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壬戌学制与中国文学理论学科范式的现代转换

“范式”是人们处理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形式,是一个历史时期为某一共同体多数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法、手段、标准等,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课题解决的框架,保证了某些与此相关的问题具有特定的解。学科范式的确立,是学科研究的应然呼唤,也是学科实践的必然结果。文学理论学科范式是指文学理论工作者(组成学科研究共同体)基于文学理论学科的本质及其教学实践过程形成的一套共同信念以及借助这一套信念规范、约束其理论思维与实践操作的模式与手段。本书力图对壬戌学制中关于“文学概论”课程的表述话语、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展现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形成时期,壬戌学制的颁布对文学理论学科范式现代转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中国近代学制自1904年癸卯学制始,虽经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的改造,却依然存在着诸如小学教育阶段过长、初中教育阶段太短,学制体系单一、缺乏灵活性,从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衔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方法等的选择与运用基本以升学为宗旨,普及义务教育难以实现等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壬子癸丑学制所暴露的缺点显然无法满足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需求。加之1916年前后留美学生纷纷回国任职和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孟禄等先后来华讲学,加速了美国进步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以及一些新测验方法、教学理论等在中国传播的进程。在此背景下,在各地普遍改革试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经全国教育联合会第八届年会讨论研究,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22年9月专门召开学制会议,重新厘定学制,通过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议决了《新学制系统草案》,并于同年12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二次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中小学毕业标准”,分中学、小学两组编定各学科课程要旨,约请专家草拟各科目课程纲要。 1923年第三次和第四次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会议在上海通过了“小学各科目纲要”“初中各科目纲要”和“高中课程总纲”。 这一系列最终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条例和课程纲要,在习惯上被称为“壬戌学制”(也称“新学制”)。壬戌学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壬戌学制中,文学理论的“学科范式”大致包括以下两个要素:其一,基于现代分科观念而形成的得到多数文学理论工作者认同的文学理论话语系统;其二,适合知识的现代传播与专门性讲授的文学理论教学模式(包括范围、途径、方法、手段、原则、程序)。此二者构成了文学理论学科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实现了文学理论学科在话语模式和教学模式方面的现代转换,使得文学理论在诸如本质界定、价值取向、功能定位、评价模式、评价范围等方面表现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为文学理论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下面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一、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生成

