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讲书是让读书增值20倍的技能

我们已经了解了讲书就是阅读与演讲的结合,了解了讲书与其输出部分——演讲之间的关系。那么,讲书与其输入部分——阅读,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书只是用来读的,但是读书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单向的输入。有一句话说得好:“把读书和听讲当作学习,是对学习这件事情最大的误解。”

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倚天屠龙记》一书中的张三丰小时候有一位师父,叫觉远大和尚。他练了九阳神功,内力可谓深不可测。但是结果呢,他被人追得一路狂奔逃跑,最后筋疲力尽而亡。为什么?因为他只有内力,却不会武功。而在《天龙八部》一书里,还有一位神仙似的女主角王语嫣,她通晓几乎天下所有的武功秘籍,但是依旧自身难保。为什么?因为她只懂写在书上的招式,自己却不会用。

你看,学习是不是也是这样?有时候,“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不会分享”,或者“看了很多书,却不会使用”,都是非常可悲的。

如果要养成真正高效的学习和读书习惯,就要掌握真正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输出。

学习金字塔

20世纪40年代,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曾提出过一个经典的“学习金字塔”模型。这个模型用数字形式形象地展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学习两周之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如图1–1所示。

“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但学习效果却是最差的,两周以后学生只能记住5%的内容;用“阅读”的方式学习,可以保留10%;用视听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20%的内容;采用“演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的内容;通过“讨论”学习,可以记住50%的内容;通过实践的方式,可以记住75%的学习内容;在金字塔基座的学习方式是“教授给他人”,也就是“把你学过的东西讲给别人听”或者“马上应用”,这样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picture

图1–1 学习金字塔模型

数据来源: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

图1–1告诉我们,听讲和看书其实属于“被动学习”层面学习的效果并不好。只有进入“主动学习”层面,主动输出,分享或教别人自己学过的东西,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

这个方法对小朋友的学习同样有效。当孩子看完一本书时,可以请他把书里的内容讲一遍给你听,或是做个“小老师”,讲给弟弟妹妹听,这样他会记得更牢,学得更扎实。

讲书是最有效的阅读输出

看完一本书后,将书中的内容输出的方法有很多种。画一幅思维导图是输出,写一篇读书笔记是输出,做一个读书PPT也是输出,但最有效的输出方式是给别人做一次读书分享,也就是讲书。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学习有四个层次:听过、知道、理解和能讲。听过,就像你见过一辆汽车,是知识在你的大脑里出现过;知道,就像你会开车,你已经能记住这个知识了,它渗透进你的大脑了;理解,就像你会修车,这个知识和你大脑中的其他知识结成了一个网,你可以随时调用;而最高境界就是能讲,就像你会造车一样,你能把知识讲给别人听,还能确保别人有所收获。尽管这很难,但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教授认为,人们习惯用复杂的词汇来掩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要想彻底地掌握一个知识点,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通俗而有条理地讲一次。这种方法被称为费曼学习法,也被誉为史上最强的学习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在众多输出式阅读方法中,我强烈推荐你学习讲书这种技能。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将阅读比作武功中的内功心法,那么演讲就是外功招式。一个向内求,一个向外秀。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内外兼修了,结果则是合为一体的。学会讲书就好比同时修炼了“九阳神功”和“太极拳法”,最后你就会像张无忌一样天下无敌了。

现在,如果我问你能不能把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讲给身边的人听?你是不是会一下子卡在那里?你可能只记得书名,其他的内容就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更“诡异”的是,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完全记不起书里的内容了,更别提什么学以致用了。请不要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记忆力,90%的人都会如此,这是因为你只是读过书,并没有学会书里的内容。怎样才算学会了呢?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我开书店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员工为了读书会活动预约的爽约率太高了而感到非常苦恼。他向我咨询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情况。我想到了自己在讲罗伯特·西奥迪尼所著的《细节》一书时,看到的研究和分享过的案例:

当顾客打电话去饭店预定,约好了日期和时间之后,饭店都会向他们重复一遍预约的细节,并让他们确认会按照上述的约定到店后再挂上电话。这个微小的动作会使爽约率大大降低。

原理是什么呢?《细节》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遵守承诺,尤其是在这个承诺是我们主动做出的、被公之于众的情况下。这就是主动承诺的力量。饭店“确认预约”的这个步骤就是一个让顾客做出“主动承诺”的过程。

这个案例和我们读书会的情况非常相似。于是,我就建议员工使用“主动承诺”这个方法。我们在设计活动报名表时,在表格末尾加了一个“是否确定参加”的选项,要求报名者打钩确认。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而且看似多此一举,但报名者爽约的情况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之所以能对《细节》这本书中提到的原理印象如此深刻,并且在关键的时刻拿来就用,正是因为我讲过这本书。为了讲好这本书,我在已经读过这本书的基础上,又做了一周的精读和研究准备。我把这本书的内容和要点又重新梳理、提炼了一遍,并在讲解时融入了大量实际案例。等我讲完了这本书,我对书中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当我的同事问我如何减少“放鸽子”的情况时,之前讲书时讲过的案例一下子就出现了我的脑海里,我马上就可以学以致用了。

因此,真正的学会就是要知行合一。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易行难。知道和做到之间之所以难以跨越,是因为其中还差了一件事,就是“说到”。

讲书的过程就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整理、消化书中的内容。用眼睛看到信息,再用大脑处理这些信息,然后用嘴巴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神奇的反应,加深我们对这个信息的理解,把书中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所以,我“发明”了一个公式:

读到+说到+做到=得到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优秀的人会告诉我们学完东西以后,要出去讲给别人听,因为教授是最好的学习。听书不如讲书,输出会倒逼输入。

另外,当你在分享一本书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同样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这时,你会好奇别人是怎么看待这本书的呢?每个人可能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提出不同的看法与见解,通过讨论,彼此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于是,你对一本书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全面。

讲书是一种综合能力

也许你会问:“我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做读书分享,或者我不太敢在很多人面前表达,怎么办?”没关系,你可以降低讲书的难度。在读完一本书后,你可以跟一两个朋友和家人讲讲看到的内容,以此作为你分享的开始。

你可以讲讲书中的情节、故事、观点或知识点,也可以聊聊你自己的看法、见解和态度。时间不需要太长,两三分钟就可以。当你从书中获取的信息不再只停留在你的脑海里,而是能讲给旁人听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思考、组织语言了。因为你不太可能一字不差地复述作者的话语,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甚至重新进行加工。

为了讲好一本书,做好输出,你在输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笔记,勤思考,画思维导图。其次,在准备讲书稿的过程中,你也需要整理思路,查阅相关资料,写成文稿。最后,你还要在公众面前用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

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看出来了,讲书可以说是一件综合了多种能力的事情。你能把一本书讲好,可以多方位地锻炼自己,最终受益最大的人也一定是你自己。你对知识的掌握和你的学习能力会因此上一个台阶。所以说,讲书是一个自我学习、终身成长的必备神技能。 artzyX7BnGRv2UKtbyLabAU67uiYgqolaubHz7yi+nyiF1zE2QyuZjI7iQ9Eho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