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艾梅·本德《柠檬蛋糕的特种忧伤》中的隐喻分析

周永倩

摘要: 艾梅·本德的小说《柠檬蛋糕的特种忧伤》借助魔幻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叙事,呈现了现代人平静生活之下无声的痛苦。主人公露西·埃德尔斯坦有着特殊能力,通过品尝食物可以感知食物制作者的真实情感。这一“天赋”为年少的露西打破了情感交流的壁垒,实现了个体之间单方面的“感同身受”,但也为她揭开了幸福家庭表象下的谎言。在作品中,医院、工厂、露西外婆的旧家具等意象有着深刻内涵。本文研究发现作者借此暗示了现代人情感生活的困境,即在社会和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日渐式微,个体间的情感交流也走向了疏离和冷漠,人们只能借助谎言构建的幻梦来逃避真实的处境。

关键词: 《柠檬蛋糕的特种忧伤》;隐喻;家庭;疏离

《柠檬蛋糕的特种忧伤》是美国犹太裔作家艾梅·本德于2010年出版的小说。小说的叙述者露西在九岁生日前品尝了妈妈精心为她准备的生日蛋糕,然而她尝到的不是柠檬蛋糕酸甜可口的滋味,而是食物制作者妈妈内心的不安、疏离和空虚等复杂情绪,那是眼前温柔亲切的妈妈从没表现出来的情绪。在这个表面温馨幸福的家庭中,家庭成员间各自保有自己的秘密,不对彼此坦露自己的真实情绪。本德赋予了八岁的露西用味觉感知他人情绪的“天赋”,但提前洞悉成人世界的虚伪与空虚也剥夺了她的纯真,催促她提前走向成熟。

在小说中,露西进入他人内心世界的媒介是食物,因此一些学者注意到了食物对小说人物发展的重要影响。有学者(Ayan 2021:145–158)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作品中人物心理与食物的关系,也有学者(Fatma 2021)分析了小说中食物与人物身份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小说刻画了露西母亲这样一个从屈从丈夫、为家庭牺牲自我,到走出家庭、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的形象,因此有学者(Mamona 2021:246–255)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解读。

然而,尽管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小说中魔幻元素的出现也并没有扰乱小说中世俗秩序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说的魔幻色彩仅仅是为小说平添了几分趣味。小说中人物的各种特殊能力看似使他们更加了解彼此,冲破了彼此之间心灵的隔阂。而事实上,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却走得越来越远,家庭也从幸福和谐走向分崩离析。他们在理解彼此的过程中仍有着重重的阻碍,这些阻碍被具象化,以小说中充满隐喻色彩的事物出现,映照出人物的心灵困境。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 2015:5)将隐喻定义为“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在文学作品中,隐喻是呈现我们现有经验无法界定和明确的概念的重要方式。在《柠檬蛋糕的特种忧伤》中,本德通过赋予人物超自然的特殊能力,为人物提供了通往他人内心世界的通道,而这一“魔力”在世俗世界的逻辑框架下正常运转。考什克·特里维迪(Kaushik Trivedi 2013:330)指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将人的外在因素与人的内在因素相结合,它是科学的物理现实和人的心理现实的融合。本德对魔幻元素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视觉来观察个体与外部世界以及个体内心世界之间的情感冲突。小说中借助魔幻元素串联起来各种意象,如医院、工厂、露西外婆的旧家具。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小说的主题。

1. 无法进入的“医院”

“医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它是人们疗愈伤痛的重要场所,是新生命的诞生地,但也是人类病痛和死亡的见证者。对医院有所恐惧是可以理解的,而在小说中,露西的父亲保罗对医院恐惧和厌恶的程度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他从未跨进过医院一步。在女儿露西因为食物崩溃晕倒被带进医院时,保罗并未陪同;妻子的两次生产期间,保罗也都是在医院外的人行道上等候结果。然而,保罗这些冷漠的举动似乎又与他在家中表现出的形象大为不同。他认真工作,担负着赚钱养家的责任。他每天按时回家,晚饭时会给孩子讲笑话,称赞妻子的厨艺。即使在外人看来,保罗也是个十分理想的丈夫。

