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成年人而言,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类,即自我认知和理性的自我指导。这与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样的,但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区别:由于儿童尚不成熟,给予他们指导就显得极其重要,有时成年人也需要这种指导。如果我们可以让儿童自主发展,而且假设他们有两万年左右的时间和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发展,他们最终会接近成年人的文明行为标准。当然,这种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儿童的发展需要成年人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

我们在这方面最大的困难是对儿童教育的无知。即使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情绪的起因、了解自己的喜恶,即要了解自己的心理,也是相当困难的,更不用说去了解儿童,并在恰当的知识基础上给予他们指导了。

个体心理学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这不仅有学科自身的原因,也是出于研究儿童心理有助于我们理解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与其他心理学方法不同的是,它不允许理论和实践分离。它牢牢地把握住人格的统一性,研究人格发展与表达的内在动力。从这个角度看,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已经是一种实践智慧,因为这种理论是关于实践中的错误的知识。无论心理学家、父母、朋友或个人自己,一旦掌握了这种知识,都可以很快地将它们应用于指导自己个性发展的实践。

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决定了其学说是一个有机整体。因为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人格统一性的激发和指引,所以个体心理学在人类行为方面的任何理论都反映了心理活动中同样的内在关系。因此,在本书引言中,我们将先从整体上提出有关个体心理学的观点,然后进一步阐述。

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心理追求和有目的的奋斗。儿童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进入了持续追求个人发展的努力中。这种努力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始终与一种期待自己能够变得伟大、完美和卓越的愿景相一致。这种努力实现目标的活动,自然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考和想象能力,也影响着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它甚至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不是客观地思考问题,而是按照我们所形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来思考问题。

人格的统一性暗含在每个人的存在之中。每一个个体既代表着人格的统一性,又代表着个体的独特性。因此,每个人既是一幅画作,也是创作这幅画的艺术家。他虽然是自己人格的画家,但作为一个画家,他既不是一个毫不犯错的人,也不是一个对心灵和身体有着完整理解的人——相反,他是一个脆弱的、极易犯错的、不完美的人。

在考虑人格的构建时,需要注意的一种主要缺陷是,人格的统一性及其独特的生活风格和目标,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个人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之上的。个体对一个事实的看法和认识,从来不是这个事实本身。也正因为如此,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人会把自己塑造得很不一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主观想法塑造自己,其中有些主观想法很合理,有些则不那么合理。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考虑这些个人想法的错误和失败之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正视童年早期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主导了我们随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有一个52岁的女人,总是贬低比她年长的女人。她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当她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她总是因为自己的姐姐而感到被羞辱、被轻视,而她的姐姐则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从个体心理学的时间维度来看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从她生命早期开始到生命的当下,乃至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都一直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力,即她总是担心自己被低估,而且看到别人更受欢迎或更受宠时,她会感到十分愤怒。即使我们对这个女人的生活一无所知,即使我们对她独特的个性一无所知,也基本可以根据前面给出的这些事实,来填补我们不了解的那些信息。心理学家在这方面表现得像小说家一样,按照确定的行为、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来构建一个人,并且这种构建方式必须保证他的人格统一性不被破坏。一个好的心理学家甚至能够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并清楚地描述她性格中伴随这条“生命线”的种种特征。

个体对于构建人格特征的努力,或者做出的有目的的活动,都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为前提,也就是个体的自卑感。每个孩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并激励他们改善自己的处境以消除这种自卑感。一个人处境的改善会减少这种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补偿机制。

现在关于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非常有可能导致人们犯错。自卑感可以刺激我们完成目标;它也可能仅仅带来心理调适,这种调适会使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变大。自卑感让人们感到自己如此不幸,以至于克服它的唯一方法是发展个体的心理补偿,不过这种方法最终可能无法完全克服自卑感。尽管如此,从心理上来说,这些心理补偿是必要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例如,有三类儿童明显地表现出了心理补偿特征的发展。一类是带着生理缺陷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一类是被严厉而无情地对待的孩子,还有一类是受到了太多溺爱的孩子。

我们将这三类儿童作为三种基本情况进行案例研究,以便探究和理解更多普通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情况。并非每个儿童生来就有残疾,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孩子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基于某些生理疾病或器官缺陷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型可以在残疾儿童这种极端案例中找到。至于被讨厌和被溺爱的孩子,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可以被归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类型。

这三种基本情况都会让儿童产生一种不足感和自卑感,并由此发展出一种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野心。自卑感和追求优越往往是人类生活中同一基本事实的两个阶段,因此是不可分割的。在病理状态下,很难说究竟是夸大的自卑感还是夸大的优越感更有害。它们或多或少都像有节奏的波浪一样此起彼伏。在儿童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了被夸大的自卑感所激起的过度野心,它的作用就像心灵毒药一样,使孩子总是无法感到满足。这种不满不会给他们带来有效的行为。这种野心可能会扭曲儿童的性格特征和个人行为。它就像一种持续的刺激,使人变得极度敏感,唯恐自己受到伤害或被人践踏。

