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向东、张睿和张勋等学者的定义 ,本研究所讨论的战略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选定的对其他产业具有关键带动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持续性重要影响的产业。这一概念强调三方面的特征:明确的政策导向、关键的带动作用、影响的可持续性。
第一,明确的政策导向。战略产业是政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动选择的产物。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于国民经济结构起到了一定的设计和安排的作用,同时,能够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进行筛选和识别,前瞻性地鼓励和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在识别和确定战略产业之后,一方面,战略产业的选择本身就是政府对于国民经济所发出的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这一信号引导着企业朝着政府所期望的方向开展投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政府也会相应地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战略产业有步骤、合理地发展,从而体现了本研究所定义的战略产业的政策导向属性。
第二,关键的带动作用。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大面积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某一产业之所以成为战略产业,不仅仅代表该产业自身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大,而且该产业对其他关联产业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较强,从而进一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例如,某些关键的技术性产业,虽然自身占整体GDP的比重相对较小,但是提供了其他产业所需要的关键性技术,或者显著影响着其他产业的生产力水平提升,那么,这种技术属性就强化了该产业的战略性作用。各产业之间并没有绝对明确的边界,而是通过上下游或者其他形式的合作关系而呈现出网状交织的复杂连接关系。任何产业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产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网络中,某些特定的产业由于规模效应或自身生产组织特性,天然地与其他相关产业紧密连接,因此,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例如,通信设备产业的发展,带来对电子元器件的大量需求,从而带动一系列上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下游通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因此,战略产业要么由于规模体量大,要么由于辐射作用强,对整体经济发挥了关键的带动作用。
第三,影响的可持续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战略产业不仅当前作用不容忽视,其未来价值也同样重要。不同产业发展演进的过程不同,产业自身发展的逻辑也千差万别,这导致在同一时点的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有些产业虽然当前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比重很高,但是可能处于衰落阶段,或者具有较低的技术竞争力和增加值水平,因而不利于国家的经济转型和未来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这些产业就不适合列入战略产业。而某些产业虽然现有规模不大,但是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符合国家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是未来经济的中流砥柱,这些产业就适合选为战略产业。因此,考察一个产业的战略性,不仅应该看其在当前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贡献作用,还应该前瞻性地结合国家的产业结构发展需要以及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考察其未来的价值。此外,在考察一个产业是否可以称为战略产业时,还要考虑是否能够依托该产业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发展路径、制度文化等大相径庭,所形成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在确定自己的战略产业时,应该综合考量本国在全球竞争中如何发挥出自己相对独特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不仅要考察本国某产业发展的绝对水平,还应该与国际上相关合作方对比分析该产业在区域或全球的相对竞争水平,突出自己的相对优势,以避免陷入在国际市场上的同质化竞争。例如,韩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将文化产业确立为战略产业,就充分结合了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历程,同时,对比了周边国家的产业优势,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来源。因此,战略产业的选择需要用发展、长远的眼光考虑,整体评估某产业对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可持续提升的影响。
关于具有关键带动作用的产业,基于不同方法和视角,学界所提出的概念有所不同,除了战略产业,还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等 。在政策操作层面,也提出了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概念。本研究对于战略产业的定义,与上述相关概念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存在着内涵上的差异。