保罗对医院的恐惧超出了常理,在小说的开始作为一个悬念出现。小说中描写的医院的场景不多,但每一次描写都是人物心理发生重要转变的时刻。露西进入医院,是因为特殊能力觉醒,察觉到了母亲的痛苦。莱恩进入医院,是临近生产,但这一时刻因为缺少丈夫的陪伴感到孤独和落寞。约瑟夫进入医院是因为特殊能力导致他遁入家具后身体虚弱而脱水。他们进入医院不只是源于生理上的病痛,还面临着保罗未能察觉的精神危机。在家人的这些重要的时刻,保罗缺席了。而对于保罗恐惧医院的原因,作者在行文中迟迟没有给出解释,保罗也并未对家人解释自己无法进入医院的真正原因。“医院”如同完美丈夫和父亲面具下的一道裂痕,每当涉及这个场所,保罗就抽身离去。

对于保罗对医院的恐惧,小说在临近结尾才给出答案。在与露西的交谈中,保罗十分淡然地说出了真相。保罗对医院的恐惧来源于他父亲。和露西一样,露西的爷爷也有特殊能力,即在商场这个特定场所,通过闻别人身上的味道可以了解人的情绪和身体状况。这样的能力会产生巨大的情感和信息负荷,因此他不得不脸上蒙一块白布掩盖人的气味。保罗对此形容为“看起来就像把内衣套在脸上似的”。(艾梅·本德 2013:245)父亲怪异的打扮令他觉得自己的家庭并不正常,与父亲产生了很大的隔阂。成年后保罗预感到医院会唤起他的特殊能力,因此他对医院总是绕道而行。

露西与她爷爷的能力都是了解别人的情绪。在现实中,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是很难做到的,而特殊能力打破了这种隔阂,使他们获得了完全共情别人的能力。但这种共情并没有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反而催生了矛盾和隔阂。在此作者似乎在追问,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意味着什么?了解彼此是否能拉近人们的距离?正如露西在知道母亲婚姻的不幸后,依然无法挽回家庭破碎的局面,这样的描写似乎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悲观情绪。而另一方面,对此的思考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人应该如何面对随之而来的真相?特殊能力使露西和爷爷了解了他人的内心,但他们一度无法承受这样的情绪负荷。爷爷蒙白布来逃避,露西吃工厂加工的食物来减少痛苦。两者都是在回避自己的特殊能力,换而言之,他们都在避免了解他人的内心。

揭露谜底的这一刻,保罗的妻子已经离开了家,约瑟夫也消失在了家具里。保罗表示对医院的回避是希望“保持简单!让事情更容易些!”(艾梅·本德 2013:248)而保罗回避的仅仅是医院吗?显然,他完全清楚露西和约瑟夫的特殊能力,也清楚他们的痛苦。在露西崩溃前,她曾在一次晚餐时尝试说出食物里的情绪:

吃的饭里都是情绪,我说着把盘子推开。

情绪?爸爸说。他端详了我一会,十分认真。

我吃不下三明治,我说,声音有点哆嗦。我吃不下蛋糕。

哦,是这样啊,爸爸身子往后一靠,当然,我过去也很挑食。

那些食物的味道是不是很像人?我问。

像人?他说,皱了皱鼻子。不,是土豆味。(艾梅·本德 2013:42)

在这一段对话中,“情绪”一词显然引起了保罗的注意,但他很快把话题岔开到挑食上,远离了核心问题。这里与保罗后来的解释充满了讽刺意味,即便他没有特殊能力也有能力察觉家人的情绪,而他只是如同回避医院般对此视而不见。逃避维持了家庭短暂的幸福表象,也是这种回避,把保罗和家人推得越来越远。而最后保罗似乎还未意识到逃避策略的错误。露西在父亲给母亲泡的茶中尝到了他的情绪:

爸爸好像仍旧浑然不觉。但据我所尝到的味道,我突然意识到,妈妈的心中有一所微型医院,爸爸总是十分警惕地绕开她,正如绕开城市中那真实的大医院。(艾梅·本德 2013:221)

