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夏雪梅

一、驱动性问题的意义与作用

对于一个PBL项目,驱动性问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到底什么是驱动性问题,为什么驱动性问题对于项目如此重要呢?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各种方法、策略、手段等来驱动学生,推进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主体和中介的角色。但是在PBL中,问题在先,教师在后,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幕后的设计者或者策划者,以问题的方式直接带动学生进入情境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驱动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重点考虑它的驱动性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能不能召唤学生,吸引学生,驱动学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全程思考。

当我讲驱动性问题的时候,往往是连着本质问题一起讲的。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体现了对于本质问题和大概念的理解。驱动性问题是面向学生的,所以问题的情境依赖性会特别强。但是对于教师来讲,我们要能够透过情境抽出其中的本质,这个更为重要。教师应该明白为什么要设计驱动性问题,我们所理解的本质问题到底是什么,以及在这个项目当中我们希望孩子最后要达成的是什么,我们希望孩子最后理解什么。

另外,好的驱动性问题也要去连接自我和世界。驱动性问题要具有社会性、社会关怀性。对孩子,你不能空洞地去跟他们说要关爱全世界。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所理解的关爱全世界、关爱他人都是从自我出发去进行连接的,而驱动性问题能够很好地把孩子带入进去,让他们通过这个问题更多地看到他人,更广泛地认知世界。

二、什么是驱动性问题

简单来说,驱动性问题就是驱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真实而有挑战性的问题。首先,主动探索就是它要有一个内驱力。其次,它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怎么理解真实的问题?真实可以是现实,但又不仅于此,对于孩子来讲,真实是他能够感受到和他有关的情境,他心理上要能感受到真实。最后,驱动性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

即使在同样的核心概念下,驱动性问题的细微调整和变化也会带来教育目标、推进方式的差异。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不能仅仅考虑核心知识本身,课时的长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年段特征、项目的特征都需要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一并被考虑。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也不能仅仅追求新颖,追求好玩,追求与众不同。这虽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但是只有新颖、好玩还不够,这样还不足以完全吸引学生。我们需要做到既关注知识深度,也关注学生兴趣,两者之间要达到一定的平衡。

在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上,我们也走过很多弯路。下面来看一个语文学科的例子:尾巴的奥秘。

案例1: 在学了《小松鼠的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文章后,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讲一讲它的尾巴有什么用。请制作一条微信朋友圈信息,写出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并贴上尾巴的图片和特写照。

这样的设计是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去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讲一讲它的尾巴有什么用。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是一组相对封闭的问题。对此,可能要上网进行一些搜索,但还是很简单的,学生很快就可以解决。这里的问题设计缺少探究性,是为了进行语文中的句式训练。

经过五次迭代,有一版的驱动性问题变成如下形式:

如果你是一个动物学家,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沙漠、海洋……)发现了一种从未被发现的动物,这种动物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的尾巴功能很强大。请以动物学家的身份写一份报告,向世人介绍这种动物,说明它们为什么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有这样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这组驱动性问题虽然是虚拟的真实,但更具有开放性,同时对学生知识的综合深度理解,对大概念的关注,以及对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建构的要求都更高了,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真实性,是需要在实施阶段特别关注的。

三、什么是好的驱动性问题

在最开始探讨驱动性问题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说明了它的一些特征。我们还可以再从设计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好的驱动性问题应该满足以下几点:

(1)具有真实性。在真实的环境当中,问题会调动学生的思维。

(2)具有驱动力。与学生相关联,引发他们的内驱力。

(3)指向核心知识。通过将核心知识转换成问题来进行设计。

(4)具有挑战性,引发学生高阶思维。驱动性问题的开头会是“为什么”“如何”“怎样”等,会更多指向布卢姆(Bloom)的目标分类中的高阶部分来展开。

(5)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多驱动性问题虽然设计得很有意思,但是可能对某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好的驱动性问题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6)具有社会价值。这也是区分项目式学习和问题式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问题式学习更关注的是一种探究性,就算是非常抽象的学科类问题也可以,但是项目式学习更加强调在真实的世界和环境中对自己、他人或整个社会所带来的福祉和影响,更多体现出社会性和责任感。好的驱动性问题背后都有价值观的支撑,比如说可持续发展,或者对于整个人类面临的普遍的问题、困境的一些探讨或思路。

(7)具有专家思维与专业实践。这属于比较高阶的内容,教师在思考的时候也需要关注。

其实,很多好的驱动性问题都是经过反复修改迭代才得出的。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强问题的驱动性、真实性和深度:

(1)引发认知冲突和反向思考。

(2)加入限制性条件。

(3)引入现实世界中的一些角色,比如游戏设计师等。

(4)引入真实的文本、视频来增强它的真实性。

(5)为形成成果不断增强问题的体验感和挑战性。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案例看一看,如何增强任务的挑战性,从而让驱动性问题更有质量。