第一,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定义是,能够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对国民经济体系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起到决定作用的产业。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最早提出了主导产业的概念 ,随后罗斯托对该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得主导产业的概念更为清晰。罗斯托通过对西方经济体系发展历程的研究,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指出: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不同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 。在这种情境下,一个经济体的整体增长速度则主要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部分关键产业的增长速度的影响。这些关键产业被罗斯托称为主导产业或者驱动产业。其主要特征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创新率高,能够快速开展技术或者制度方面的创新;其二,增长率高,其增速显著高于经济体整体的增速;其三,带动性强,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罗斯托还对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做了更为细致的分析,认为这种扩散效应具体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前向扩散,指主导产业自身的发展催生出全新的产业的效应;其二,后向扩散,指主导产业自身的发展对上游产业部门的带动效应;其三,旁侧扩散,是指主导产业对所在地区发展的影响,涵盖对某地域城镇建设、人口素质、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扩散效应,主导产业能够逐渐带动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结构的形态和变化趋势,为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基础。
第二,先导产业。先导产业强调先行的概念,是指具有关键的战略定位,其任务是在政策的指引下率先发展,并积极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增长的产业。当前,先导产业强调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关注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协调,重视知识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创意产业等是重点发展的对象;其二,以就业为主要关注点,培育能够提供就业的产业新业态。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对就业的创造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导产业是在即将到来的新形势下引领新的一轮增长的主导产业。未来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生态保护、就业等方面,国家通过培育和发展先导产业,能够保障战略制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未来形势的发展、变化 。
第三,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定义是,在国民经济体系当中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的产业,着重关注一个特定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据的份额大小以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支柱产业的形成是一个漫长且持久的过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当中成为支柱产业,需要在与其他产业的长期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体系当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工业化浪潮朝着更为深入的方向发展,建筑、钢铁和汽车逐渐成为当时美国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产业;50年代以后,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新一轮重组、升级,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体系的份额迅速增加,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当时美国的支柱产业。再以日本为例,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采取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的方针,当时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为钢铁、石化和汽车;七八十年代,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结合国外支柱产业发展的经验,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第四,优势产业。优势产业的定义是,在整体国民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经营情况良好、资源配置合理、资本运行效率和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业 。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来看,优势产业通常处于一个产业发展的成熟期,但随之而来的通常是该产业的衰退期。此时,该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带动作用达到相对峰值,但如果该产业的已有优势无法保持,很可能面临着盛极而衰的情形。优势产业的形成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当资源的先天潜力、配置状况和经济的运行状况三者之间达到较好的协调时,优势产业才可能出现。
第五,重点产业。与上述概念相关的还有重点产业。然而,当前学界对于重点产业的概念并未做出比较清晰的界定,而通常是将“重点产业政策”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加以讨论。由此可以看出,重点产业往往体现了明确的政府政策倾向性,体现了政府对特定产业部门的投资倾斜,而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则相对较少。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资源潜力较大、扩散效应较强的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并在资源投入方面有意地进行倾斜,从而充分发挥重点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扩散、带动效应,以促进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实现调整、升级。
第六,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是从政策层面自上而下的划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产业的战略性作用。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国务院出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国务院明确了“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又提出:“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突出的位置”。其中,着重强调了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政策型概念,并且对哪些产业应列入其中,国家已经有了清晰的划分和界定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的推出,对本研究确定战略产业选择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本研究也对上述划分和界定起到了验证的作用。
