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受体学说

1878年,英国药理学家兰雷在研究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对猫的唾液分泌的影响时,发现这两种化学物质存在对抗现象,于是他设想在猫的体内应该有一种物质刚好可以接受这个信号。兰雷提出,这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与猫的唾液腺细胞的某一部分结合后发生的,他把体内能与药物结合的部分称为“接受物质”。而当时,德国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也从免疫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物质除非与其他物质存在联系,否则是无效的。他在做细胞染色研究时发现化学染料只能对细胞的某些特定部位进行染色,而其他部位不着色,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也许在病原体或人体细胞上有一个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刚好能与药物的某个特定成分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治疗效果。这就是受体学说的雏形。

直到1906年,兰雷通过实验证实了受体的实际存在:箭毒可以对抗烟碱对骨骼肌的作用,而这种效应发生的部位就在肌肉的神经区域内。这个部位存在一种可以和箭毒或烟碱相互作用的物质,当箭毒同这种物质结合,就会引起骨骼肌的松弛;而当烟碱同这种物质结合,则引起骨骼肌的紧张。你看,这是不是很奇妙?

20世纪初,埃尔利希进一步提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药物和受体就像钥匙和锁的互补关系,药物必须与机体内的“接受物质”结合,才能发挥药理作用。而这种“接受物质”主要就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这就是受体学说,受体学说是对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的一次大飞跃,成为现代药理学中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石。但是在这个学说刚刚被提出的年代,它并没有被主流科学界认可。直到将近一个世纪后,科学界才最终接受了受体学说。而这时候,人类对于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也进入了对药物靶点的认识阶段。事实上,药物靶点不仅仅是受体,还包括生物大分子,如受体、离子通道、酶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开始洞悉药物发挥作用的分子基础。

药物靶点的发现对于药物研发的影响重大。当药物研发的学者认识到药物的化学本质和靶点的本质,特别是靶点的空间结构后,就开始了定向的冲刺。先是通过生物活性物质发现药物靶点,然后针对靶点筛选更多潜在的药物分子,并不断优化,形成反馈,直到一种新药出现。这是一个被动筛选加主动优化的过程,比如随着阿片受体 被发现,研究者致力于开发疗效更好的阿片类镇痛药,希望新的药物不仅有强效的镇痛作用,而且作用时间短,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临床上强效镇痛药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就是这样被发明的。 /4vh0PiEnLMlrJzxF02eikqkeENwA7DdjO+q/fAllCqat7Uyf+HcXzBKlWCe0A5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