民国初期复杂的社会状况以及现实心态呈现出的多元面貌,使得社会文化意义的变迁与学术研究范式的相关性变得日益突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和学术范式不断受到新的挑战,文学理论学科在多种学术话语重组与自我身份的重建中,开始寻找崭新的话语言说方式和思想外壳。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白话取代了文言,西学的句式语法置换了中国传统文言的句式语法,这既对文言话语的表述形式给予了拒斥,同时也驱除了文言话语的文化内核,从整体上解构了传统文言话语并创建了一套崭新的话语方式。壬戌学制即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确立的现代白话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在教育改革的历史实践中谋求文学理论现代话语的生成,把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术话语和理论术语纳入文学理论的学科话语系统之中,具体表现为运用了一套区别于传统文学理论的话语方式和表述形式,为20世纪20年代文学理论从逻辑分析、演绎归纳的路径介入文本奠定了话语基础,为文学理论最终摆脱传统话语模式的束缚而确立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范式创造了条件。文学理论的现代话语模式,指文学理论家在理论生产中运用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以及由语态、句式、文体等组成的结构关系,它包括崭新的话语言说方式、明晰的逻辑论证方式与确定的概念内涵表达,它关注言说与写作的素质,强调风格与实质内容的互动,能够清楚地标示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正在形成,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文学理论的学科发展,一般说来是以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为递进的阶梯的,而这种阶段性成果往往又以某种方法、观念、范畴的进步与更新以及由此形成的结构模式和思维范型来构成。 学制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体现,课堂作为一个正式的场所,必然要求其中的话语实践受到清晰规则的制约。壬戌学制创制了一套崭新的文学理论话语类型,从文学理论学科范围内的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概念、范畴和命题,确立了文学理论话语的秩序,有力地推动了文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在壬戌学制中,关于文学理论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在《新学制高级中学必修科课程纲要草案》中。该草案包括“公共必修科学程纲要”和“必修科本科特设学程纲要”两个系统 ,它们分别对“文学欣赏”和“文学概论”课程的话语表述方式制定了基本的规范,为新的文学理论话语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壬戌学制关于文学理论话语类型的描述,又属于文学理论修辞学方面的内容。文学理论修辞学主要研究文学理论的文本阐释方式、写作规则、语言技巧、论辩方式、语言风格,以及各种概念、范畴、命题、原理的确立原则、基本要求、使用范围等。 在“公共必修科国语科学程纲要”之“文学欣赏”课程中,在文学体裁方面壬戌学制提出了散文、小说、诗歌、剧本等四个概念,并要求对此四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做较为详细的考察(对这些文体概念的界定显然非学制分内之事);同时,壬戌学制还提出了白话文学、新文学、新剧本、新诗、小说文学评论、剧本文学评论、新诗评论、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相关的文体概念,要求对“白话文学的价值与特点”“新文学之特质”“散文文学之条件”“小说之特质”“小说文学之派别”“短篇与长篇小说之同异点”“小说文学评论之研究”“新剧本的特色”“剧本文学评论之研究”“新诗成立的理由及其特色”和“新诗评论之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说。 这些文体概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关于文体特征、价值、条件、派别、依据等方面的范畴、命题的提出,全然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表述方式,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话语面貌。在“第一组必修科本科特设国文科学程纲要”之“乙项·文学概论”中,壬戌学制还提出了诸如“文学与人生”“文学家的人格与修养”“文学的欣赏与创作”“中国文学与文学思想”“政治与宗教势力之浸染”“民族精神之迁嬗”“生活的适应与近世思潮之影响”“近代文学的精神”“未来派文学之新趋向”“欧洲中古之文艺复兴”“近世西方文学思潮的激变”“近世东方文学之渐起”等概念、范畴和命题。 这些概念、范畴和命题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理论话语类型在中国形成。从社会意义上讲,话语是建构性的,它建构社会关系以及知识和信仰体系,重视话语在意识形态和实践的创造性变化中的功能。一种新的话语类型能够用来生产和解释新出现的文本与问题。现代文学理论话语类型的出现,适应了五四新文学创作的要求,是现代白话文运动所取得成果的延伸和演绎,为文学理论这一知识形式和信仰体系的创制提供了基础,为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创造了条件。

壬戌学制对现代文学理论话语类型的创制和推行,为文学理论话语系统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制度性保证,使得文学理论话语能够借助于这一学制系统得到文学理论教师和文学理论研究者的广泛认可。自此以后,以诗话、评点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学理论样式正式走向了没落,新的话语类型在当时的许多中学课堂、部分大学课堂、文学理论教材和文学期刊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具有普适性和通约性的现代文学理论话语开始在学术体制内大行其道,擂鼓呐喊。

二、文学理论课程讲授模式的规范化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具体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明确地规范了学校教学过程的展开序列,为学校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本书中的文学理论现代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壬戌学制中形成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一套规范而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结构框架和课堂教学方式。壬戌学制之《新学制高级中学必修科课程纲要草案》的“第一组必修科本科特设国文科学程纲要”的制定和颁布,对“文学概论”课程的“讲授内容”“教学应注意之点”和“教学说明”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从文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范围和课堂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对文学理论的现代教学模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实现了文学理论教学模式的现代转换。壬戌学制中形成的文学理论现代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简化性和针对性等特点,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学科范围划定了界限,对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风貌进行了初步规划,为中学课堂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了完备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在壬戌学制颁布之前,文学理论课程的课堂讲授范围和讲授方式在国家颁布的学制中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学校的课堂实践中也没有得到普遍开设,文学理论课程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作为一门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尚未形成,这给其推广和普及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十分不利于文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尽管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已经规定在大学的文科、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和英文部的预科、师范学校的英语学科和中学校的外国语科中开设“文学概论”课程,但现有资料显示,从壬子癸丑学制颁行全国到壬戌学制颁布前的十年间,“文学概论”课程仅在极其有限的几个学校得到间断性开设。在1917年12月2日《北京大学日刊》第十五号公布的《改订文科课程会议纪事》中,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的必修课程中已经列有“文学概论”课程(位列必修课程之首且课时为两单位时) ;在1917年12月29日《北京大学日刊》第三十五号公布的《文科大学现行科目修正案》中,中国文学门中开设有“文学概论”课程(课时为三单位时),与其同时开设的还有美学概论、哲学概论、言语学概论等课程 ;但直到1920年,“文学概论”课程方才在北京大学文科之中国文学门中暂时站稳了脚跟,先后担任“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员有周氏兄弟 和张凤举,30年代“文学概论”从北大文科课程表中消失,直到1946年才又重新恢复,时任教员为常凤瑑 。与北京大学基本同时,梅光迪于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了“文学概论”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温彻斯特的《文学评论之原理》。可以说,在壬戌学制颁布前夕,文学理论并没有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在学校进行讲授,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基础性和入门性地位在重传统学术研究的学院氛围中没有受到当时学人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文学理论学科尚处于初建时期,其学科界限和学科范围还相当模糊,在课堂教学实践上没有一个较为成熟完备的模式可供参考。