明确的政策导向、关键的带动作用、影响的可持续性这三个特征,是从过程和效果上界定战略产业这一概念的三个核心维度。这三个特征决定了战略产业的甄别需要具备前瞻、动态的视角,以评估某一产业对于提升国民经济未来整体竞争实力的战略性作用。这三个特征既体现了对于战略产业进行准确选择和正确引导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将战略产业与其关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
战略产业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影响的可持续性特征,使其区别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它不仅强调某产业当前在国民经济中客观的增速贡献、存量份额与业绩表现,且强调政府的主观能动性,看重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对而言,主导产业主要强调对当下的增长贡献作用,支柱产业强调的是在当下经济存量中所占的比例,优势产业则更加强调当下相对的业绩表现。战略产业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影响的可持续特征决定了,一方面,战略产业的选择过程不仅需要参考客观的产业发展数据,而且应该充分强调政府进行规划调控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战略产业不仅局限于当前产业运行现状,而且更加着眼于长期国民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未来产业结构的塑造,代表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
战略产业关键的带动作用,使其区别于先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更广的范畴。先导产业虽然有可能在未来起到重要的战略性带动作用,但是当前所占经济份额不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战略产业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将范围限定在处于新兴发展阶段的产业,更侧重由技术等要素所产生的外溢效应,而战略产业所涵盖的范围则更为广泛。其一,战略产业也包括那些并非处于新兴阶段,但是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体量,与其他产业产生了广泛的经济关联,从而具有深刻战略带动作用的产业,如能源、粮食等产业;其二,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熟,也有可能逐步过渡到战略产业的阶段。因此,对于战略产业的界定,既要重视处于技术前沿的新兴产业,也不应忽视一些已经发展成熟的传统产业。本研究所界定的战略产业的概念虽然可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存在着较大的重叠,但是却不仅限于政府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上而下的具体界定,而是更加强调这些产业的影响过程和效果,能够通过分析各产业之间的关联、不同产业的作用,来得出符合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具体战略产业划分,从而具有更普遍的参考价值。
在已有研究中,对重点产业的定义较为模糊,相较于重点产业而言,本研究所提出的战略产业有更加明确的内涵与边界。
基于上述分析可见,相对于相关概念而言,战略产业具有更强的涵盖性与包容性,且更能反映各级政府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制定初衷。以上相关概念的辨析,也说明战略产业的选择并非仅限于当下的、局部的、被动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某个产业发展或企业盈亏的问题,而是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产生持续的、动态的重大影响,最终关乎这一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综合竞争实力。
本研究所关注的产业链是指围绕特定产业,由众多互相链接在一起、来自不同市场主体的生产要素所组成的完整链条。产业链由两个抽象要素构成,一个是“点”,一个是连接点的“线”,“点”是指产业链所链接的最小价值单位,而“线”是指最小价值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和组合方式 。为了梳理清楚产业链本身的内涵,需要从产业链所链接的“对象”、链接的“方式”两个核心要素着手加以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产业链所链接的对象,即产业链所链接的最小价值单位。产业链所链接的最直接的对象是企业,最本质的对象是生产要素。因为企业不仅要与终端消费者链接,而且由于社会化的分工协作,某一企业自身往往难以单独存续和经营,所以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各种目的的链接,建立不同类型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一个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从无到有的生产和确立过程,需要经历诸多环节,这一特点在传统的制造业最为明显。以房地产业为例,房地产开发企业会与众多上游企业,如钢铁、水泥等建材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工程建设公司等发生投入产出关系,同时,也需要与诸多下游企业,如房地产销售中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进行密切合作。伴随着投入产出关系,也会产生相应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关系。但是,企业是产业链所链接的最直接的对象,并不意味着企业本身就是最小的链接对象和链接单位,企业内部也包含诸多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本身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链接关系。因此,可以将企业理解为一组生产要素的集合,而产业链所链接的最小单位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与其他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自由组合与链接,以满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需要。于是,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本质上是隶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间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其次,需要明确产业链中最小价值单位之间的链接方式。来自企业的生产要素之间并非简单、单向的线性关联,而是同时包含直接与间接联系、存在着不同强度、不同密度、不同方向并且处于动态变化中的链接关系。