这种个体心理学中随处可见的人类个体类型,会成长为那种能力没有长进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质”或古怪的人。这类人如果被逼得太厉害,就会变成不负责任、容易犯罪的人,因为他们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无论是道德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他们的自我中心都是十分彻底的。我们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并为自己构建出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做白日梦,拥抱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最终成功地获得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他们通过在脑海中构建现实的方式,使心灵与现实得到了和解。

心理学家和父母在观察时需要留意的是,所有这些发展的评判标准都是孩子或个体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的程度。社会情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关键和决定因素。任何会导致社会情感减弱的干扰因素,都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产生不利影响。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是孩子是否健康发展的晴雨表。

个体心理学正是围绕着社会情感的原则发展出了相应的教育技巧。父母或监护人不可以让孩子只依恋一个人。如果允许孩子这么做,孩子就会发现自己对以后的生活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个好办法是观察他刚刚进校时的表现。入学后,孩子面临着最早也是最严峻的考验。对于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因此,学校生活将揭示孩子面对新情况的准备有多充分,尤其是他是否对结交新朋友做好了充分准备。

家长普遍缺乏让孩子为上学做好准备方面的知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回顾他们的校园时光就像经历了一场噩梦。当然,如果学校管理得当,往往会弥补孩子早期培养过程中的种种不足。理想的学校应该充当家庭和广阔的现实世界之间的中介,它不仅是一个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而且应该是一个传授生活知识和生活艺术的地方。一方面,我们期待着出现一个理想的学校,以克服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种种不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要分析家庭教育的缺陷,学校可以作为一个指示器。那些没有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的孩子在入学后会感到孤单。因此,他们会被看作异类,而且这种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他们的正常发展会受到阻碍,最后就成了问题儿童。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指责学校,尽管学校在这里的作用只是揭示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问题儿童在学校能否取得进步,一直是个体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不过,我们总能证明,一个孩子在学校出现成绩下滑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迹象。这种危险并不是指学业上的危险,而是指心理方面的危险,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已经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了。孩子因为感受到挫折,开始回避一些有用的行动和任务,想要寻找另一个出路——一条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快捷道路。他没有选择社会替他规划好的正常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个体的道路。在这条个体的道路上,他可以获得一种优越感,以此来补偿自己低人一等的感觉。孩子选择的这条个体的道路,因为能够快速获得心理成功而总是吸引着那些失去勇气的人。相比社会所认可的常规道路,这条道路通过抛弃社会和道德责任乃至触犯法律的方式,更容易突出一个人的自我,也更容易给自我带来一种征服者的感觉。但是,这条通往优越感的捷径总是暗藏着怯懦和软弱,而不管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得有多么大胆和勇敢。这样的人总是尝试去做那些他确定会成功的事情,以显示他的优越性。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尽管罪犯表现出明显的鲁莽和无畏,但实际上他们却很懦弱。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在不太危险的情况下,儿童会通过各种很小的迹象暴露出自己的软弱感。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无法挺直站立,必须始终靠在什么东西上的儿童(当然有些成年人也是如此)。如果用这些传统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用陈旧的理念来理解孩子,虽然表面上症状得到了治疗,但是根本上并没有真正的改变。我们常常对这样的孩子说:“不要老是靠在这些东西上。”实际上,重要的并不在于孩子依靠在什么东西上,而在于他总是感到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通过惩罚或奖励,很容易说服孩子放弃这种软弱的表现,但孩子对获得支持的强烈需求并没有因此得到满足。问题继续存在。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能够读懂这些迹象,并且能够用同情和理解根除儿童这种潜在的问题。

从一个单一的迹象,人们常常就可以推断出儿童身上存在的许多品质或特征。如果儿童喜欢依靠在某种东西上,我们马上就能知道,这个儿童具有焦虑和依赖等性格特征。通过将这个儿童与我们熟知的有相似特点的人进行比较,就可以勾勒出他的性格,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被溺爱的孩子。

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即那些缺乏关爱的孩子。这类儿童的特征,可以在那些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人的传记中看出来。在所有这些人的生命故事中,有一方面很突出,那就是他们小时候都受过虐待。他们随后发展出了冷酷、嫉妒和仇恨的性格。他们无法容忍看到别人开心。现在我们发现,这类喜欢嫉妒的人不仅存在于十足的恶棍中,也存在于正常人中。这些人有了子女之后,会认为他们的孩子不应该比他们小时候更快乐。我们发现,这样的观点不仅出现在有自己小孩的家长身上,也出现在负责照料别人小孩的监护人身上。

这样的观点,这样的想法,并非出于恶意。它们仅仅反映了那些小时候受到严厉管教的人的心态。这样的人可以说出很多充分的理由和格言,例如,“不打不成器。”而且他们会给我们提供数不尽的证据和例子,但这些证据和例子并不能使我们完全信服,因为显然它使孩子与他的教育者疏远了。因而,僵化的、命令式的教育是徒劳的。

