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章节,你对什么是讲书、什么是好的讲书,以及讲书对于我们的价值已经有所了解了。如果你想开始学习讲书,就要先懂得怎样选书。图1–2所示的“你、我、它”选书模型,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找到一本值得讲的好书。
图1–2 “你、我、它”选书模型
初学讲书的人如果发现一本书特别好,看完后往往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讲给别人听。但是,他常常容易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听众对这本书感兴趣吗?
读书笔记是写给自己的,而讲书是讲给别人听的。作为讲书人,你需要考虑听众的感受,照顾他们的利益,思考听众是否愿意听你推荐这本书。你感觉好,是不是听众也一定会感觉好呢?比如,你的听众是一群特别关心孩子教育的宝妈们,如果这时你去给她们讲一本金融创新领域的书,就算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她们也未必听得进去。
当然,如果你能从一本书中找到听众感兴趣的切入点,也是可以的。我的学员小陈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上课时,他拿着一本厚厚的摄影专业书,告诉我他想讲这本书。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大家会不爱听,因为台下的听众都不是摄影爱好者。他如果去讲光圈、快门的参数,构图、色彩的运用,就只能是自我陶醉。我甚至都可以想象到听众一脸疑惑的表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小陈的讲书大受听众欢迎,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很有意思,他把讲书的重点放在了“手机摄影”这个主题上。
手机摄影的群众基础是不是更广,大家是不是更感兴趣?几乎人人都会用手机拍照,但是往往又拍得不够好。小陈从摄影原理出发,把最常用的手机摄影技巧讲给大家,听众们当然愿意听了。
所以,选书时首先要考虑你的听众爱不爱听,会不会从你的讲书中受益。
喜欢一本书并不代表你就能讲好这本书。我建议,如果你没有把你想讲的书读过两遍以上,就不要去讲。把书读两遍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你先看一遍书,觉得不错;决定要讲之后,可以再看一遍。
作家蒋勋把《红楼梦》读了二十几遍,研究“红学”数十年,如此才能讲出书中的深意和味道。他的栏目《蒋勋说红楼》也成了听书产品里的爆款。
专业的人讲专业的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那么你对这个领域的理解一定会更全面、更深入,讲起书来也更有掌控感、更有说服力。同样地,听众也更愿意听那些有专业背景的老师解读的书。
如果你并不是专家,只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是不是就不能选某个领域的专业书籍去讲了呢?当然不是。选一本书的前提是要读懂、读透它,尊重书中的原意,不能歪曲解读。你只要做到了这个前提,即便不是某个专业出身的,依然可以讲相关专业的书籍。
说到这里,你发现了没有?读透一本书的过程就是倒逼自己学习的过程。为了讲好一本书,除了多读几遍,你可能还要去查查有关这本书的资料,去看看别人的评论,和同样读过这本书的书友交流一番。当你对一本书理解的深度已经远超简单翻阅时,你就有了足够的自信去跟别人分享。
有些学员在刚开始写讲书稿时,会发现提炼不出书里的观点,无从下笔。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只是单纯地喜欢这本书,还停留在感觉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即便是讲书高手,也未必适合讲所有类型的书。只是喜欢一本书还不够,你还要找到一本你能够掌控的书去讲,这才是关键。
这里的“它”指的是书。我们在选书之前要考虑这本书是不是真的值得推荐。书实在太多了,仅仅是我国一年新出版的书籍就多达几十万种。书海浩瀚,要在这么多书里挑选,无疑是大海捞针。
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书呢?比如,那些经过时间的考验沉淀下来的、历久弥新的书,大家熟知的经典名著就属于值得推荐的好书。还有,某些专业领域的作者写的专业书也非常优质。
有些书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有夸大其词、哗众取宠的嫌疑,有些书是典型的心灵鸡汤、成功学,还有一些书更是拼凑了某个领域的二手甚至三四手的信息,断章取义、粗制滥造,经不起推敲。选择这些没什么营养的书就是在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可能还会误导他人。相比读什么,不读什么同样重要。
在一些专业的书评平台(比如豆瓣)或者公众号上,会有一些好书推荐。你可以看看其他读者的综合评分和评价,多看多比较,自然就有了判断。
当然,除了别人的推荐,你也要有自己的判断。你读完这本书之后,是不是真的有很大的收获和强烈的分享欲?是否觉得这本书真的能够给听众带来启发和改变?思考之后,你再决定这本书是不是应该被分享和推荐。
针对“你、我、它”模型的三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即听众会受益,我是能够解读的,它是值得被推荐的,那么你就找到了“你、我、它”三个圆圈的交集部分。恭喜你,你选对了要讲的书,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讲书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