其一,生产要素之间的链接既包括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也包括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一个生产要素最终被转化为终端产品或服务的一部分的过程包括诸多环节,也往往需要众多企业的参与,因此,企业间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具有直接的上下游投入产出关系,两个企业之间具有直接的经济往来,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着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和经济往来,其间接链接的中介就是被加工的产品和服务。其二,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强度。有些企业间生产要素的链接具有更强的相互依赖性,其相互投入产出的经济产值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链接关系具有更高的强度。其三,有些企业间生产要素的链接具有更加高频次的合作关系,即在单位时间内具有更多次数的来往交易和投入产出,并且方向也从单向流入或流出转变为两个甚至多个企业之间互为上下游产业,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协作网络。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生产要素之间的链接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丰富的方向性。当然关于这些具有更加具体的测量方式,这一点我们会在本研究后面部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其四,产业链关系建立和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结构变化、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变化、企业的兴衰交替以及整个产业生产要素和生产力水平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换言之,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结构发生变化,如企业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或转变业务方向,或者两个企业之间增强战略合作关系或出现分歧,或者某些企业被并购或破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产业链的链接方式。产业链中非核心企业的一些个体行为往往不会对产业链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但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企业出现相应的变动,往往会借助其与周边企业生产要素的高强度、高密度、多层次、多方向的复杂关联关系,对整条产业链产生重大的影响。此外,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可能推动产业链某一关键环节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产生突破性的调整和飞跃,从而促使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展开大规模的变革。
基于上述两个产业链核心要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聚合了重要生产要素及重要外部链接的企业,不仅对于现有产业链结构的形成和维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且对未来通过政策等手段推动产业链结构的变革与调整起到了核心枢纽和着力点的作用。因此,从产业政策的角度而言,基于产业链的属性识别出上述具有重要作用的战略产业,对于政府有效地借助相关政策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落实关键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通过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选择合适的企业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为了避免混淆和误解,需要对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个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区分。关于上述三个概念,以往的学者分别开展了大量的独立讨论并沿着各自的概念体系进行了许多理论探讨,但对于三者之间的具体内涵差异却讨论不多,有时甚至将不同的概念混用。
价值链最初探讨的是企业内部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化协作关系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从而逐步演化出供应链的概念,探讨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供应链往往从企业微观视角展开,以企业的主营业务为中心,探讨与之相关联的、包括上下游企业在内的各种生产协作关系。无论是价值链,还是供应链,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以企业为中心点展开讨论,而本研究所探讨的产业链则不仅仅从企业的视角展开讨论,而是从产业的视角出发,将企业看作是受到产业环境影响的个体。从具体测量的角度而言,本研究所采用的产业链位置、产业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使用的就是产业层面的数据。当然,测定出产业间距离等数据之后,本研究也会应用到企业层面。因此,产业链本质上是产业层面与企业层面的结合,体现出产业关联、企业间关联的互动。
与价值链、供应链仅仅聚焦于直接关联不同,产业链既关注直接关联,又重视间接关联。例如,轮胎与特型钢的关系,虽然二者之间本身没有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可以看作是平行的关系,但是由于二者都通过汽车制造业链接在一起,并受到汽车制造业的制约,所以其发展环境及发展规律也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已有研究倾向于对不同产业进行严格、静态的边界界定,然后再将企业放置到某一特定产业之中,进而分析不同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其问题在于,很容易忽视大量的跨产业边界的链接与合作。例如,视频游戏开发商和电路板组装商之间的绩效其实存在着很多的关联,但由于它们被机械地划分到不同的产业中(前者被列入文化娱乐业,后者被列入信息设备制造业),容易使人们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视而不见。再如,在分析阿里巴巴所处的产业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其上游的产品生产厂家和下游的物流企业,而应拓展到包括金融业、娱乐业等在内的更广阔的产业范围。可见,产业链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打破现有的僵化的产业边界划分,对于企业更好地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加强对外协作关系、实现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赢至关重要。
