“不仁”者终究也必定不会是真正的智者。在孔子看来,一个励志于仁德修养(“志于仁”)的人,即使有过错也绝不会陷入罪恶(“无恶”)(见第四章),而且,人的过错各有其类,从一个人的过错往往看得出他的仁德修养状况。某个人可能因为轻信而铸成大错,但这轻信如果出于自己为人笃实而交友不疑,那他的过失反倒会表明他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子路死了姐姐,丧期已满仍不除去丧服,这是有违当时的葬仪的,但过错的造成是由于子路寡于兄弟姐妹而心有不忍,这不忍则缘于子路身上涵养已久的那种亲亲之仁。

“仁”在人的生命的切近处,人人皆可以体会,但忠实而持久地保有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孔子甚至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第六章)。他所谓“好仁者”,是指那种把仁德修养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而“恶不仁者”则是指那种不让任何有害于仁德的东西沾染自己的人。“好仁”“恶不仁”似乎人人都可以做到,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微乎其微,问题不在于某个人能力是否足够,而在于其是否有志于此,是否能够坚持始终。依孔子的看法,人们通常总会纠缠于“人之所欲”的“富与贵”或“人之所恶”的“贫与贱”,但重要的是得其“所欲”或去其“所恶”能否“以其道”。“以其道”者必是“好仁者”或“恶不仁者”,而有可能做到“好仁”“恶不仁”的只是那些不为富贵、贫贱所累的“君子”:“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第五章)当得起“君子”之名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离弃仁的德性,哪怕只是吃一顿饭的工夫;即使是仓猝紧迫之际或是颠沛流离之时,仁德的修养在“君子”这里也绝不会间断。

“君子”成其为“君子”,在《学而》中可以主要就“为学”而论,在《为政》中可以主要就“为政”而论,在《八佾》中可以主要就“礼”的讲求而论,在《里仁》中可以主要就“仁”德的修养而论。“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带着毫不含糊的肯定口吻的问句,是理解《里仁》所有关于“君子”的章句的提示语,循着这一提示解读孔子的话语可能更贴近说话者的本意。“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第十章),这是说君子行天下之事没有其他的定则,不执着于采用某种做法,也不执着于不采用某种做法,一切只是唯“义”是从。“义”是行事所当奉行的唯一准绳,它对于“君子”显然同样不可相违于“终食之间”。孟子有“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之说,又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之说,他既将“仁”“义”在相对于“利”的意义上连用为“仁义”,又以“人心”“人路”对“仁”“义”在深微处的差异做了分辨。孔子尚未将“仁”“义”连用过,也不曾着意理会“仁”“义”间的差异和关联,但依照孟子的指点来把握孔子所谓的“仁”“义”,也许比经由其他途径更可靠些,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孟子》一书都可在一定意义上被看作对《论语》的最好的诠解。“义”这一“人路”通着“仁”这一“人心”,“义”这一“人路”也通着人的可能的种种遭际。“义”把“仁”引向人的遭际,把人的遭际引向仁,让人秉持“仁”对面临的际遇做出相宜的裁处。“义者,宜也”(《礼记·中庸》),然而宜与不宜终须以“仁”为度。所以,“义之与比”,说到底,亦是“仁”之与比,唯义是从亦是唯仁是从。其实,“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第十一章)一类“君子”“小人”对举的说法,皆涵盖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第十六章)一语,而“义”“利”之辨的分晓则在于“仁”。“怀德”即是怀“仁”,“怀刑”即是怀法度之公,怀“仁”、怀法度之公者则“喻于义”;“怀土”“怀惠”即是怀“利”,怀“利”者则“喻于利”。“喻于义”者求仁而得仁,怨怼无由生于心,“喻于利”者“去仁”而“放于利而行”(第十二章),利欲永远难以餍足则必至于多有怨尤。“喻于义”的君子也会有忧虑,但所虑不在一己之利,因此其“不患无位”,“不患莫己知”(第十四章),只为自己凭什么立于人世(“所以立”)担忧,只去追求那些值得为他人知遇的东西。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依《礼记·中庸》的这个说法,把由“亲亲”生发的“孝”关联于“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学而》所辑有若的话就已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者心目中的“孝”与“仁”的关系即此可窥见其要领,但《学而》辑录此章重在强调“君子务本”,而突出“务本”是着眼于劝“学”的。这正像前面已经指出的,《为政》辑录与“孝”相关的章句,原是出于“为政”的考虑,因为在《论语》辑纂者看来,将“孝”“弟”的教化“施于有政”这本身已经是“为政”。相比之下,《里仁》辑录有关“孝”的章句,也许更切合儒学的以“仁”为主导价值观念的理致些。“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第十八章),尽孝能尽到这分际上,单凭由血缘而起的亲情是不够的;委婉地劝谏,以至于屡劝不听仍能不犯颜失敬,即使因此为父母之过错忧虑忡忡也绝不会心生怨恨,这须得为人子者有相当笃实的发于亲情的仁德的涵养。“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句(第二十章),已经见于《学而》第十一章,其重复出现也许是要提请人们注意孔子以此教人的另一个侧面。前者或是着重于劝导人们致“学”不可不“务本”,这里则着重于提醒人们修养仁德以使所行孝道达到更高的境地。时过境迁,父道未必应当一味墨守,其长时间不忍心因时因势修正“父之道”,足见人子亲情的诚挚和相应的仁德修养的深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章(第十九章),“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章(第二十一章),道理似在极浅近处,但孝道重在践履,践行孝道贵在自觉,难在有恒,这自觉和有恒终须以仁德的修养作承诺。

“仁”不是实体,它作为一种收摄诸多其他人生价值——如孝、忠、信、义、恭、俭、让等——的价值,决定着孔子学说的初始而终极的导向,这导向本身及其所确指的那种极致境地构成孔子的“道”。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第十五章。)此“一以贯之”的“道”即是“仁”道。《礼记·中庸》所谓“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以说是对孔子之道乃为“仁”道的最好诠释,而孟子所引“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则正可看作夫子对自己所寻觅和信守的“道”的告白。“仁”的根芽在自然而然的生命亲切处最易体认,不过“仁”虽在起初最自然地显现于“亲亲”,却并不限定于“亲亲”之爱,它由“亲亲”之爱向更广范围的推扩必至于“汎爱众”。以“汎爱众”之心爱人,又必至于尽己为人以“忠”,推己及人以“恕”。所以,孔子“一以贯之”的“仁”道在曾参看来则完全可以用“忠恕”做概括。如果依孔子的说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那么,“忠”的含义就理应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了。从孔子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推尚看,可以说,曾子以“忠恕”申解“夫子之道”是有得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三昧的。这里不以“仁”径示其道,却用“忠恕”代仁以作称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仁”难以单凭言说使人了悟其致。对“仁”的觉解或领悟须得在“欲仁”“求仁”“行仁”的生命践履中才有可能,而这“欲仁”“求仁”“行仁”最切实的着手处——学人所谓“入德”处——便是尽己为人以“忠”与推己及人以“恕”。然而,无论“仁”还是“忠恕”,都不是某种可测定或可预设的常量,它们只在人的不懈探求的人生践履中才可能被渐次悟知,而且对其真正有所体会也只能是会之弥深。如此可谓之以“仁”或以“忠恕”称述的“道”非以全身心的投注而无缘识其真趣,而即使投之以全身心也终究难以企及其虚灵的极致之境。正是在上述意义上,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第九章),并且,他甚至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第八章) oDmeC3aQmltIEn+2YMMKCJoniEA7VilFYdaRU/WrxLyt69ERAGFhA+EEluE8Gpq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