很多学校都会选择“营养均衡”这一话题来设计项目式学习,比如我们如何为学校的食堂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如果学校的食堂真的能采纳学生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在营养均衡上设计了很好的量规,能够让学生真正评选出营养均衡又美味的食谱方案,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因为它很真实。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想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建议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份营养菜谱,因为这样它会更具有真实性,比在学校层面更容易操作。让学生的家庭真的按照这个食谱进行调整,而且坚持一段时间,比如每个周末或者连着几个月的周末都采用学生所设计的营养均衡的午餐方案,这样会增强该方案的挑战性。所以,我们在设计这类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好奇心,还要考虑问题的真实性和挑战性,不要让学生觉得任务是假的,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这本书中,我们讲到了如下案例,可以通过采用限制性条件在真实情境中不断增强任务的挑战性。

例如加入背景条件:中秋节在即,作为传统佳节,中国人常常要买各种口味的月饼,做烤鸭、藕盒子,还要来一些桂花酒酿,让家庭过节团聚气息更浓厚一些。

这里其实我们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节日或者家庭当中很多其他的限制性条件,所有的限制性条件都跟你希望学生掌握的营养均衡的知识理解有关。比如说营养均衡需要考虑到过节的氛围,以及家人不同的健康要求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问题的限制性条件,增强它和情境之间的关联。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案例:

例如增加限制性条件:

你的爷爷有糖尿病;你的奶奶最近有一点感冒,医生让她少吃荤腥;你的爸爸最近在健身教练的建议下开始少吃碳水化合物;你的妈妈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你很久没有见面的叔叔阿姨刚从国外回来,他们想吃一顿正宗的中国美食,但是阿姨对乳糖过敏。

那么,你会如何设计这个中秋节的菜谱让所有人都满意呢?

在这个案例中要想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意味着你既要保证美食有一定的营养,又要让家人体会到浓浓的过节气氛,同时还要考虑到家人不同的健康要求。

四、如何设计好的驱动性问题

上面具体的设计策略我们已经涉及很多,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真实的问题导向,即使用一些真实的问题或者一些直接来自学生的问题。我们需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引导他们关注他们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有一所高中之前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学生的宿舍楼(女生宿舍)前有一个鸟窝,这个鸟窝怎么处理呢?他们把这个非常真实的问题变成了一个项目,引导学生来进行讨论,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最后他们设计了一个装置,既能够保护鸟,也不影响女生们晾晒衣服。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驱动性问题,因为它来自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

这些真实的问题可以来源于日常观察、真实事件、新闻、文学作品、科学研究或人物采访等。在日常的学习当中会出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关键就看老师和学生是否会抓住这样的契机,有意识地把这样的问题当作一个项目来展开研究。

这些真实的问题也可以来源于知识与概念的转化,就是把知识和概念转化成驱动性问题进行处理。例如语文项目的一个驱动性问题是“谁是英雄”,这就要求对人物的描写以及人物的性格、品质进行分析。再如根据数学“密铺”的概念,老师设计出驱动性问题是“蜂巢为什么是六边形的”的项目。

下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学科课程的例子:

核心是“蝴蝶”,围绕核心,有这样几个任务:读蝴蝶的诗与儿歌,讲有关蝴蝶的故事;观察蝴蝶,做蝴蝶小报;画蝴蝶图,带着不同的蝴蝶装饰,举办蝴蝶节;计算蝴蝶数量。

按照这个方向去做就会成为不同学科的拼盘,而不是项目。要转化成项目式学习,需要设计更具有可探究性和更真实的问题,如我们小时候都会遇到很多的蝴蝶,尤其是那种小黄蝶,但是现在在都市中看到这种蝴蝶的机会越来越少。为什么这种类型的蝴蝶会越来越少,如何在学校的小花园开辟一块园地吸引更多的蝴蝶?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中也会涉及栖息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重要的概念和知识,这就是上文讲的第一种方向。

第二种方向,通过概念和核心知识来进行提问。同样是这个话题,在数学方面,我们就要考虑在数学中和蝴蝶有关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比如轴对称图形,它同时也会涉及艺术这个领域。基于这个方向,我们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的驱动性问题。

这两种方向是不太一样的,你想做学科项目的时候可能更多地要采用第二种,想做跨学科项目的时候可能更多地要采用第一种,所以一开始就要明确你想做什么类型的项目,你的教育目标、你的兴趣和你所拥有的课程的时空限制是什么。如果一开始你不是特别明确,就要有心理准备,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有迭代的意识,使项目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xDEp3RQwW8SAZ0+WJgdWiEj/y5ZS+DtbTxD7TknFcjWys+x1uiXB9atxyONkzh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