莱考夫(Lakoff 2015:87–89)认为,隐喻是以一种经验来构建另一种经验的方式。两种经验构成隐喻的关键在于人们理解二者方式的一致性。因此,隐喻的过程也是构建两种经验一致性的过程。小说是以女儿露西的视觉展开的,对其他人物心理主要通过露西品尝食物后的心理活动揭露,而没有直接的描写。保罗在家里并不负责烹饪,因此露西也很少能借助特殊能力来了解父亲的心理。对保罗的刻画仅仅是“显示”其行为活动,他的心理和性格需要读者判断。然而,小说又通过隐喻将他的心理投射到了具体的行为上。保罗对现实“医院”的回避与也是对莱恩心中“医院”的回避,保罗对两者都采取了同样的态度,现实的“医院”与莱恩心灵的“医院”相互映照,讽刺的是,这两个医院都不是疗愈伤痛的场所,而是埋藏伤痛的地方。

隐喻的过程也是解谜的过程。小说结尾,保罗恐惧医院的原因得到了解答。现实的医院隐喻着心灵的“医院”,它们都暗示着人的心灵困境。在最后,保罗仍无法直面它,选择掩耳盗铃,“警惕地绕开”它。

2. 不知名的“工厂”

“工厂”里的机器正如露西尝到的工厂食品那样冰冷麻木、毫无情感,这也是露西的心灵状态。露西的特殊能力使她能够尝到食物制作者的情绪,但感受他人的情绪意味着消耗精力、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食品工厂的食物成了露西逃避他人情绪的救济品。露西年幼的心灵无法适应成人世界的虚伪,与父亲一样,她在挣扎后选择了逃避,收起了自己的心灵触角。“工厂”又代表着现代发达的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入侵。根据小说的描述,露西一家生活在加州洛杉矶的一个繁华的中心区域,这里有忙碌的公交车、劳累的学校护士,人们过着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处于这种生活中的露西无暇面对家庭的破裂,她融入现代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成了她逃避的另一种方式。

长期进食工厂的食物后,她在自己的食物中反复尝到了工厂的气息:

又是那家不知名的工厂。在食物中清晰呐喊。一丝我无法辨认的工厂的气息,伴随着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想要回去,回到懵懂的时代。回去,那小女孩说;茫然,那工厂说。……过于黏腻的怀旧之情和石头般冰冷的工厂的气味却总是伴随着金属的飞旋声不停地返回,而这味道和我以前尝到的所有工厂的味道都对不上,这只能意味着它来自于做饭的人。(艾梅·本德 2013:229)

一方面,她渴望回到童年的懵懂状态。另一方面,忙碌的工作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父亲和母亲也忙于各自的工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只剩下晚餐简单的寒暄。露西内心的工厂实际上代表着工业文明对人精神世界的侵蚀。在高速发展的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贫瘠,情感交流日益匮乏,个体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心灵也变得如工厂一样麻木、茫然。

保罗对妻子内心情绪的逃避,使他在潜意识中将妻子的内心视作一个不可靠近的“医院”,这是对他人的扭曲认知。而同样逃避的露西,内心也产生了一座不知名的“工厂”,这是她自身心灵的麻木。这两个隐喻表明了逃避的两种结果。

小说并没有将这种消极氛围进行到底,在小说的最后,读者终究可以看到一丝希望。莱恩离开家庭,追寻自己的价值;露西也不再逃避自己的特殊能力,而是选择正视它,将其化作自己的工作优势,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小说借此给读者指出了一条道路,倡导人们对生活依然保持热爱之情。

3. 旧折叠椅

在小说中,露西一家并没有经常往来的亲戚,唯一保持联系的就是住在华盛顿的外婆。莱恩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在母亲每月一次的电话中,她与母亲的谈话克制且疏离。只有约瑟夫和露西对外婆说的生活感兴趣。自露西八岁起,外婆就经常快递各种日用品包裹到她家,如破旧的茶杯、褪色的洗碗布。大人和小孩对包裹的态度截然不同,莱恩和保罗对露西外婆的包裹兴致缺乏,甚至感到苦恼。露西则对外婆的包裹充满好奇,她喜欢外婆寄来的旧洗碗布。约瑟夫偏爱外婆寄来的折叠椅,在他从家里搬出去住时,他特地找母亲要来了外婆的折叠椅,并带到了他的新住所。最后一次消失进入家具时,约瑟夫选择了外婆的旧折叠椅,因为他认为“这把椅子是最好的”。(艾梅·本德 2013:272)