心理学家通过探索各种症状并将它们相互联系起来,经过一些实践之后,建立了一个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那些隐藏的心理过程可以得到揭示。虽然我们借助这个系统考察的每一个要点都反映了被考察人的人格的某些方面,但只有当我们考察的每一个要点都得出同样的结论时,我们才会感到满意。因此,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强调的是,对个体进行考察时,我们不应以一种呆板的、机械的方式将理论框架和系统概念应用于个体。在所有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个体本身。我们不可能仅仅根据一种或两种表达模式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而是必须找出所有可能支持我们论点的证据。只有当我们成功地确认了我们的初步假设,例如,只有当我们能够在个体身上找到与他的行为相同的其他顽固或沮丧的表现时,才能确定地说,这种顽固或沮丧已经渗透到他的整个人格中了。

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记住,被考察的主体并不理解自己的表达方式,因此也就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自我。我们从他的行为中看到了他的个性。他的个性不是通过他说的话或对自己的看法来揭示的,而是通过他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这并不是说病人在故意对我们撒谎,而是我们已经能够辨识出,在一个人有意识的想法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只能由一个公正且富有同情心的局外人来填补。这个局外人,无论是心理学家、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学会基于客观事实来描述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而这些客观事实体现了一个人有目的的或者无意识的个人追求。

因此,一个人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的态度,揭示了他的真实自我。第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关系,我们已经通过对现实问题的个人观点和客观观点的对比来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社会关系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任务,即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人们如何面对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什么?当一个人认为交友的问题、社会关系的问题对他完全无关紧要,并以此来回避这个问题时,那么漠不关心就是他的答案。当然,从这种漠不关心中,我们可以得出他的性格类型和人格构成方面的一些结论。此外,我们需要指出,社会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还包括了所有抽象的品质,如这种关系所带来的友谊、真诚、忠诚等。因此,对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也反映了一个人在这方面的态度。

第二个基本问题是个体想要如何利用他的生命,即他想在劳动分工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可以认为这个问题是由“我-你”关系所决定的,那么也可以说这个问题是由“人类-地球”这一基本关系所决定的。如果我们可以把整个人类归结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会与地球产生相关性。他想从地球那里得到什么呢?就像第一个问题一样,解决职业问题也不是单方面的或个人的,而是人类与地球之间的事情。这是一种双边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并不能事事如愿。成功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客观现实。因此,一个人对职业问题的回答以及他回答的方式,对揭示他的人格和他对生活的态度而言极具启发意义。

第三个基本问题产生于人类可以分为两种性别这一事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件个人的、主观的事情,而是必须根据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来解决。我对异性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如果采用典型的个人主观看法,那么同样是错误的。只有对所有与两性关系相关的问题深思熟虑之后,才能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毫无疑问,每一次偏离爱情和婚姻问题的原则,都意味着一个错误,都表明人格当中出现了错误。而且,这些问题的错误解决方法带来了很多有害的后果,这也可以解释为是由人格的潜在错误导致的。

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中,发现他的一般生活方式和个人目标。这个目标无所不能,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并将反映在他的每一个行为中。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个目标就会指向生活的有用方面,那么实现目标的迹象将在个人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中体现出来。所有的解决方案都会体现出一种建设性的作用,伴随着建设性和有用的行为,个体将获得幸福感、价值感和力量感。如果目标指向相反的方向,比如目标指向生活中个人的、无用的方面,那么个体就会发现自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也不会从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衍生出了社会生活中的特定任务,而这些基本问题只能在社会或公共环境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也就是说,必须基于社会情感才能得到适当的解决。这些任务始于童年早期,那时我们的感官遵循社会生活的刺激,在我们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同事、朋友和老师的关系中,通过不断地看、说、听而得到发展。这些特定的任务,以同样的方式贯穿我们的一生。因此,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与同伴的社会联系,就会迷失方向。

因此,个体心理学认为对社会有用的东西是“正确的”,这是很有道理的。个体心理学认识到,每一次偏离社会标准的行为都是对正义的侵犯,并与客观规律和客观需要相冲突。这种与客观性的冲突,首先表现在实施侵犯的个体会体会到自己毫无价值,还表现在感到自己被侵害的个体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最后,可以说,对社会标准的背离违背了普遍存在的社会理想。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自己身上承载着这样一种理想。

由于个体心理学一直强调可以把儿童的社会意识作为其个体发展的一种测试标准,因此个体心理学很容易理解和评估儿童的生活方式。因为一旦儿童面临生活问题,他就会像在接受测试一样,暴露自己是否做好了“正确”的准备。换句话说,他会表现出他是否有社会情感、是否有勇气、是否有理解力,以及是否有一个对社会有益的目标。然后,我们就可以尝试找出他努力向上的形式和节奏,找出他的自卑感的程度和他的社会意识的强度。所有这些方面紧密相连、互相渗透,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牢不可破的,如果发现了其中的缺陷,则需要重建。 fPJ+nmbIe3oD1KvEz/MgnSQShXMnb7h23CZOYPZ3L0VXNWyuDoH/plArlrEkbD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