壬戌学制的颁布,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课堂讲授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简明范本,对文学理论学科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规定,这为文学理论课程在20世纪20年代学校课堂尤其是中学课堂的大范围普及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由于对文学理论学科内容的明确,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划清了界限,尤其是从与文章学、写作学和修辞学等学科的混淆中独立出来,为文学理论学科在20年代的迅速成熟创造了条件,也为20年代大量的文学理论教材和专著的问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书写样式。在壬戌学制中,“文学概论”课程包括“文学概说”“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和“近代世界文学之趋势”等三方面内容。必修课程纲要草案中规定“文学概说”的讲授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界说”“文学与人生”“文学家的人格与修养”三个方面,在“教学应注意之点”中还包括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与“文学的欣赏与创作”等两项内容。 可以说,在壬戌学制中,狭义上的“文学基本原理”课程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文学概论教材和课程中的“文学本质论”(文学界说)、“文学价值论”(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文学与人生)、“作家论”(文学家的人格与修养)、“文学创作论”和“文学鉴赏论”(文学的欣赏与创作)的格局。而“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和“近代世界文学之趋势”则可以说构成了今天意义上的文学概论的“文学发展论”的内容。壬戌学制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做了较为详细的制定和规范,规定在讲授“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时,应注意“中国文学与文学思想”“政治与宗教势力之浸染”“民族的精神之迁嬗”和“生活的适应与近世思潮之影响”等方面内容,在讲授“近代世界文学之趋势”时应注意“近代文学的精神”和“未来派文学之新趋向”两部分内容。 这表明在“文学发展论”的讲授上,壬戌学制既注意到了各个时代文学的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内在演变规律,也注意到了政治、宗教、民族精神、社会生活、近世思潮、文学思想、西方思潮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方法和文学影响研究方法的运用。在文学概论授课方法的说明中还有“除了解本国历代文学之变迁外,应知世界文学的趋势,作切实的比较的研究”的说明,则是对文学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

在壬戌学制中,“文学概论”课程已经大致包括了文学的本质论、创作论、作家论、文体论、发展论、鉴赏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今天“文学概论”课程的基本格局;在研究方法上,它既注重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又注重影响研究方法与比较研究方法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这为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的文学理论进行专门性的讲授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实施程序,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文学理论教材的规范性编写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方法论依据。

以上通过从话语和学校教学两个层面对壬戌学制中关于文学理论课程(包括“文学欣赏”和“文学概论”两门)的考察,可以看到,壬戌学制不仅创制了一系列文学文体概念以及诸如“文学欣赏”“文学创作”“人格修养”“文学价值”“文学特质”“文学思想”“文学精神”等具有现代理论话语特征的文学理论话语表述方式,而且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基本规划,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构建,为文学理论进行专门性的知识传授提供了一套规范而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结构框架和课堂教学方式,从话语类型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实现了文学理论学科范式的现代转换。 /+lc/iAuRIn5CdI7XfS5HvjR4MeYVJklCqWbfS0WHSusVMYuqoa3hf49iE3hbz2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