产业链位置具体描述某一产业在所有相关产业中所处的上下游相对位置,可以理解为该产业中的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平均距离 。产业链上的企业具有一系列复杂的产品、技术、资金协作关系,不同位置上的企业受上述关系的制约程度不同,准确识别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是深入分析上述关系的基础。产业间距离反映的是两个产业所处产业链位置的距离。Nicovich等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由被试者对于某产业所处产业链的上下游位置做出分级判断,发现产业链位置对于竞争型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对基于客户的战略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
Antràs等在对已有的关于产业链位置的研究加以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位置测算方法,从两个维度对某一产业与最终消费者的距离进行了测算。这两个维度包括:其一,某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所经历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数量;其二,上述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的紧密程度,并以产业链位置测算值的差值来确定产业间距离。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不仅会加强企业间业务层面的联系,也会导致产业间距离较近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从而形成不同区域各自的优势产业集群 。有鉴于此,将产业链分析方法从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引入到产业经济学领域,以产业链位置及产业间距离为核心测量指标,并结合政府与企业这两个产业政策直接关联主体重点关注的情境化因素,来确定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本研究借鉴Antràs等所提出的测算方法,基于2002、2007、201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所提供的数据,来测算40个产业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产业链相对位置,并以0与1之间的数值大小加以表征。本研究之所以选取上述工业产业划分方法,原因在于:其一,上述产业划分标准是按照产业之间投入产出情况来确定的,能够真实地反映上下游交易关系;其二,如果采用128个细分产业分类,更加明细的分类固然能形成更多下游制造业细分产业,但是这些细分产业之间的技术渗透并不明显,如空调对电视机的技术影响较小,反而是矿业和采选业对电视机制造的影响较大,原因在于原材料的技术变革会更为深层次地影响下游制造业。
本研究利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测算产业链位置评分。第一种方法综合考虑了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和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第二种方法仅考虑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上述评分结果均落在[0,1]区间,且某一产业的评分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越处于下游位置。第一种方法的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首先,可以明确投入产出表中的一个基本恒等式:
式中,Y i 是i产业的总产出;F i 是i产业产出中直接流向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的部分;而Z i 为i产业产出中被用作其他产业消耗的部分。在一个拥有N个产业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上述等式可以进一步被阐述为:
基于上述公式所建立的关于产业链位置的第一种测算方法为:
式中(I-D) -1 为里昂剔夫逆矩阵。
基于上述恒等式所建立的关于产业链位置的测算定义为:DU se /TU se ,即DF/[(I-D) -1 F-F]。Du se 是指某产业产出中被直接应用于其他产业作为原材料的部分,而TU se 是指某产业产出中所有被应用于其他产业作为原材料的部分。由于TU se 包括了DU se ,因此,DU se /TU se 始终为0与1之间的数值,且DU se /TU se 的数值越大,说明该产业的产出更多地被直接用于其他产业作为原材料,相对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位置。而DU se /TU se 的数值越小,则说明该产业的产出更多地被间接用于其他产业作为原材料,相对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位置。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测算出每个产业所处的具体产业链位置,并以某一特定的数值作为表征;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将两个产业各自的产业链位置评分做差值,测算出两个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距离远近,该数值也将落在0与1之间。这一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产业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简化为一套定量的指标。
本研究中第二种产业间距离计算方式采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的倒数来衡量两个产业之间的距离,具体计算公式为:1/(D ij +D ji ),其中,D ij 表示j产业每单位用于最终消费和投资的产出所消耗的i产业产出量,D ji 表示i产业每单位用于最终消费和投资的产出所消耗的j产业产出量。通过计算D ij +D ji ,能够反映两个特定产业之间的相互投入产出联系的紧密程度,该数值越大,则反映这两个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更加紧密;而该数值越小,则反映这两个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更弱。通过取倒数的方式,能够将联系紧密程度换算为距离的概念,即该数值越小,则体现两个产业之间的距离越近,联系越紧密;而该数值越大,则体现两个产业之间的距离越远,联系的紧密度越低。当然,这种基于直接投入产出关联的产业间距离测量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该方法仅仅关注两个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系数,因而,无法反映间接的流通与消耗关系。比如,A产业即使没有直接地为C产业提供原材料和服务,但是可能会通过为B产业提供原材料与服务、进而间接地与C产业产生紧密的联系,在此过程中,B产业扮演者重要的桥梁作用。而上述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则无法有效地反映在两个产业直接的消耗系数之中。但是,第二种测量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加精准、直观地反映两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度,而不受太多其他产业的影响。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应综合考虑两种测量方法各自的利弊,以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