在整部作品中,本德对约瑟夫的特殊能力没有细致的描写,从露西的叙述中可以推测他可以通过接触进入家具,而对于约瑟夫有感知人心理情绪的能力没有提及。在整个家庭中,约瑟夫是最孤独的人。他极少和家人交流,专注于他喜欢的物理研究。但文中可以看见很多暗示约瑟夫可以洞悉家人情绪的伏笔。如在露西崩溃从医院回家后,生性孤僻的约瑟夫给了妹妹第一个拥抱。在保罗嘲讽莱恩给约瑟夫做门时,他大声维护母亲。因此,尽管他屏蔽了与家人的交流,他始终能发觉家人的情绪。但他用孤独包裹自己,在家具里失去了感知能力。每次他消失后又出现时,他总是浑身瘫软,严重脱水的状态。

约瑟夫的孤独实际上也是美国现代社会的孤独。从17世纪的清教伦理规范,到18世纪富兰克林的“自我奋斗”原则,再到19世纪艾默生“自我依靠”的个人主义思想,美国凭借几个世纪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与宗教道德观。进入20世纪,以团结、孝顺、友爱、忠贞等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巨大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强调‘自我约束、延缓的满足和节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原则与‘无节制、无约束’的享乐主义氛围”。(孙璐 & 金衡山 2015:106)传统价值观所追求的家庭本质——孝顺、团结、友爱的家庭氛围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疏离冷漠的家庭关系。在新价值观的冲击下,爱情的神圣性也被消解了。因此,渴望浪漫爱情的莱恩选择了出轨,在愧疚中自我欺骗,与保罗继续扮演着幸福家庭的戏码。

外婆的包裹里寄来的旧物,实则代表着在美国当代社会中影响日渐式微的传统价值观。孤独并没有令约瑟夫得到解救,他满身疲惫地从家具里出来,最终选择消失在外婆寄来的旧折叠椅里。不论是露西对往昔的怀念或是约瑟夫对折叠椅的偏爱,都传达了作者对传统价值回归的呼唤。

4. 小结

《柠檬蛋糕的特种忧伤》呈现了一个20世纪中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小说中,作者通过魔幻元素串联起来的医院、工厂、外婆包裹的旧物等有着深刻的隐喻意义,暗示了科技飞速发展的美国现代社会中个体间情感交流的匮乏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回归的呼唤。《柠檬蛋糕的特种忧伤》呈现的是幸福表象下的暗流涌动,也更接近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 Aimee,B. The Particular Sadness of Lemon Cake [M].New York:Doubled,2010.

[2] Ayan,Y.Food and mood in The Particular Sadness of Lemon Cake[J].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Institute ,2021(44):145–158.

[3] Fatma,Y. Identity Reflected via Food in Selected Novels:Like Water for Chocolate,The Par-ticular Sadness of Lemon Cake,and One Hundred Shandes of White [D].Pamukkale University,2021.

[4] Kaushik,T.Magic Realism:A Genre of Fantasy and Fi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and Education ,2013(3):389–393.

[5] Mamona,Y.K.Maical Realism:Portrayal of Human Suffering in The Particular Sadness of Lemon Cake [J]. Global Social Science Review ,2021(6):246–255.

[6] 艾梅·本德.王海燕,译.《柠檬蛋糕的特种忧伤》[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3.

[7]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何文忠,译.《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8] 孙璐 & 金衡山.胜利的焦虑:从冷战时代美国小说探究当代美国民族危机[J].河南大学学报,2015(2):106–109.

[9] 谢文兴,蒋承勇.魔幻现实主义的“现实”究竟是什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9(5):31–36. gNPOqk5awYDh/9TYandMsswTnkXwQdq33rT9rPE0uP0z9OQpqr95lpGSb59uHM2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