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书的源头和传统曲艺的讲评书颇有渊源。传说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评书的祖师爷是周庄王。通常,一个说书先生在舞台上说书,背后会挂三幅画像。正中间是东周的周庄王,左上首是文昌帝君,右上首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们几位都是文化界的“神仙圣人”。也就是说,说书先生是代天子宣话,替圣人传书的。
在古代,大多数平民百姓不识字,他们上不起学,读不起书,于是就有了在街头巷尾给大家讲各种故事的说书先生。这些说书先生自己未必识字,就是靠口口相传,把很多历史故事加以演绎,传播给百姓。这就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评书。
古代还有一些人,他们很有钱,完全读得起书,但是他们却不读书,而是选择雇别人讲书给自己听。这些被聘请的讲书人就是另一类私家讲书人。
我们在这本书里说的讲书人,有些类似于古代的私家讲书人。他们把一本书的内容读懂后,会浓缩、提炼出其核心内容,再讲给别人听。而听众能通过听讲书,以很高效的方式“读完”一本书。不同的是,现在的讲书人不再是私家的了。
现代的讲书活动最初出现于线下读书会,后来发展成了大型的剧场主题活动,甚至被搬上了电视节目。当讲书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后,更是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与传播,不仅出现了线上的读书会(微信群、直播间),还有许多讲书人开始在各种音频栏目、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讲书。讲书的功能变得更加多元化,而且讲书人除了分享交流外,还可以推销书籍,实现知识变现。
我们还需要看一下讲书“不是什么”。
讲书不是培训。 它们的受众与目的都不同。培训的目的是让人学会某些知识或技能,讲书则是让人收获某些观念或知识。如果把分享一本书变成一堂课,那很容易给听众一种高高在上或者说教的感觉,并不可取。
讲书不是“复读”。 讲书并非一字一句地朗读一本书,这种复读只是让听众简单地用耳朵替代了眼睛的输入功能罢了。讲书人的作用不是复述,而是用很短的时间将书里的精华内容提炼出来,加上自己的解读与见解,再传递出去。
如果要给讲书下个定义,那就是讲书人看完一本书后,经过自己的消化和理解,然后用口语表达的形式,把书里的精华内容和自己的感悟收获分享给其他人。更简单直白点说,讲书就是讲书人看完一本书,然后讲给别人听。
一次讲书的时长可长可短,从1分钟到1小时左右不等;如果时间更长,就要做成系列讲书了。讲书的场景包括以下几种:
● 线下中、小型读书会;
● 线下大型讲书活动/比赛;
● 讲书类电视节目;
● 线上读书会;
● 音频讲书节目;
● 短视频讲书节目。
那讲书到底应该是干货分享,是推荐卖书,还是表达读后感呢?答案是,或许都有。这取决于讲书人讲的是什么书、面对的是什么人群、带着什么目的、用多长时间,以及用什么形式去解读这本书。
讲书人给别人讲书的目的归纳起来有三个:(1)节省听众的阅读成本;(2)激发听众的阅读兴趣;(3)启发听众的深度思考。这也是讲书能够流行起来的原因。
从表达形式来说,绝大多数讲书都是以演讲的方式呈现的。所以,讲书其实是演讲的一种形式。讲书和演讲的底层逻辑本来就有很多相通之处。
从“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来说,演讲只是讲书的输出部分,是最终呈现。讲书还包括“输入”部分,这个“输入”就是阅读。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
讲书=阅读+演讲
正如这一章的章名“左手阅读,右手演讲”所表达的,阅读是输入,演讲是输出。演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者自身的学识和积淀,也就是他有没有足够的“输入”。很多人一张口,你就能知道他“肚里有没有货”。
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输入方式。通常,你看到的那些在舞台上口才很好的人,他们都读过很多书,阅读的功底也都很深厚。讲书就是阅读和演讲的结合,如果你既有表达的内容,也有表达的方式,那就能发挥更大的能量。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当阅读遇上演讲会产生极为美妙的“化学反应”。
第一个是“燃烧”。人天生是爱分享的,读书人看到好书,更会忍不住分享。讲书点燃了读者在阅读后的乐趣,满足了分享的成就感。
第二个是“萃取”。讲书不是把书中所有的内容都照说一遍,而是需要提炼出最值得分享的精华。听众只需花几十分钟去听别人讲一本书,就可以快速了解或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去读,可以大大节约时间。
第三个是“爆炸”。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人会分享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就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可以引发思想的碰撞,让阅读变得更加多维和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